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浩、丁宏、邓雄兵(从右至左)做客市民大讲堂。记者刘斌 摄
长江网4月22日讯(记者罗斌 李爱华 余坦坦 通讯员白洁)军运建设,既需要人力财力的投入,更需要心力智力的奉献。如何打造智能型军运场馆,为军运建设注入更多科技元素,是军运工匠们时时刻刻都在思考的课题,也是他们时时刻刻孜孜以求的。
邓雄兵,中建三局工程总承包公司武汉大学大学生体育活动中心项目经理,这个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军运会也将成为珞珈山上的新景观。
丁宏,武汉市路灯管理服务中心工程部主任。他参与组织实施武汉众多重点工程和路段的路灯建设,为军运期间的武汉景点“锦上添花”。
罗浩,武汉旅游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属武汉旅联置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负责军运会期间为武汉“增光添彩”的亮化工程。
4月22日上午,市民之家,邓雄兵、丁宏、罗浩登台由市民之家与长江日报联合主办的第206期市民大讲堂“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专场”,讲述他们通过科技创新,精心打造军运会智慧场馆的故事。
市民大讲堂自开办以来,这是首次为一所大学的学生举办专场专题活动。来自武汉城市职业学院的近200位学生参加了本期讲堂活动。
邓雄兵:“智能场馆”的天窗能动起来
邓雄兵在奥组委工程环境部工作的那几年,不仅让自己对国际体育场馆功能及后期运维方面有了更深了解,也埋下了“科技智造”的梦想。他希望运用科技手段让场馆充满活力和智能,与一流的军运会和一流的武汉大学相匹配。因此,他决心在不增加政府投入的前提下,对场馆功能进行优化,只有将这种工匠精神融入到细枝末节中,才能达到精益求精的效果。
邓雄兵介绍,武汉大学大学生体育活动中心原设计天窗为普通天窗,为了让建筑“动起来”,邓雄兵主动去各地场馆考察,了解国际最新的技术与手段,最后选择了丹麦威卢克斯VMS天窗系统。该系统能与消防及新风系统配合使用,通过敏捷地判断室内外环境来调节自身的开关状态:下雨时,天窗会自动关闭,当风速超过设定风速时也会自动关闭。同时它还能在传感器指挥下自动实现通风换气:天窗开启后,可达到“自然烟囱效果”,即使没有风,热气流上升也能促进室内空气流动,使场馆内的人感觉很舒适;而在非炎热的夏季减少空调使用,则可节省能源。此外,天窗还可以大范围采光,平时不需要灯光就能满足基本教学等需求。
讲堂上,邓雄兵向学生们介绍了一个最“傻瓜”的灯光。为了满足该场馆在后期还能举办各类非赛事的活动功能,项目部借助自身机电专业的能力及专业公司的力量,对原有的音响设备布置、光源布置、控制系统布置方案进行了优化完善。灯光控制系统采用了Litecom智能控制系统,照明场景可设置为多种模式,通过个人电脑、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来点击不同场景,实现一键切换,从而实现“傻瓜式”的操作。
罗浩、丁宏、邓雄兵(从右至左)做客市民大讲堂。记者刘斌 摄
丁宏:能远程控制每个灯的亮度
作为武汉市路灯服务中心工程部负责人,丁宏从事路灯工程建设26年,市民熟悉的楚河汉街、中山大道、武汉火车站、东湖绿道这些江城地标路段,都有他的智慧和汗水。
丁宏说,只要有人走有车开的地方,一定就有路灯。路灯在我们的定位中既要满足城市道路的功能性,又要兼具美观。设想一下,每一位来武汉参加军运会的嘉宾,在飞临武汉夜空的那一刻起,看到路灯勾勒下“一城两江三镇”的璀璨夜色,他们对现代、生态、靓丽的“大武汉”第一印象将深刻难忘。
据介绍,军运会建设期间,路灯施工有一个特点:点多、面广、线长。到2019年,路灯服务中心需要完成169个建设项目,涉及到10条重点保障线路和1条基本保障线路及多处重要节点,改造、新建路灯约25000余盏,涉及线路长度近200公里,占当前武汉市路灯总数的13%。
施工质量的优良,最重要的并不在眼睛看到的地方。丁宏建议对市场上多种常见管材进行综合比较,最终选用耐压强度较高、对接相对便捷、具备一定弯曲能力的PE管材。材料选定了,为了防止给道路“开拉链”,丁宏又与设计人员商量,在仅仅增加少量工程造价的前提下,为管线穿上一层混凝土“铠甲”,后期维护时有了明显线路指向,还可以避免后期园林等其他施工单位开挖导致的损坏,达到一劳永逸、终身不修的目的。
丁宏向学生们介绍了一款最“智慧”的灯具。他说,在重要节点的路灯施工中,考虑到与周边环境、建筑风格的和谐统一,营造出独有的灯光氛围,他们选取了一部分重量轻、耐锈蚀的铝合金灯杆,配套使用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的LED照明灯具。使用了“单灯功率控制系统”,对每盏路灯进行了编码,并在路灯终端控制箱安装集中控制器来接受信号,通过远程电脑系统操控,可以实现对亮灯时间、时长、每个单独回路甚至每盏单灯的功率和亮度进行智能控制。
比如,他们在运动员村安装了5条路的路灯,这些路灯可以远程实现天黑后同步同一时段或分别在不同时段亮灯、熄灯,这样既可在深夜时满足城市安防监控需要,又为运动员休息提供安静安全的环境,且绿色节能。
罗浩、丁宏、邓雄兵(从右至左)做客市民大讲堂。记者刘斌 摄
罗浩:三道检测确保灯具“优中选优”
武汉旅游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本次军运会建设中承担了多项建设任务,罗浩主要负责实施武汉两江四岸景观亮化提升工程、东湖风景区景观艺术照明提升工程等。谈起对工匠精神的理解,罗浩通过自己建设军运的亲历经历认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每做一个项目必须事先作好充分准备;匠心独运,做一个项目必须用心去投入,细节决定成败,用专业的眼光对待工作,用群众的视角评价效果,这样才能把每个项目做成精品。
罗浩说,武汉两江四岸景观亮化提升工程是他们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这个项目实施区域为长江大桥和长江二桥之间,属于“长江主轴”的一个重要区域。该项目包括3座桥梁、37座趸船、344栋建筑以及17公里长两岸岸线景观,使用了LED点光110万余套、LED线型灯具11万余米、各类投光灯具4万余套,而整个建设工期只有3个月。
如何在成千上万的配置灯具中做到亮中选亮、优中选优,确保亮化工程魅力四射?罗好说,质量管控是项目的关键。
罗浩介绍,他们首先从源头上进行把控,制定了严格的遴选和检测程序,每套灯具需经过三道检测关:灯具厂家按照设计院提供的灯参要求先行试生产,产品经过厂家自检后,先送至选定的第三方检测实验室进行检测,不合格会通知厂家重新生产;每批次灯具到货后,由建设方、施工方等随机抽样,每款灯具至少抽检一次,并且第一次抽检至少抽取两套灯具,抽取的灯具还要与样灯做比对试验;比对效果合格的灯具,经建设方、设计方等多方签字确认后封样,发到检测实验室做安规试验……这样层层遴选和严格的检测,以确保亮化提升工程配置灯具“优中选优”。
灯具要优中选优,安装方式也要独具匠心。两江四岸景观亮化提升工程和东湖风景区景观艺术照明提升工程,涉及300多栋建筑和4000余棵树,这么大体量的楼宇和树木,施工人员都是一栋楼一栋楼、一棵树一棵树对每一个灯进行调试。由于亮化效果只能在夜间才能鉴别,120余名管理人员、1900多名工人都是两班倒通宵施工。
项目完成后试灯,华灯如带,武汉两江四岸灯光璀璨霓虹闪烁,一道道跨江大桥犹如七彩巨龙盘踞水面,格外引人注目。武汉两江四岸景观亮化提升工程获得了中国照明协会颁发的“中照一等奖”,类似于建筑行业的“鲁班奖”,属于照明行业的最高奖项。
责编: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