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推动农村移风易俗树文明乡风 村食堂承办红白事
2017-12-14 08:44: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长江网12月14日讯(长江日报记者蒋太旭 通讯员邱舒)12月13日,全市推动移风易俗现场经验交流会在黄陂区举行,借力我市正在实施的“三乡工程”,我市积极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引导农民群众摒弃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尚。

红白事统一进驻大厨房,村民不再攀比

黄陂区武湖街以“社区大厨房”为平台,为举办红白事的村民免费提供场地,制定统一的宴席标准,管住了农村红白喜事大摆宴席的陋习。自2012年开办“社区大厨房”以来,红白事大操大办、攀比炫富之风得以转变。目前,全社区90%以上的红白喜事在“社区大厨房”举办。

在江夏区乌龙泉街新农村,村民李治龙把自己的农庄作为“村民食堂”,为办红白事的村民免费提供礼堂、厨房、桌椅、休闲广场,但约法三章:自备酒菜,不带彩娱乐,不燃放烟花鞭炮。现在,村里几乎所有酒席都在“村民食堂”操办。

文明新风纳入“村规民约”,违约受惩戒

蔡甸区奓山街星光村通过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道德评议会“一约四会”机制,将文明新风纳入村规民约,狠刹好逸恶劳、奢侈浪费、诚信缺失、封建迷信、薄养厚葬等歪风邪气,将遵守“村规民约”与村民切实得利有机结合,使得淳朴乡风扑面而来。

近年来,村集体经济发展越来越好,给村民回馈的福利、补助也越来越多样,比如水、电、气补贴、医疗补助、优先分房等。村里明确要求,凡是违反“村规民约”并造成不良影响的村民,取消其部分补助或补贴。去年,一位村民因不赡养、照顾年迈老母被村民举报,受到惩戒,通过教育和帮助,悔过自新。

从“垃圾换酱油”到垃圾分类,村湾环境焕然一新

在今年全市每月城管综合评比排名中,作为一个乡村街道的黄陂区长岭街有8次排在全市“前十”。

据介绍,为解决该街生态旅游核心区短岭村白色塑料泡沫成片、一次性餐具狼藉遍地的问题,他们开始试点推行“两斤垃圾换一瓶酱油”的做法。村民们纷纷清理自家随便乱丢的垃圾,前往街道换取东西,后来又发展到一斤垃圾换一包盐、三斤垃圾换一小瓶食用油……短岭村环境面貌随之发生根本改变。

实行生态葬被越来越多村民接受

我市多年一贯坚持推行节地生态安葬,从最初的骨灰堂逐渐发展到格位葬、树葬、草坪葬、花坛葬;从一树一葬,到一树多葬;从传统立式墓到小型化、卧式墓;从硬质墓穴到只留小型卧式铭牌;从单层墓位葬到叠式多层葬。如今,生态葬渐渐被接受认可,每年全市生态葬已达数千例,全市所有经营性公墓均已建有节地生态葬设施。

目前,我市3座专门的节地生态葬公墓均位于新城区,除了蔡甸、新洲各建一座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外,仅建于新洲区的锦辉天堂生态陵园近两年就有1000多例生态葬。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