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开发区(汉南区)现代有轨电车——车都T1线,起于东风大道与沌阳大道交会处的车轮广场,止于黄陵官莲湖路。
据悉,从8月中旬至10月底,中国银联将在现代有轨电车推出一元乘车体验优惠活动。
与地铁无缝对接
在起点车轮广场站可与地铁3号线沌阳大道站换乘,利用地下通道将有轨电车站台和地铁站厅直接对接,通道两端均设置楼扶梯,方便乘客换乘。
优先通过路口
有轨电车最高时速70km/h,和路口信号控制系统的信号互通,以保证有轨电车安全、快捷地通过路口,并保证其他车辆行人的安全,可为乘客提供快捷、高效、舒适的服务。
充电30秒,运行5公里
全线区间无架空线,解决了常规供电方案中触网立柱及导线对城市景观的影响,仅需在车站位置设充电架,利用停站上下客的时间完成充电,只需要20-30秒。
用高铁技术监控铁轨
有轨电车运营期间,随着时间的增加,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路基沉降变形、轨道变形等常规现象,车都T1线利用“CPIII控制网”对轨道系统进行复测、检查、分析、精调,保持轨道系统的最佳状态。这是应用在高铁上的技术。
电车拥有17项核心技术
有轨电车试验线采用超级电容100%低地板现代有轨电车,有多达17项的核心技术研发和创新。
无须再风吹日晒等公交
有轨电车刷爆 开发区“朋友圈” 市民点赞
东风格特拉克质量工程师陈旦星:多少个日夜目睹工人师傅们在家门口施工建设和安全测试,终于盼来了有轨电车通行。从此不用再忍受等公交车的风吹日晒和拥挤,走出家门就可以上电车直达地铁站,走遍武汉也就几步路而已。希望电车的晚上收班时间能延长一些。
东风技术中心员工王哲:我家住在东风阳光城,工作在东风技术中心,有轨电车刚好串联起家里和单位。目前,我每天都是自己开车上班,算上堵车耗时与乘坐有轨电车差不多。今后,我将放弃汽车,选择乘坐有轨电车出行,一来更经济环保,二来也方便快捷。
中交二航局员工刘心:我们项目驻扎在开发区智慧生态城,有轨电车开通后,我们就可以在黄陵街上车,直达沌阳大道地铁站,相对于之前出行方便很多。我目前在外地出差,就在朋友圈看到同事们“晒”电车。
武汉商学院学生曹阳:我即将大四,在我毕业之前看到有轨电车开通太开心了。我家住陶家岭,之前去上学,需要地铁转公交,花近1个半小时。现在有轨电车开通后,在沌阳大道站就可以无缝对接,直接到学校门口,节约了一半时间。我准备开学后,赶紧尝尝鲜。
市民顾贤栋:有轨电车在洪山村附近开通了三个站点:滨湖社区站、莲湖路站和枫树一路站。之前,居民只能乘769路到地铁站,现在有轨电车开通后,不仅时间缩短了,而且更加平稳、舒适。
市民杨祥发:我今年69岁了,家住凤凰苑社区。有轨电车通了,出行方便多了。原来坐271路公交,要等半天,公交车上也挤。有轨电车非常舒适、凉爽,让人心情愉快,而且价格跟公交一样。我两个儿子住在青山,我经常去红钢城一带看他们,有轨电车通了以后,我给他们送点青菜更方便了。
(记者康鹏 冯欣楠 张智 见习记者胡静娴 通讯员韩丽萍)
有轨电车背后那些“幕后功臣”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
大汉阳地区现代有轨电车项目部经理 郑克伟
市政集团大汉阳有轨电车项目部负责人 胡解平
车都轨道公司工程部副部长 吴国勇
车都现代有轨电车调度员 熊峰
用“高铁标准”
调试有轨电车“神经系统”
“为了让有轨电车T1线按时通车,我们调动了全公司最优秀的人员到项目上进行调试。一声令下,我们不讲任何条件,拿出铁军精神,经常晚上加班加点作业。”
日前,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大汉阳地区现代有轨电车项目部经理郑克伟表示。他带领的团队,负责有轨电车T1线机电系统设备的施工安装和调试开通。
他介绍,有轨电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从轨道、车辆,供电、通信、信号,到运营调度、 后勤保障等,都需要联调联试,才能达到完美。“只有各个子系统的协调工作,才能保证乘客的安全、舒适。”郑克伟说。他的团队,参与过京广高铁北京到武汉段、汉宜客专、宁杭客专等高铁的联调联试,作风优良、能征善战。
2017年3月15日到4月30日,留给郑克伟团队的调试时间只有45天。郑克伟调动了400多名各类人员参与联调联试工作,“光安保就有200多人,每个道口都有人值班,防止行人车辆违章穿越,确保了整个调试期间的安全。这次最难的问题是时间紧,而且要攻克多种类设备磨合、多系统协调工作的难关。”
“电线电缆是有轨电车的神经网络,在地下人们看不到的地方,有1500多公里光电缆,这些光电缆一根也不能接错!调试期间需要逐一核对,工作量极大,这些都是看不到的幕后工作,同样不能出错!”郑克伟说。工程时间紧,没办法等土建全部完工,郑克伟便带着团队,等白天施工结束后,晚上再加班调试,两条腿走路, 同步前进,确保有轨电车T1线项目顺利交付。最长一次,团队里成员整整72小时没休息,连有些青壮年小伙子也熬不住了。 (见习记者胡静娴)
30个月挥洒汗水拼搏赶超
只为让市民坐上有轨电车
“从2014年11月工程启动,到2017年5月完工调试,大汉阳有轨电车项目建设持续了30个月,跨过3个夏天。高峰时期每天有2000多名工人在现场施工,大批建设者为之洒下汗水。”
日前,市政集团大汉阳有轨电车项目部负责人胡解平介绍。
据悉,大汉阳有轨电车项目在原有道路上施工,周边有小区、工厂、学校、单位,交通组织难度很大。“本来应该全封闭施工,但为了保证周边居民生活出行,只能半封闭施工,这直接影响了工期,施工难度也大大增加了。”
胡解平表示,为了有轨电车的建设,周边许多居民也付出了很多。开始很多居民、单位不理解,施工方只好一家一家地去做工作。到了有轨电车快要开通时,总是有居民问胡解平,有轨电车何时通车。“这说明,我们的工作给市民带来了真正的方便。”在车城西路,经过有轨电车施工,很多杂乱无章的管线下地,道路路况有了很大的改善,绿化也跟上了,对周边居民和商户来说,是重大利好。
夏天对施工团队而言是一个挑战,与房建工程不同,有轨电车工地没有遮阴,在烈日下施工,地面温度常常达到60℃,穿着鞋子踩上去,脚底板都发烫,胡解平介绍,为此,施工团队调整工作时间,尽量避开白天最热的时段,并且加强防护措施。
去年7月,武汉天降暴雨,施工团队仍然加紧建设,除局部耽搁外,其他地方在坚持施工。此外,施工团队还参与武汉防汛抢险,主动帮助周边居民出行,背老人小孩过积水的马路。“汉南汉银泵站发生险情,我凌晨1点钟接到电话,1个小时之内就集合队伍出发去了现场。”在开发区鸯龙山、新合堤等险段,胡解平带着100多人在堤上奋战了几天几夜。(记者康鹏)
有轨电车从图纸变成现实
30个月无一起安全、质量事故
吴国勇是武汉车都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工程部副部长,作为业主单位的相关负责人,他见证了有轨电车从图纸变成现实。
“他呀,最长一个多星期不回家,直接睡在车辆基地。”同事说,赶工最紧的三个月,吴国勇几乎天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而此时,家中的妻子刚生完二胎。
去年4月1日起,吴国勇团队一直在为5月30日“轨通、电通”做准备,这三个月,是有轨电车通车前冲刺的关键期,每一环节都不能出岔子。
当时,军山第一大道处于有轨电车T1线的“咽喉”地带,30米的范围内,有西气东输管道、高压电线、污水管、雨水管,等等,涉及多个部门,协调起来非常复杂。为了不耽误有轨电车正常施工,吴国勇加班加点往返各部门协调,终于在50天内“抢”完了原本需要半年的手续。
“抢时间,更要抓质量。”吴国勇回忆,在拆除原枫树桥时,施工人员发现桥上电缆老化,存在安全隐患。吴国勇当机决定:马上断电,停止施工,并通知人员撤离,拉起警戒。
“一丁点风险都不能冒。”吴国勇说,30个月的时间,有轨电车从开工到运营,未发生一起安全、质量事故。
有时候,妻子打电话问吴国勇,什么时候回家看孩子。“再等等,再等等。”吴国勇总是推辞。“而现在,有轨电车终于通车了,我也能抽出更多时间补偿家人了。”(见习记者胡静娴)
曾步行16.8公里巡线
用脚步丈量有轨电车T1线
“调度是有轨电车的大脑,作为调度员,我们要随时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确保有轨电车安全运行。”
日前,武汉车都现代有轨电车运营公司行车调度员熊峰表示。他是一位“90后”,毕业于武汉铁路技师学校,在西安地铁做了4年的司机。去年,有轨电车运营公司成立,他便回到家乡武汉,成为首批员工。
在武汉,有轨电车是个新事物。熊峰的同事们,多是从苏州、沈阳等城市挖来的。一过来,便从文件规章开始学起,还到有轨电车运营更加成熟的苏州跟岗实习,学习行车调度。“由于时间很紧,只有半个月的时间,我们便 24小时不间断地跟班学习。”
从今年4月到现在,大家不间断地学习、筹备,只为迎接有轨电车开通的这一天。
与封闭式的地铁相比,有轨电车与社会车辆共用车道,不确定因素很大,因此,比地铁需要管理得更加严格。为了更加形象地了解沿线的情况,熊峰和同事们曾经冒着烈日,沿着16.8公里的T1线,沿路巡线。一边走,一边想象今后调度的场景,车辆中途坏了如何调整。一天下来,衣服都湿透了。
熊峰是家中独子,父母住在武昌。工作太忙,熊峰就住在调度中心附近的宿舍里。他的爸妈说,等开通后,就坐着地铁、有轨电车来看儿子。
(记者康鹏 通讯员张敏 林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