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院士张清杰:研制国际首台太阳能复合发电实验系统
2017-11-28 14:04: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张清杰

长江网11月28日讯(长江日报记者明凌翔 通讯员邹星)28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17年院士增选结果,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张清杰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清杰教授1958年11月生于河南,现任武汉理工大学校长。他长期从事新型复合材料的宏观和微观力学理论以及新型高性能复合材料的设计理论研究,在新型复合材料的设计、制备、应用评价和材料宏观、微观响应及失效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成果。  

其中,张清杰先后负责和承担了包括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在内的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技项目10余项,提出了新一代复合材料二类重要非线性性质的预测与控制理论和方法,对这些关键新材料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曾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编著并出版学术著作1部。

在研究成果上,张清杰教授同日本科学家新野正之合作,研制出了具有中日双方各50%知识产权的国际上第一台太阳能热电—光电复合发电的实验系统并试验成功,开辟了太阳能全光谱(200~3000nm)直接高效发电技术的新途径。

在此基础上,张清杰同团队成员合作,提出了通过研究在不同尺度下(原子—分子、纳米—介观和亚微观尺度)热电材料的电热协同输运规律,研究热电材料微结构的形成规律与控制原理及热电材料的集成制备新技术,大幅度提高热电材料性能和发展新的热电材料体系的科学思想,这一科学思想得到了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的支持。作为首席科学家组织的“高效热电转换材料及器件的基础研究”2006年获得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的支持。

在高性能热电材料的制备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材料体系的研究方面,他同团队成员合作,利用新的制备方法和技术,研制的P型和n型填充式CoSb3热电材料的最大性能优值ZT分别达到1.2(800K)和1.25(850K),P型Bi2Te3系热电材料的最大性能优值ZT达到1.35(300K),是目前国际上报道的这些体系的最好数据。

>>>链接

张清杰教授生于1958年11月,河南西峡人。1982年本科毕业于河南科技大学,1990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热电材料领域两期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任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武汉理工大学校长。

学习经历

1978.2-1982.1洛阳工学院机制专业

1982.2-1984.6华中理工大学船舶结构与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4.7-1987.1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七0 一研究所工作

1987.2-1990.10华中理工大学船舶结构力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1990.10-1992.10武汉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工作经历

1992.10-1994.11武汉工业大学副教授、结构工程与力学系副主任

1994.8-1995-8武汉工业大学研究生处处长、教授

1995.9- 1997.10武汉工业大学校长助理兼研究生处处长

1997.11-2000.5武汉工业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

2000.5-2010.6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

现任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党委常委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