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祖父蔡以忱当作一生榜样,“不能给他丢脸”
2018-05-05 09:13: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蔡以忱嫡孙蔡亚生讲述革命先辈感人故事。记者何晓刚 摄

长江网5月4日讯(长江日报记者黄征)蔡以忱在武汉召开的中共五大上当选为首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90年前英勇就义。4日,在武汉市第十九个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月首场活动——《用生命诠释忠诚》一书首发报告会上,蔡以忱嫡孙蔡亚生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说:“我这一辈子为人处世,都是以爷爷作为自己的榜样,我觉得我们做后人的,必须继承他的精神风范。”

祖父走后家里一度很困难,但是他们没有去找董必武同志“帮忙”

蔡以忱有两个儿子,58岁的蔡亚生是次子蔡光海的孩子。

蔡亚生说:“祖母和父母很少讲祖父的事情,我父亲不到周岁就被送回乡下,寄养在亲戚家。我从小听村里的老人讲祖父的革命传奇故事,起初只是觉得好奇,心里也很敬佩。”成年后,蔡亚生四处搜集、研究与祖父有关的资料,了解到他参加过五四运动,在中共五大上当选为首届中央监察委员。

蔡亚生听母亲讲,当年村里的乡邻对祖母吴金梅说,以忱当了这么大的官,你怎么不找他要一些东西?但祖父在祖母回乡前跟她讲:“你带着孩子,哪怕生活再困难,也要自己想办法解决,不能找他们的麻烦。”

根据组织要求,蔡以忱没有向家人透露共产党员的秘密身份。蔡亚生说的“他们”,是指吴金梅认识的董必武、陈潭秋等人。新中国成立后,她才知道他们和丈夫都是共产党员。

“祖母当年确实很困难,母亲曾告诉我,祖父走后,祖母想过去找董必武,但犹豫再三还是没去。”蔡亚生说。

踏实做人、勤奋工作,他们从不炫示自己革命后人的身份

蔡以忱曾对蔡亚生的大伯说,为人要正直,要为百姓着想。蔡亚生说:“我父亲蔡光海虽然很少见到祖父,但这些话对他的影响也很大。我们家的人都为人本分正派,踏实做人、勤奋工作,从不做违背良心的事情。”

上世纪60年代末,蔡亚生的大伯在武昌遵义中学(现三角路中学)教书时,从没有向领导和同事透露自己是烈士的后代。董必武任国家副主席时,曾派秘书到武汉看望蔡以忱的二哥蔡襄忱,蔡光海正好在他家,秘书得知他是蔡以忱的次子,非常高兴,问他有什么困难?蔡光海回答:“没什么困难。”

“实际上那时还是蛮困难的,”蔡亚生回忆,当年父亲在城里教书,母亲带着孩子在乡下种地,工分很低,家里年年缺粮。但父亲从来不愿意找政府的麻烦,让家人尽量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还说:“国家这么大,有困难的人太多了,如果我们老是伸手向组织要这要那,会愧对祖先。”

在父母教育下,蔡亚生和兄弟姐妹都自食其力。蔡亚生在蔡榨中学教书8年,后被抽调到区人大常委会。他曾荣获武汉市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称号。

2013年,武汉市纪委的同志为办展览找蔡亚生了解情况,大家才知道他是蔡以忱的孙子。

“祖父这么勇敢,这么廉洁,我们后辈绝不能给他丢脸。”蔡亚生说。

祖父没留下什么遗产,后代将仅有的几件“传家宝”无偿捐献

蔡亚生说,祖父没有留下什么遗产,只有数件遗物是通过祖母作为“传家宝”传下来的,其中几件他和大伯又捐给了博物馆。

蔡以忱牺牲后,吴金梅整理丈夫遗物时,特地将他用过的一方砚台、曾随身携带的一柄铜剑,以及参加国民党“二大”所用的皮箱等妥为保存。

1970年,吴金梅在弥留之际,将砚台和小皮箱交给长子蔡惠安,铜剑交给次子蔡光海,希望他们当作“传家宝”世代相传。后因有关部门征集烈士遗物,他们把这几件“传家宝”无偿捐出。2011年,蔡亚生又向武汉革命博物馆捐赠了董必武和他的秘书与蔡以忱二哥蔡襄忱的亲笔书信共7件。

目前,蔡以忱用过的铜剑在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展出,砚台、皮箱等也即将展出。

蔡亚生还有一本精心整理的资料册,里面有《毛泽东的足迹》《董必武传记》《任弼时传记》等书的复印件,只要提到蔡以忱的部分,都用笔做了记号。他说,自己会不断搜集与祖父有关的资料和报道,还要把它们留给子孙。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