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莫迪敲编钟 两国领导人交流细节让人印象深刻
2018-04-29 09:13: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东湖游船“东湖号”停靠在落霞水榭码头 见习记者刘帅 摄

“东湖号”船长郭学文 见习记者刘帅 摄

武汉大学教授张昌平 记者翁晓波 摄

《江汉揽胜图》局部

长江网4月29日讯(长江日报记者黄丽娟 李翌 王震 李芳 翁晓波 冯蕾)

4月27日至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印度总理莫迪在武汉举行非正式会晤。两国领导人在轻松友好的气氛中坦诚交流。27日,他们共同参观湖北省博物馆精品文物展,并观看了湖北省歌剧舞剧院编钟国乐团呈现的编钟礼乐《凤舞楚天》。参观精品文物展时,习近平指出,荆楚文化是悠久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地位举足轻重。28日上午,他们东湖边散步、同乘东湖游船“东湖号”。

两国领导人离开后,现场的工作人员回忆着这次历史性会晤中的细节,说在细节中深深感受到了习主席的大国领袖风采。

拿起钟槌,习主席和莫迪同奏编钟

编钟、编磬、排箫、埙、古琴等乐器“八音和鸣”,奏响2400余年的历史回声。楚舞中特有的婀娜多姿的“三道弯”,飘飘欲仙的“长袖”和凤舞,呈现出楚国宫廷绚丽多彩的乐舞场面。

湖北省歌剧舞剧院编钟国乐团打击乐声部部长、编钟演奏员龚凌告诉长江日报记者,当时表演完毕后,习近平主席和莫迪总理一起来到编钟前,“习主席饶有兴趣地问我编钟怎么敲,我示范了一下击打的部位。习主席就对莫迪说,您来试一下?”龚凌将手中的钟槌交给了莫迪总理,请他试击编钟。“编钟有13口,莫迪总理非常高兴地敲了几下。然后习近平主席说,我也来试一下。他拿起钟槌,依次敲了四五下。听着编钟发出的声音,习主席说,编钟声音低沉浑厚、非常动听。”

最后,习近平主席和莫迪总理和全体演职人员合影留念,告别的时候还特意向演员们致意,“谢谢大家,辛苦了!”让演职人员激动万分。《凤舞楚天》的指挥周雯说,“大家今天的状态非常好,整个演奏出来的声音非常漂亮!”

湖北省歌剧舞剧院舞剧团团长、国家一级编导汪斌介绍,此次亮相的编钟礼乐《凤舞楚天》,是根据湖北省歌剧舞剧院的大型古典乐舞《编钟乐舞》重新提炼创作而成的,呈现了奇特瑰丽,华彩纷呈的楚文化特色。节目分为两部分,分别是时长5分钟的新节目《迎宾》和时长2分钟的编钟乐器表演《送客》。“演出采用乐舞结合的艺术形式,舞台上既有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编磬、建鼓等数十件古乐器仿制品同台演奏,还加入了二胡、笙、笛子等现代民乐器的演奏,并融合了凤舞和长袖等舞蹈的演绎,展现楚风楚韵。”

据了解,作为“国之重器”,湖北编钟近年来已经是第三次在对外交流的重大时刻亮相。湖北省歌剧舞剧院院长卢向荣告诉记者,2016年以来,湖北省歌剧舞剧院编钟国乐团曾两次随习近平主席出访,在国际上惊艳亮相,这次终于在家门口奏响。

2016年1月21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埃及总统塞西在卢克索神庙广场共同出席中埃建交60周年庆祝活动暨2016中埃文化年开幕式。湖北省歌剧舞剧院编钟国乐团呈献的编钟礼乐《金石和鸣》,拉开了当晚演出的序幕。

2017年7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赴德国汉堡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二次峰会。当地时间7月5日晚,湖北省歌剧舞剧院的大型古典乐舞《编钟乐舞》在柏林作为G20峰会“感知中国·德国行”系列文化活动亮相,荆楚文化的灿烂光芒让演出现场一片沸腾,演员们先后六次谢幕,观众依旧不愿离去。

习主席通俗讲解让莫迪十分容易理解

27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印度总理莫迪在湖北省博物馆参观精品文物展,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博导张昌平教授现场为两国领导人进行讲解。

张昌平是武汉大学青铜文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考古学会夏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他的研究方向是商周考古、青铜时代青铜器。

他告诉记者,此次讲解共有4个候选人,最终他被选中,觉得“很荣幸”。他分析,选中他有两个原因,“第一我是学考古的,研究方向和展览内容相对吻合;第二我在省博工作过,对省博的文物、展厅位置等情况非常熟悉。”

张昌平介绍,正式的讲解和之前所有的演练都不一样。“莫迪总理提了很多问题,需要随机应变。”张昌平说。

在讲解开始前,张昌平教授正准备自我介绍,没想到习主席主动向莫迪介绍:“这是武汉大学的教授”。

据了解,此次习近平主席和莫迪总理虽然只参观了湖北省博物馆的曾侯乙展厅,但为了充分展现荆楚文化的博大精深,湖北省博物馆特意将其他展厅的新石器文化展品、越王勾践剑等代表性的展品一起进行了集中展示。

进入展厅,张昌平首先向两位领导人介绍了新石器时期的文物,包括7000年前太阳人石刻、6000年的石雕,还有的4000多年前石家河文化的相关文物。“湖北位于长江流域的中部,长江和黄河一样是中华民族的起源,通过这些古老的文物,向莫迪总理展现了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张昌平说。

展厅中文物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体现了中外文化交流。比如1965年出土于湖北江陵望山2号墓的人骑骆驼灯,以及梁庄王明代藩王墓出土的祖母绿宝石,“祖母绿很有可能是从印度过来的”。

张昌平介绍,在参观过程中,莫迪总理对中国古老的文化展现了极大的兴趣,时不时会提出问题。习主席也不断和莫迪总理交流。“我的解说有时候比较学术,但习主席会用很通俗的表达来解释,让莫迪总理十分容易理解。”张昌平说。

在石家河文化展柜的一个陶器前,莫迪总理一眼就看到了陶器上大象形象,问:“那个时候在中国也有大象么?”习主席回答:“那时有大象,只不过那时候中国的气候和现在不大一样。”

在展厅最后,曾侯乙墓出土的一个带钩上,也有比较抽象的大象形象,小眼睛大鼻子。张昌平正准备介绍时,习主席就说道“这不也是大象么?”习主席向莫迪介绍,这是中国古代人系腰带用的,莫迪立马听懂了,并拍了下自己的腰示意。

张昌平说,大象之所以能够引起莫迪总理的关注,是因为大象在古印度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们不仅是权力和身份的象征,也是主要的交通工具。

在越王勾践剑展柜前,张昌平介绍,越国就是现在的浙江省。习主席接过话来说,“这就是你去过的杭州(G20峰会)”。莫迪点了点头。

  编辑:宗夏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