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千名局级干部与企业结对一起想办法,4个月解决2913难题
2017-08-07 15:30:00 来源: 长江网-长江日报

长江网讯 2017年3月6日,武汉市委、市政府召开动员部署会,全面安排部署“千名局级干部联系服务千家企业(项目)”活动。

自该活动启动以来,全市局级干部积极行动,努力作为,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钉钉子”的精神,通过分析研判、指导协调、帮办代办等方式,千方百计为企业出实招、想对策、解难题。截至7月20日,结对干部通过进企对接,共收集企业反映的问题3256个,已协调解决2913个,办结率达89.5%,其余问题正在推进解决中。

3月7日上午9时,武汉市政务服务管理办主任李涛走进长芯盛科技有限公司。记者刘斌 摄

用心谋篇布局

1026名市管局级干部与1026家企业结对

“千名局级干部联系服务千家企业(项目)”活动,是干部联系企业的新途径。干部通过“走下去”,支持企业克难攻坚,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努力使武汉成为发展软环境最优和最适宜创业兴业的城市。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成立“千名局级干部联系服务千家企业(项目)”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从6个市直职能部门抽调工作人员集中办公。各区按照要求,也专门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对接全市工作,统筹本区联系服务企业工作,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为联系服务企业定好“点”,相关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市委、市政府专题研究制定《关于组织开展“千名局级干部联系服务千家企业(项目)”活动工作方案》,明确目标要求、工作内容和实施步骤;本着突出实体经济和工业企业,突出重点项目和主导产业的原则,遴选确定全市规模较大、成长性好、对全市经济贡献度高的1026家企业(项目)作为此次联系服务的对象,国家存储器基地、华星光电、长飞光纤等一批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均列入结对联系企业名单;坚持重点优先、职能优先和属地优先的原则,将1026名市管局级干部与1026家企业科学结对,确保精准服务。

市、区活动办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创新工作机制,上下联动,为联系服务企业扫清障碍,引导活动有序开展。建立联络员制度,市直各部门、各区指定专人担任活动联络员,具体负责对外联系、跟踪管理、信息报送等工作。市活动办建立联络员工作通讯录、QQ工作群,实现了活动办、各单位、结对干部之间联系“零距离”,信息传递“零障碍”,进一步畅通了工作联系渠道,提高了工作效率;建立问题交办制度,市活动办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根据企业所在辖区和问题涉及的职能部门进行“双向分解”,集中转交相关职能部门和区,“条块结合”共同研究提出办理的意见建议,确保问题不漏项、不落空。

3月7日上午,长江日报记者将镜头对准了走进烽火科技的武汉市国土规划局总工程师田燕(右一)。

用情为企业服务

干部和部门一起想办法跟踪问题直至办结

市直各部门、各区及结对干部全情投入,主动联系对接,积极协调推进,真诚服务企业,千方百计为企业出实招、想对策、解难题,进一步拉近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距离。

结对干部全情投入,充分发挥“第一责任人”作用,着眼于当好“惠企政策宣传员、项目代办服务员、企业发展勤务员、招商引资信息员”,一对一地充当好政企之间的桥梁。他们行动迅速,高效对接,在全市进企对接工作中,除个别干部因公出差、因病住院等特殊原因推迟对接外,按期对接率达到99%;倾心交谈,真心服务,深入企业和项目建设现场,认真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项目建设情况,摸排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严守“六不准”规定,坚持“亲清”原则,以真诚服务的善意打消了企业疑虑,赢得企业的信任和欢迎;结对局级干部努力融入企业,为企业解忧,和企业一起想办法,全程跟踪问题的办理进度,直至问题办结销号。

职能部门以企业需要为导向,充分发挥行业主管作用,主动认领涉及本部门的问题,集中研究、统筹推进,以单个典型问题为突破口,进而深化扩展到所有同类型问题,解决了一批企业反映的难点、痛点问题。如针对企业反映融资难、融资成本高问题,市金融工作局策划开展“百名行长联系服务百家企业”活动,组织全市百名银行行长担任有关企业金融顾问,“一对一”协助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指导企业经营发展。

同时,我市各区充分发挥属地管理的作用,梳理本辖区内企业反映的问题,组织区直相关部门集中“会诊”,合力破解企业发展的难题;结合区域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形成了一系列有特色、可借鉴、易总结的先进经验和有效做法。

武汉市工业投资促进专办专职副主任张红见到海康威视武汉分公司总经理付浩热情地说,“我们是专业对口!”

用智为改革发力

梳理“三张清单”精准发力补工业短板

结对干部结合“抓工业月”活动,针对联系服务的699家工业企业,开展了促进工业经济发展情况问卷调查,收集问题291条,初步梳理形成重点工业企业技改问题清单、生产经营问题清单、政策兑现问题清单“三张清单”,全面摸清了全市工业企业“家底”和发展难点。市经信委印发了《关于促进工业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的十条措施》,确保了签约项目按期落地生产。

各区、各职能部门坚持以企业极致体验为导向,针对企业普遍反映的审批程序复杂问题,创新举措,厉行变革,精准服务。发改、国土规划、城建、工商等主管部门制定并联审批实施细则,设立并联审批窗口,推进网上并联审批,全面落实工业、服务业、建设工程审批新流程。

各区、各职能部门还将联系服务企业活动与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发展民营经济等工作紧密结合,不断深化活动成果。武汉开发区出台《促进产业集聚办法》,针对企业出台最优惠奖补政策,力促企业快速发展;东湖高新区出台《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支持创新创业发展新经济的政策清单》《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政务服务十条》和《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于促进招商引资的实施意见》,为光谷创新创业助力、铺路、引资、奖智、留人;市公安局积极出台户籍制度改革实施细则,放宽落户政策,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高管和重点人才落户难的问题。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