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20亿尾 名贵大白刁从武汉“游”向全国
2018-07-06 09:13:00 来源: 汉网-长江日报

 

  长江网讯 农户养殖大白刁喜获丰收 资料图 改革开放40年,市民感受最深的,当数餐桌上的变化,从凭票购物,到现在各地珍馐尽情挑选。

今年55岁的李清,是武汉市农科院一名从事多年水产科研的高级工程师。作为一名爱吃鱼的普通市民,他也经历过凭票购物的计划经济年代。“那个时候物资匮乏,吃鱼都要靠计划供应。”

李清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先锋1号大白刁”的研发负责人,他率队成功选育出了高抗病、能活鱼运输的大白刁新品种。

曾是中国四大名鱼之一的大白刁,以前市面上非常少有,现如今,武汉地区可年产20亿尾,远销浙江、内蒙、宁夏等全国20多个省和自治区,成功“游”上寻常百姓家的餐桌。

一条鱼变化的背后,既有国家改革创新的大环境做支撑,也有武汉市农科院改革创新的成就。

缺鱼吃,好鱼想吃也难买到

1984年,刚刚参加工作的李清,也经历过凭票供应水产品的年代。“即使是在千湖之省的湖北,鱼类品种也不丰富,主要以四大家鱼为主,产量低。”李清告诉长江日报记者。

改革开放后,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84年,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取消一切票证,粮食、猪肉、棉布、食用油等商品敞开供应,价格放开。同年6月29日,时任武汉市市长吴官正举行新闻发布会,发表“敞开三镇大门,繁荣城乡经济”的谈话。

1984年9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批转经中共中央书记处、国务院批准的《中共武汉市委、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武汉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报告》中提到,“供销社改‘官办’为‘民办’,成为农村购销、加工、储运和技术服务中心,促进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加快副食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猪、鸡、鸭、蛋、奶、鱼等副食品的生产。”

改革的春风,吹到了武汉这块土地。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全国实施了“菜篮子”工程之后,彻底解决了副食供应紧张的局面。1992年,大量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税收、金融政策出台,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迎来飞速发展时期。

武汉市场上农产品数量越来越多,品种也越来越多。对于普通市民来讲,吃鱼终于不再是难题。

吃好鱼,名贵大白刁年产20亿尾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同时指出“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当时国内已经解决了吃鱼难的问题,但是水产品中的名优品种比较单一,无法满足市民消费需求。在改革政策的引导下,2002年武汉市农科院开始鼓励科研人员尝试学科公司一体化探索,把项目公司作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时任农科院水产所副所长李清,建立了“长江特色鱼类学科”,并和其他3位同事与武汉市农科院水产所合资成立了武汉先锋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后,李清马上带着团队来到了中科院水生所寻找帮助。致力于长江鱼类资源和珍稀、特有鱼类物种保护研究的曹文宣院士团队,为李清团队提供了5个鱼类品种扩大繁殖的方向。

“如果当时没有科研这块的改革创新,我们也是很难跟曹文宣院士接触上的。”李清告诉记者,曹文宣院士的研究方向属于基础学科研究,我们水产所属于应用型学科研究,正因为有科研成果转化的政策改革,所以才促成了合作。

“曹文宣院士提供的这5个鱼类品种,其中就有黑尾鲌,也就是俗称的大白刁。”李清介绍,黑尾鲌当时属于长江上游特有鱼类中三级急切保护对象,也是湖北省增殖放流对象。在长期观察研究中,他发现黑尾鲌具有饲养成本低,性情温顺好上市的品性。但是作为经济鱼类,黑尾鲌最大只能长一斤的特性却让人头疼不已。而我国,许多地方都有消费大鲌鱼的习惯,规格越大,价格越高。

在研究过程中,必须根据品种习性安排实验时间。鲌鱼在早上天刚亮和即将天黑时吃食旺盛。这就要求科研和生产人员每天凌晨五六点就要起床巡塘、投喂饵料,晚上七八点钟还要观察它们的摄食状态。

在新品种选育过程中,得到了中科院院士、水生所鱼类育种专家桂建芳先生的大力支持,通过运用群体选育、人工杂交以及分子育种等手段,育种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功:新品种遗传了双亲的优良性状,性格温顺,理论上可长到20斤以上。这一技术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并于2017年获得湖北省专利金奖。

2013年,李清选育的大白刁被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定名为杂交鲌“先锋1号”,通过审定并获得《新品种证书》,成为武汉市首个国审水产新品种,连年被列入国家渔业主导品种。现在,大白刁年产可达20亿尾,成为许多老百姓餐桌上一道并不昂贵的美食。

抓大鱼,“武农科”模式助推产业发展

上月,李清把刚刚整理好的先锋鲂资料递交给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作为武昌鱼的一个品类,经过选育培养出来的先锋鲂具有抗病能力强、活鱼运输等优点。

“现在市民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很关注,我们就从源头抓起,选育这种抗病能力强的鱼种,农民就会少喂药,市民吃着就放心。”他告诉记者,这些年农科院水产所始终紧盯市场需求,开展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和重要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现在所里启动了十年育种规划,力争在今后十年,为我国水产行业增加两三个新品种。

记者了解到,经过多年摸索,农科院已经形成完整的“技术开发—应用研究—成果转化—行业服务”的“武农科”创新发展模式。通过服务乡村振兴,加强种业创新,研究具有本地特色的“拳头产品”。

自1990年由农业部正式挂牌成立“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以来,市农科院蔬菜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兼水生蔬菜研究室主任柯卫东,带领团队深入全国20多个省市及资源丰富的东南亚一带,收集和保存莲藕、茭白、芋、菱、荸荠等12类水生蔬菜种质资源。目前,资源圃保存水生蔬菜种质资源1800余份,成为目前世界上保存水生蔬菜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单位。

现在全国餐桌近八成莲藕的品种是武汉培育,武汉市农科院研发的鄂藕新品种,可确保全国消费者一年四季都吃到新鲜莲藕。鄂莲系列中的莲藕新品种已成为国内莲藕的主栽品种,新品种已推广至国内20余个省市,产区覆盖率可达80%以上。

长江日报记者詹海波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