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w22月9日讯 历时近两个月,近200米长的巨型“东湖龙”百节龙灯终于完工,这条“龙”将在正月初五开幕的2018年东湖灯会上惊艳亮相。这一新春传统匠心之作出自两位古稀老人之手。
今年77岁的杨自元和弟弟杨安元家住黄陂区祁家湾,是当地有名的龙灯制作人。在祁家湾,新春舞龙灯是传统节目。兄弟俩每年都是龙灯制作的“掌灯人”,从1979年至今,从未间断。今年,阔别三年回归的“大美东湖 灯耀江城”东湖灯会力邀两位老匠人执掌百节龙灯。
杨自元介绍说,制作龙灯的过程复杂而繁冗,从制作板子到砍毛竹、破篾,制作龙骨、龙鳞,再到把龙鳞一片片贴上去,为龙头龙尾涂好色彩、描上精美的图案,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十二分的耐心。“我的眼睛几年前做木工活时受过伤,动过手术,现在看东西都不太清晰。不过几十年的老经验了,我闭着眼睛凭手感都可以做。”老人家半开玩笑地说。
兄弟俩在手工制作龙灯 李维 摄
杨自元说,龙身的制作不困难,一般不需要他亲自动手。龙头和龙尾需要20多天来制作,特别是舞龙时戏的龙珠,一定是他亲自来做,做好一个龙珠大概会花五六个小时。“手工做,要把灯做得很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杨自元说。
“做龙灯不赚钱,一套百节龙灯制作费5万多元。家里请不起帮工,这又是个细致活,一般人也没有这个耐心。”杨自元的女儿杨亚娟说,父亲是个“龙灯迷”,她四五岁记事起,父亲就在做龙灯,过年前村里人都蛮清闲,自己家却总是忙碌。制作龙灯是个体力活,因为担心父亲的身体,两个女儿今年都赶回来帮忙。
杨自元正在描龙头上的龙珠 李维 摄
制作龙灯的匠人越来越少,传统工艺眼看着就要消失了。东湖灯会主办方这次也是好不容易才找到两位老匠人。杨亚娟说,自己原来也跟着父亲学做龙灯,后来需求越来越少不赚钱,她就没做了。但两位老人特别热爱制作龙灯,每年过年即使没有订单,他们也会自己做。“我们也希望能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杨亚娟说。(记者傅雪婴 实习生宁秀梅 通讯员李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