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旭华——至诚至纯的赤子之心
2017-12-25 12:07: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14日,黄旭华院士在中船重工719研究所。记者邱焰 摄

长江网12月25日讯(长江日报评论员)长江日报2017年度封面人物,我们致敬黄旭华老先生。黄老一生对国家民族的贡献,以及赤诚爱国精神,当会垂于青史,标榜千秋。我们荣幸,他与我们共同生活工作在武汉这座城市。

黄旭华今年93岁。在他的一生中,中华民族从危亡边缘,走向了站起来到强起来的道路,中华儿女的个体命运与国家命运激烈相遇,成为一个沉重的历史主题。黄旭华用生命中的三个30年,奉献了一颗至诚至纯的爱国赤子之心,诠释了个人与国家命运应有怎样的关联。

黄旭华成长于危亡年代,对国家弱小、民族屈辱有着切肤之痛。用血肉铸成新的长城,青山处处埋忠骨,那个年代的爱国选择,往往意味着“一次流光自己的血”,而志士仁人依然前赴后继。“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亡国亡种的现实危胁,可以说逼迫着那个年代的中国人,特别是有志之士,在个人和国家之间无法过多权衡,自然形成价值排序。没有国,就没有家,没有我,这是中国人爱国精神的历史痛悟。

从这样的爱国精神源流,我们更能理解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的无怨无悔。“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这不是一句气话,而是一句志气话。在那个冷战年代,没有军事基础保障,就不可能有国家独立发展。以忠代孝,完全不计个人得失,黄旭华和那一代许多科学技术人员的选择,如果说是一种服从,更多地也是服从于内心的价值序列,服从于备尝了艰辛屈辱之后对民族独立自强的珍惜,服从于在心里扎根为本能的国家至上情感。“让血一滴一滴地流淌”,比之“一次流光自己的血”,同样伟大,同样至诚至纯。

这种爱国情感,并不空洞,也不缺乏人情人性。90多岁的黄旭华,提起对父母的亏欠仍然不禁流泪。忠孝难两全,自古多少英雄,总是把绕指柔情化炼成钢。而事实上,报效国家的钢铁意志,正是来自于对亲人、对人民的万般柔情。国破山河碎,人民妻离子散,青年欲寻一张安静的课桌而不能。黄旭华的赤子心、强国志,正是从他对人民苦难的不忍之情升华而来。英雄有泪,英雄无情,那是一种痛苦而又伟大的矛盾。

造出核潜艇,和黄旭华为之付出了全部青壮年时期的年代,当然没有解决所有的中国问题。之后的经济发展,民富国强,也不能说与核潜艇为代表的强大国家震慑力无关。无论时光如何流逝,时代如何变化,黄旭华他们的历史贡献和爱国情感,都不能被否认,不应被亵渎。

进入新时代,黄旭华在垂暮之年依然为国家民族事业贡献光和热,他的事迹越来越为人们传诵,他的精神光芒照进了更多人的内心。国家和人民不会忘记她的英雄赤子,爱国精神在中华儿女心中更加高扬,这是迈向强起来新征程的无限力量。

今天,这位国家功勋人物,丝毫不为赫赫声名所累。他每天准时来到办公室,继续着“春蚕到死、蜡炬成灰”般的奉献。他是那样温和谦逊,朴素淡泊,不拂人意,不图享受,一点也没有恃功而骄的气息。应该说,黄旭华的身体力行,为我们解码了高尚的家国情怀和人格修为之间的秘密,越具有真挚纯朴的大情怀,越能超越凡俗庸常。真正的爱国者,至诚至纯的赤子,既是忘我无我的,又是坚守自我的。他所坚守的,是投身报国的初心,他所忘却的,是任何索报的念头。

感谢黄旭华!感谢您对这个国家的贡献,对我们今天生活的贡献。感谢您用不变的赤子真情,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让我们坚信爱国精神的高尚,它让个人人格升华,让国家充满力量。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