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5月2日讯(长江日报特派记者 翁晓波 通讯员 冯志灵 发自南京)1938年10月24日,在保卫大武汉的战斗中,中山舰在和敌机激战了75分钟后,在武汉金口长江段被炸沉。
1997年1月,中山舰被整体打捞出水。出水的文物多达5000余件,其中有20多件各类钟表。这些钟表以怀表居多,除几件外观相对完整外,大部分损坏严重,面貌全非。且出水后一直未曾被打开。
四位专家正在讨论打开方案。记者翁晓波摄
今年是中山舰罹难80周年。为了让文物活起来,让沉睡的钟表动起来,中山舰博物馆积极行动,挑选4件外观、品相稍好的怀表藏品送到南京市民俗博物馆,请入驻该馆的钟表收藏、修复专家组织修复、“会诊”,一探其中究竟。
长江日报记者和该馆工作人员一道,见证了文物“动起来”的过程。
南京“表爷”团队主动请缨打开文物
中山舰博物馆馆长王瑞华介绍,中山舰出水的20多件钟表,见证了80年前的那段历史。但考虑到文物安全,该馆一直没有将这些钟表打开。
经过多方了解,馆方和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取得联系,并得知该馆有一位72岁的钟表维修师傅陈仲仁,曾为南京博物院主持修理过一大批来自宫廷的钟表,还曾被南京博物院聘为“宫廷钟表维修师”。
陈仲仁因藏表丰富,数量巨多被界内称为“表爷”。前些年,“表爷”还专门到武汉,举办过自己的钟表展览,去年将自己收藏的一件船钟赠给中山舰博物馆。此件船钟和中山舰出水钟表中的一款一模一样,也因此纠正了此前大家一致认为该钟是船体压力表的论断。
一个月前,馆方再次和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取得联系,表示想打开部分出水钟表。陈仲仁得知后一口答应:“没有问题,我免费给你们做。”
4件文物打开后还带着武汉长江的泥沙
4月26日,中山舰博物馆在办理了一系列手续后,由中山舰博物馆副馆长刘新阳带领专保管部人员,携带表前往南京带着4块怀表奔赴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找到“表爷”。
得知文物“驾到”,表爷也格外重视,专门请了3位钟表维修专家到场增援。他们分别是南京博物院退休专家强明中、17岁入亨得利表行做学徒,一辈子从事钟表维修的王建宁和被“表爷”称为大师兄的张志民师傅。
有机会接触到这些文物,四位老师傅很兴奋:“能和它们碰到就是一种缘分,也不枉我们玩了一辈子的钟表。”
文物一拿出来,四位老先生就开始了初步工作。由于怀表在水中泡了59年,出水后又放置了20年,表盖很难打开。
初步打开的怀表。记者翁晓波摄
小起子、开缝剂,各种小工具……打开工作由王建宁和张志民两人一起操作,另外两位在边上问诊、出主意。半个小时后,第一块怀表被成功起开一个缝,再用力,打开了!记者现场看到,被打开的怀表三个表针已经没有了,里面锈蚀斑斑,还有一撮来自长江的沙子掉了出来。
“这个表示瑞士的,生产年份大概是1910年左右。”王建宁判断说。
如法炮制,另外两块也被打开,情况和第一块一致。
第四块的外壳是黄金的,且外壳是螺旋拧上去的,很难打开。4个老先生尝试各种方法,轮番上阵,大约2个小时,这块表也被成功打开。这4块表内芯都刻有相应的铭文,需要进一步清理后才能看清。
四位先生和中山舰馆方根据打开的情况现场确定修复保护方案:其中的两块修复表芯,让怀表走起来。另外两块做进原状性清理保护,进一步还原手表内更多的原始信息,解密文物背后的故事。
双方约定,5月10日左右,将修复好的四件文物送回中山舰博物馆,让它们在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开口说话”。
四块怀表里到底有什么故事?“表爷”到汉时,本报将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