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年前的今天詹天佑在汉逝世 百年前他就布局了中国铁路网
2018-04-24 12:07:00 来源: 楚天都市报

图为1913年,任中华工程师学会会长的詹天佑

图为汉口江滩的詹天佑铜像和粤汉码头火车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 陈凌燕)小时候,我们都学过一篇课文《詹天佑》。课文讲述了詹天佑克服重重困难、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的传奇过程,尤其是他因地制宜设计了“人”字形线路,充满智慧,举世惊叹。

詹天佑在人生事业的最高峰时来到湖北,主持修建粤汉铁路、川汉铁路,并将人生最后7年时光留在了武汉。

  ■日历标签

1861年4月26日,詹天佑生于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

1905年-1909年主持修建京张铁路。

1912年—1919年定居武汉,1919年4月24日逝世。

洞庭街上,有他唯一留存故居

汉口洞庭街65号,一幢两层灰色小楼,是詹天佑故居博物馆。

“这幢房子,是詹天佑任汉粤川铁路会办兼总工程师期间亲自设计监造的。”博物馆馆长何天申介绍。詹天佑祖籍江西婺源,后举家迁到广东。他一生与铁路为伴,总在迁移之中,但他亲自在武汉修建住宅,可见他对这座城市有着深厚的情感。1912年他携全家来汉,直到1919年58岁时病逝,在这里度过了人生最后的7年。

这幢住宅也是詹天佑故居中,唯一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旧址。

詹天佑最辉煌的成就,是他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条自行筹资勘测、设计施工的铁路——京张铁路。而在武汉7年间,詹天佑又完成了很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大事。

“他在这里主持修建了粤汉铁路武长段(武汉-长沙)、川汉铁路汉宜段(武汉-宜昌)、粤汉铁路专用的粤汉码头,还代表中国政府出席远东会议……”何天申介绍,“1914年,詹天佑设计了武汉最早的长江大桥结构图,起止点是龟山和蛇山,跟现在的长江大桥一样。他设计的长江大桥为单层,8股车道,中间2股车道走火车,两边依次为电车、马车、人行道。”

詹天佑的孙子詹同济介绍,詹天佑在武汉创设了中华工程师学会,撰写了《京张铁路记略》《京张铁路标准图》《华英工程学字汇》等重要著作,对后来中国的铁路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詹天佑故居博物馆里,陈列着詹天佑用过的签名木箱、美式计标尺、题字原照等文物。件件物品与青砖木窗为伴,安静而舒缓,弥散着岁月的气息。

这间规模不大的博物馆,每年能吸引25万人次游客前来。2016年詹天佑诞辰155周年时,离故居博物馆不远的汉口江滩,立起他的铜像。

詹天佑也十分喜爱宜昌。宜昌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川汉铁路在宜昌》主编彭翔华介绍,1911年初,詹天佑兼任川汉铁路宜万段(宜昌-万县)总工程师,自己出资、设计,在宜昌建起一栋两层住房,说明他对这一高难度工程充满期待和信心。

可惜的是,受时局影响,川汉铁路最终没有完成,而詹天佑在宜昌的住宅,他一天都没住过。他曾在信中写道:“……无论何时,只要有可能,我将尽力前往宜昌……”

彭翔华说,据查,抗战期间,詹天佑宜昌故宅遭日军飞机轰炸,后废弃多年,上世纪70年代被拆除。“当地一些老人叫它为‘玻璃房子’,因为当时的宜昌民居极少装玻璃,所以有了这个称呼。也有人叫它‘詹大官人房’。”

虽然这幢住宅早已砖瓦不存,但设计图纸留存至今,保存在武汉詹天佑故居博物馆。图纸长56.7厘米,宽44.1厘米,上绘多幅房屋平面、立面图,并附有中、英文说明,清晰明了。房屋为欧式风格,外观构造与汉口的詹天佑故居相似。

今日铁路,由他开启整体布局

詹天佑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何天申介绍,詹天佑制定了“两横两纵”的全国铁路干线网蓝图,这是我国铁路发展的基本框架。

尤为重要的是,詹天佑统一了铁路技术标准。在他之前,中国的铁路宽窄不一,有“万国铁路”之称。1917年,詹天佑设立铁路技术委员会并亲自主持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技术标准,并将铁路轨距确定为1435毫米。有了这些标准,各地建设的铁路才能连接、兼容,铁路网线才成为可能。

詹天佑一生成就斐然,影响深远。但他的人生经历,则充满坎坷。何天申介绍,詹天佑11岁时,便作为中国首批留美幼童中的一员,漂洋过海赴美求学。他非常刻苦,后考上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铁路专业。1881年,詹天佑学成归来,但一身本事无处可用,当过老师,做过水手。直到1905年,44岁的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他的才能才有机会充分发挥。“这是中国自行设计、自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当时没有先进机械,炸石开道、钻井铺路都得靠人力。詹天佑利用自己的物理、化学知识,创设了‘竖井开凿法’和在陡坡上采用‘人’字形线路等。”何天申说。詹天佑在管理上也很有章法,主张团结人才,鼓励不同意见,认为反对的声音也有助于纠偏和激发灵感。

最终,京张铁路提前2年通车,震惊了世界。“这时的詹天佑,处在事业高峰,他希望迎接更大的挑战。川汉铁路正好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彭翔华说。1909年8月11日,京张铁路建成,10月2日通车,11月初,詹天佑就开始安排南下宜昌事宜。

也是在这一时期,詹天佑提出了“路兴国才兴”的思想,表示修铁路是当时中国的头等大事。他在书信中写道:“修此铁路,纵有千难万难,也不会半途而废,为夷国耻笑……所幸我的生命,能化成匍匐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根铁轨,也算是我坎坷人生中的莫大幸事了。”

詹天佑对中国铁路的发展贯注了全部心血,他和当时我国的每一条铁路,如川汉、粤汉、沪嘉、洛潼、津芦、萍醴、新易、潮汕等,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关系。

铁路的发展,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毋庸置疑。而詹天佑的开拓,为中国铁路的腾飞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截至2017年,中国铁路营运里程达12.7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高铁约占20%,高居世界第一位。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