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徐精华(中)在江夏经济开发区藏龙岛高新技术产业园,了解全市第二次大接访行动准备工作落实情况 记者李永刚 摄
8日,武汉第二次在全市各街道(乡镇)200多个接访点开展市、区领导干部下基层大接访行动,全天接待信访群众1106批2526名,现场解决问题201个。这已成为武汉每个月的“规定动作”。
每次大接访前夕,市委副秘书长、市信访局局长徐精华都格外忙碌。“接访点宣传到不到位,群众难题能不能‘有诉必理’,这些都要提前落实好”。
把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落实到位,让人民群众有持续获得感,是徐精华一直坚守的工作信念。
当好架桥人,用心用情书写满意答卷
今年1月底,市委、市政府部署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大接访行动,要求市、区领导干部下到基层一线,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实打实解决信访难题。这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领导干部下基层接访的创新实践,意义重大。
从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到第一次大接访行动正式开展,仅有4天准备时间。而且,400多名市、区领导干部同时在全市开展大范围接访行动,在武汉尚属首次。这是对全市信访战线的一次集中考验。
徐精华连夜组织制定了行动方案,并从全市信访案例中筛选出一批迫切需要解决的疑难复杂问题,提前协调,为大接访当天现场解决做好准备。为了保证接访顺利进行,他一天之内走访多个接访点,仔细查看会场布置、人员安排等准备工作,确保接访点安全有序、方便快捷、来访必录、有访必理。
为了提高群众知晓度和参与度,徐精华协调新闻媒体加强宣传报道,督促各接访点条幅、展示牌、指引牌等落实到位。
2月4日,第一次大接访行动共接待群众5077名,现场解决问题398个。“这次行动让我们感到温暖。”不少市民由衷表示感谢,网上好评如潮。
当好攻坚手,用一身韧劲推动积案化解
2017年初,市委、市政府做出部署,将多年遗留下来的1872个信访难题全部纳入积案化解范围,力争2017年“案结事了”。
多年来,由于历史资料遗失、经办人员变更、政策法规调整等原因,我市积累了一批信访积案,化解难度极大,是最难攻的山头、最难拔的钉子、最难啃的骨头。
完成这项任务,时间紧、要求高,既要保量,更要保质,难度可想而知。但徐精华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带领全市信访战线工作人员投身这场积案攻坚战。他组织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工作机制,除了市级领导带头包案60件外,对剩下的1812件一一列出清单,集中交办。明确490名区局级干部牵头,成立1405个信访工作专班,对积案进行包案化解。
同时,他协调相关部门将积案化解纳入各区、各部门领导绩效考核,定期进行综合排名,及时提醒警示。不少干部坦言,化解信访积案,“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特别强烈。
除了从全局层面抓好落实,徐精华还积极参与重点积案化解工作。洪山区西湾村外来购房户群体信访案、长江社区信访积案是两个最为典型的信访难题。在化解过程中,徐精华多次协调相关部门,到现场了解情况,拿出解决意见,持续跟踪督办,最终成功化解了两起重大积案。
去年12月底,全市首批1872件信访积案全部得到化解。目前,第二批积案化解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当好拓荒牛,用创新精神打造网上群众工作部
去年5月,市委决定成立网上群众工作部,变群众上访为上网,回应群众呼声,解决群众诉求。
这一思路在全国系首创,毫无经验可以借鉴,武汉完全是在进行从无到有的拓荒式改革创新。作为主持日常工作的常务副部长,徐精华坦言:“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当时最大的困难就是没经验、没模式、没团队、没力量,要协调100多家单位,打破行政壁垒,把各方优势资源、力量、机制集中在一起解决群众诉求,更是难上加难。”
徐精华没有退缩,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让群众少跑腿,变上访为上网”的部署要求,带领网上群众工作部工作人员深入开展调研,多方协调沟通,迅速完成了武汉城市留言板、市阳光信访、市长专线12345、城管热线12319等服务平台的整合,全市自上而下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线上线下全覆盖的网络体系,信访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做到群众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
目前,武汉市网上群众工作部各项工作步入正轨,受理办理群众诉求超过100万件,按期办结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满意度升至86.6%。网上群众工作部除了经常收到市民网上公开感谢信外,还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关注,广东、湖南、北京、上海等多个省市来汉“取经”。
徐精华说:“每一件信访事项都关乎群众利益,不能有丝毫懈怠。作为一名工作的落实者,我将继续与全市信访战线的同志们一起直面挑战、克难攻坚,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在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的坚决落实中持续提升。” 文/长江日报记者刘海锋通讯员武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