渡江节当日7·16艇首次开放 市民登船瞻仰毛主席游泳英姿
2018-07-17 08:44:00 来源: 汉网-长江日报

  长江网7月16日讯(长江日报记者李翌 实习生肖诗华 王晓燕) 一艘普通的交通艇,因为一次特别的历史事件,成为了一代人记忆。7月16日,2018第44届武汉7·16渡江节如期举行,“66-7·16艇”同日正式对外开放。长江日报官微微信征集的10名读者成为首批登艇观众。

  此次“66-7·16艇”复原陈列展由武汉江滩管理办公室和武汉长江日报博览有限公司联合打造。

  “66-7·16艇”见证一代人的成长

  “能够登上这艘艇真得很激动。”16日,热心读者龚建国报名参观“66-7·16艇”,他在长江日报官方微信后台留言说:“我是跟7·16舰艇一起长大的,每年的渡江节我只要在武汉就会去观看(其中有十几年在外地当兵),我希望能登临7·16艇,了我心愿!”

  龚建国告诉记者,1966年他7岁,小时候很多事情已经记不太清,但当年的渡江节他记忆犹新,那时武汉的夏天也很炎热,他和很多武汉市民一起到江边观看渡江,看着浩浩荡荡的人群游过长江很兴奋。当时听说毛泽东主席来到了武汉和大家一起渡江,后来通过报纸和很多渠道看到了毛主席在“66-7·16艇”上挥手的图片。“那真是一代人的回忆啊。”龚建国感慨。

  龚建国说只要自己人在武汉,就会来参加渡江活动。即将退休的他成为了一名摄影爱好者,16日龚建国拍了一上午的渡江节活动,下午又来到7·16艇参观。

  和龚建国有着同样感触的闫宏生,也是老武汉人,闫宏生现在是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讯学院的一名教授,今年52岁,曾多次参加渡江节和汉马,在外人眼里是一位运动健将。可他却告诉记者,自己小时候身体不太好,体育课都不能参加,后来进入军校身体才开始练了出来。“对很多武汉人来说,渡江节不仅仅是一次体育盛会,7·16艇也不是一艘普通的船艇,它所传承的渡江精神影响一代代武汉人,也影响了我的一生。”闫宏生说。

  73岁南海舰队老兵登上“66-7·16艇”

  “船头的信号灯,不仅能起到照明的作用,还能够在水上航行时传递信息。”73岁的冷转运在艇上,指着船头信号灯说。冷转运登上“66-7·16艇”,对艇上的结构和设备如数家珍,原来他和很多观众不同,他是一名南海舰队退伍老兵。

  冷转运告诉记者,他于1964年8月15日应征入伍,进入广东省广州市台山县上川岛南海舰队,1969年3月退伍。“我们那时候的舰艇很大,一个舰队1000多人呢。”冷老回忆,1966年,自己正在部队里面,登上“66-7·16艇”,看着里面的开水瓶、航海日志等老物件,回忆起了那段峥嵘岁月。冷转运还特意带来了自己年轻时在部队的照片,照片中身穿军装。“我想带过来在7·16艇前合个影。”冷转运说。

  退伍回到武汉后,冷转运也把奉献精神带回了家乡。他每个月都会为四新社区为周边的居民义务理发,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还带上理发工具上门服务。16日上午忙活了半天,为17位社区居民免费理发。“在那个年代,雷锋精神和渡江精神两种精神激励着我们,我们也希望能够传承下去。”冷转运说。

责编:李智恒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