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旭华和夫人在机场 记者彭年 摄
长江网11月18日讯(记者黄洁莹)11月18日13时26分,全国道德模范黄旭华载誉归来。在武汉天河机场,他跟长江日报记者回忆起总书记拉开凳子邀请他前排就坐时的场景,仍然很激动,“总书记特别平易近人”。面对荣誉,他却说:“我还是喜欢隐姓埋名,专心做科研。”
黄旭华接受采访 记者彭年 摄
总书记很平易近人
13时40分,黄旭华和夫人刚从天河机场出站口走出来,就被本地媒体团团围住。93岁的老人并不需要人搀扶,虽然刚刚经过长途飞行,却依然精神矍铄。
“总书记拉开凳子邀请我到前排就坐时,我都是懵的!”黄旭华再次回忆起颁奖典礼上的场景,依然很激动。17日上午9时30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了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亲切会见参会的600多名代表。“在合影时,我被安排站在总书记的后面,他看到我后,跟我聊了几句,突然就顺手拉开椅子。”黄旭华说,从没想过这把椅子是为他拉开的。
总书记邀请黄旭华前排就坐,他最开始不肯,“我不敢啊,我真没想到让我坐前面。”他回忆,“确实是拉扯了几个回合,总书记坚持邀我坐前面。”
“总书记很平易近人,很尊重科技、科技工作者和老人。”黄旭华说。
黄旭华和夫人在机场 记者彭年 摄
我还是喜欢隐姓埋名
“这次获得全国道德模范的称号,我感觉蛮荣幸,感觉我们的工作得到了中央和全国人民的肯定。”黄旭华说。
为了核潜艇事业,黄旭华“深潜”了三十年。近年来,他的事迹逐渐被媒体刊发,国人才知道这位“赫赫无名”的第一代核潜艇总工程师,网友们盛赞他为“大国工匠”“中国的脊梁”。
面对众多荣誉和盛赞,黄旭华很淡然,依然每天科研、照常自己简单质朴的生活。这次载誉归来,他仍是一身旧衣,灰色格子夹克衫、毛衣和白衬衫,咖啡色裤子和咖啡色皮鞋,每样看起来都颇有年头。当聊到他领奖时穿的衣服时,陪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那是我们研究所的工作服,每人都有一套,黄老的这套还挺新的。”
“在北京期间,黄老特别辛苦,却从不申请特殊照顾。”研究所的工作人员说,黄旭华14日到京,15日就开始表彰大会的准备工作,“每天早上7点起床,白天除了大会准备,还要接受各个媒体采访,有时候忙到晚上12点多。他总是体谅所有人,坚持着配合所有工作。”
谈到今后的工作,黄旭华说:“我还是喜欢隐姓埋名,好好地干工作。虽然我93岁了,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尽可能地发挥我的余热,为核潜艇继续工作,能做多少做多少。”老人说这句话时很平静,却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