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秀公安局如何炼成? 黄陂区分局这样干的!
2017-06-19 08:44:00 来源: 长江网

2017年5月19日上午,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武汉市公安局黄陂区分局获评“全国优秀公安局”,是武汉市第一个获此荣誉的新城区分局。

现场只有一个脚印怎么破案?警务机制改革从农村突破

黄陂区国土面积占武汉市的四分之一,人口占全市约八分之一,警民比例仅及主城区的五分之一,平均每个民警管辖4.5平方公里。目前,黄陂区的监控探头覆盖率在全市远城区中位居第一,就连最偏远的乡村,也有这些“天眼”在守护。

“天眼”覆盖守护农村村湾,执法规范一级一级创出全国优秀,改革创新的思维紧追时代的步伐,文化的引领激潜队伍的活力、战力……。近年来,黄陂分局立足农村实际,构建“天网+地网”、“警力+民力”、“传统+科技”的立体防控体系,警务效能明显提升,警民关系不断拉近。

黄陂区大部分为农村。随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青、壮年劳力的大量外流,农村地区呈现出“涉农案件多、基础防范难,留守老弱多、矛盾化解难,工作盲区多、联系群众难”等“三多三难”的局面。

黄陂分局因地制宜,将警务机制改革的重点放在了农村。

2014年10月,黄陂分局党委一班人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警务村村通、视频全覆盖”的思路,将视频“天眼”密织农村,贴身守护群众的安全。

六指街派出所是试点的先行者,短短两年间,六指派出所先后筹措600余万元,在辖区主要路口、重点部位和复杂场所建设了778个高清和红外探头,实现了“视频全覆盖”。

六指街警方安装“天眼”守护村湾平安

六指派出所民警9人,警民比例仅万分之一。六指派出所将当地百姓工作、生活集中的各村头小超市、小门店列为核心的“十分钟生活圈”,建立起一个又一个警民联系点。社区民警以警务室、民警工作站、警民联系点为轴心,建立起“十分钟工作圈”,打通警务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警务村村通”。

六指所户籍民警李配配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实行365全天候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2017年4月4日清明节当天,李配配同志放弃休息时间,全天在所内值班,为群众办理户政业务。中午14时许,接到一群众电话,她专门趁着清明节假期回来,但是还有四个小时左右才能赶到。接此电话,李配配立即表示,六指所实行全天候服务,一定会在所里等她。18时许,当事人骆拉拉到达派出所,李配配立即为其办理指纹核对及领证登记手续。

2016年底,六指街群合村喻家田湾居民韩麦香向六指所社区民警反映,其母亲杨环枝(1933年4月3日出生)至今没有户口。六指所户籍民警与社区民警通过多方调查取证,收集其户口漏登相关资料,形成补登户口审批材料,迅速上报分局审批。2017年4月6日,杨环枝补登户口材料审批通过,六指所户籍民警李配配为其办理户口本。

杨环枝老人一直随其二儿子韩友权在宜城市板桥店镇上湾村居住,由于年事已高,加之行动不便,无法到六指所办理身份证。4月13日,六指所教导员高卫华、户籍民警李配配辗转700余公里,赶赴宜城市板桥店镇杨环枝家中,成功为其照相登记。

六指街派出所还建立了全市最小的警务室,甘棠警务室,在交界处设立卡口,破获了一起电缆线盗窃案。

罗汉派出所也实现了视频全覆盖。2012年到2013年刑事案件居高不下,经过视频探头的逐步覆盖,2015年到2017年,刑事案件发案率直线下降。

“别看这小小探头,破案可帮了我们大忙!”罗汉寺街派出所副所长江强指着皇庙村村头的高清摄像头,感慨不已。

江强说,过去村民家中被盗,由于没有监控,没有目击者,证据匮乏,民警接到案子后几乎没有头绪,只能把能想到的破案手段一股脑地往上用。前期摸排、后期蹲守、走访线人……往往一个简单的盗窃案要耗费民警两个多月,最终还不一定破得了案。

如今,有了摄像头的帮忙,今年3月的一起重大盗窃案,从案发到破案一共只花了三天!

3月22日晚上11点左右,皇庙村村民甘爱华报警称家中被盗,财物损失近2万元。当晚,民警只提取到了一个脚印,此外别无所获。

民警立刻调取了安装于皇庙村的3个相关移动探头。经过一天的回访,民警很快确定该盗窃案为2名外村男子,驾驶一辆枣红色小轿车所为,同时该车牌号也被摄像头清晰照下。

目前,黄陂分居在全区建设1500个二级视频监控探头、4876个三级社区(村)全覆盖探头,在13个农村派出所建立5个社区警务室、53个民警工作站、319个警民联系点,通过流动警务车将“室、站、点”串成一线,建立农村警务新模式,打牢工作根基,取得明显成效。

爱民的细节,从调解两个70岁的爹爹打架矛盾做起

滠口位于黄陂区南片,滠口派出所荣获了全国爱民模范集体,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主要做法是以“四项建设”为着力点,不断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将“爱民”措施推进到最后一公里,全面实现“爱民常态化”。

构建“和谐警民”,实现“队伍正规化”,强化“爱民”的细节养成。一是树形象。从环境卫生、内务管理、着装礼仪、言行举止等基本要求入手,内强素质;通过一言一行、一案一事,强化对外宣传树形象。二是促满意。落实便民措施,公开办理流程,实现“一站式”服务;发放警民联系卡,减少转警时间,推进“110再快一分钟”。三是保平安。注重民生“小案”,保护群众的切身利益;将橱窗内的防范宣传,带进社区,推向村湾,保证群众生命安全;严打“黄赌毒”,严打黑恶势力,严打砖砂石霸,确保辖区治安大局平稳,群众安全。

滠口所社区民警贺广武是社区百姓中不折不扣的“守护神”、“知心达人”。几年来,他救助过辖区有身患疾病的王世冬、双腿失觉的汪久强、全家患有精神病的徐广菊、6年未上户籍的刘木平、拐卖10年平安回家的中年妇女江艳、卷入传销获救的安忠富、受困电梯的爹爹游先钧、走失的婆婆张保平等等困难群众,他视警情为命令,群众为亲人,及时帮助受困群众,深受群众的广泛好评。

彭德喜是黄陂分局前川街前川派出所沙港社区民警,参加工作以来,彭德喜同志先后荣获市局嘉奖一次,个人三等功一次,2016年因社区警务工作成绩突出,被评为全省成绩突出派出所民警。

积极会同社区群干和禁毒社工进行走访,摸排出辖区38名精神病人,42名吸毒人员,特别是在今年4月1日,社区民警彭德喜同志在采集信息过程中得知辖区梁安里37号居民郑磊在家因吸毒致幻,对其母亲进行殴打,有闹事苗头,后彭德喜同志与同事及时将其送往黄陂区精神病院进行治疗,有力消除了一起治安隐患。

在调解工作中,彭德喜也有他的独到之处。不能单听一方诉说在双方僵持不下之时,需要制造“台阶”,缓和局面。2017年4月30日,两位70多岁的老人因为唱歌弹琴问题发生纠纷,两人都互相动手将对方打伤,彭德喜为此协调了一个多月,手机经常被打爆。因为双方住院都花去3000多元钱,在调解时双方互不相让,其中一位76岁的老人方某十分气愤,不论彭德喜怎么做工作,他都不愿意,该老人觉得自己在花坛那里被打了,脸上面子挂不住,得知这一情况和,彭德喜主动找到另一位71岁老人王某,多次做其思想工作,王某被彭德喜热忱的工作作风感动,同意给方某“台阶”下,向其道歉,一起两位老人的矛盾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说明 黄陂区腾龙派出所民警调解农民耕牛纠纷

群众满不满意,“一键评警”倒逼执法质量

严格的执法制度是确保流程执法的关键。在规范执法流程方面,黄陂分局创新推行“一卡通”执法管理,对行政案件、刑事案件执法要素细分为122、136个执法要素,涵盖执法的所有环节。办案民警对卡完成执法流程,以免遗漏执法环节,促进了执法质量的显著提升。

横店派出所通过一键评警、电话回访等多种方式、渠道邀请群众监督,倒逼民警改正执法陋习;同时通过警务公开、警民互动,加强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支持,改善执法环境。

黄陂区横店派出所“执法规范化”案管系统

3月20日至今,通过“一键评警”电话回访投诉人员,成功拦截投诉2起。4月20日12时19分周大福路口处,胡某驾驶小型轿车与李某驾驶的小型普通客车发生碰撞,出警民警现场定责,回访时,报警人胡某反映:处警民警态度恶劣,面对责任人提出看定责书的要求不予理会,在胡某未带驾照的情况下,民警判其无证驾驶,当事人认为不公。经电话回访进行调解,报警人平复心情,表示理解。

5月10日,后台维护工作人员于“一键评警”后台查看到,5月9日上午在横店派出所户籍室办理户口迁移的高女士对我所户籍室窗口民警工作评价为“一般”,于是根据“一键评警”所留信息,马上进行电话回访,了解到高女士,43岁(2007年因上学将户口从横店迁出),现因涉及农村宅基地及耕地问题,想将外地非农业户口迁回本地变为农业户口,但工作人员因办事群众较多,只告诉她根据现行户籍政策办理不了该项业务,高女士情绪激动,表示难以理解。经向户籍室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迅速将相关情况上报分管领导,经过分管领导耐心解释及告诉其担心问题的具体解决措施后,高女士表示理解,并感谢。

通过此次回访,有效化解了一场警民矛盾,促进了警民和谐,切实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

“家禽防盗报警器”是如何诞生的?

黄陂分局积极鼓励创建基层警营文化阵地助力民警创新,为民警“小发现”、“小发明”和“小创造”等成果的“诞生”提供了组织支撑。

罗汉所“汉警苑”被命名为全市“微警创”沙龙示范点,专门设置“微警创”之窗,让民警在放松的环境中相互交流心得,碰撞思想火花,在经意和不经意间探讨警务实践活动的“金点子”、“小举措”,共收集民警“微警创”项目7条,其中4条应用于日常工作中。2015年下半年,罗汉所征集民警“创客”的“微警创”项目12条,其中,1条荣获2015年市局“微警创”项目评选二等奖,两条“金点子”被市局“微警创”网站予以刊发。

在防范农村偷鸡摸狗案件方面,副所长冮强推广的“家禽防盗报警器”安装简单、操作方便、物美价廉,在沈吴村试点获得成功,受到了村民的欢迎和好评。在农村防盗防骗宣传方面,刑侦民警李洋参考出租车的模式,想出在警车后窗安装LED显示屏,滚动播放防盗防骗知识的办法,这个点子既节约成本,又能流动宣传,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这些看似普通的小发明、小创意,对治安工作帮助很大:2015年,全街违法犯罪警情仅260起,同比去年342起下降24%;有效刑事警情仅38起,同比去年64起下降40.6%,;入室盗窃案件仅发24起,同比去年40起下降40%。三项指标的下降幅度均为全区第一。

万名警察进社区 盯着小案子照破

天河街派出所紧盯辖区内多发的盗窃电动车、摩托车等“小案”不放松。在分局合成作战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成功抓获了流窜于黄陂天河、横店、盘龙城、汉口北、武湖、青山区、江岸区多地多次实施盗窃电动车、摩托车作案的犯罪嫌疑人林某某。

今年4月中旬以来,辖区六层楼还建小区内发生多起电动车、摩托车被盗案。在对前期发案及线索情况进行梳理后,主动对接分局合成作战中心,迅速开展对该类案件的重点侦破工作。通过调取案发前后重点地段的视频监控,发现一辆车牌号为鄂A3AU92的银灰色东风面包车为该案的盗窃嫌疑车辆。但该车辆系一辆套牌车,案件一度陷入僵局。在将上述信息线索上报至分局合成作战中心后, 通过车踪系统、车牌识别等系统进行合成作战,在排查出该嫌疑车辆除鄂A3AU92的套牌外,其实施盗窃作案的过程中还先后使用过三个套牌。最后天河派出所会同分局合成作战中心通过深度研判,逐步摸清了该嫌疑车辆的作案规律及活动轨迹。

经过一个月的辛苦奋斗,6月7日中午12时许,天河所接合成作战中心反馈信息称:该嫌疑车辆现停靠于黄陂区前川街潘家田社区。为此天河所迅速组织力量10余人会同分局合成作战中心前往该地点进行布控。当晚21时许,犯罪嫌疑人林某某前来取车时,办案民警迅速出动将林某某成功抓获,另一嫌疑人陶某某负案在逃。现场从该嫌疑车辆内查获了用于实施盗窃作案的假车牌、T型撬锁工具、液压剪等作案工具。经突审,林某某交代了其多次伙同陶某某驾驶作案面包车、携带作案工具,窜至黄陂区天河街、横店街、盘龙城、汉口北、武湖等地实施盗窃电动车、摩托车作案的犯罪事实。该案犯罪嫌疑人林某某已交代参与盗窃作案二十五起,其中青山区、江岸区等区外案件两起,该案中另一名犯罪嫌疑人陶某某的身份情况及涉案情况均已经查明,拟对其网上追逃。

深夜弄坏电动车锁后,小偷欲悄悄推车离开,发现小区门禁监控森严难以转移赃物,被迫将车藏在小区里,次日再来取车时被民警抓个正着。

5月31日一早,住在盘龙城道贯泉社区某小区3号楼的居民黄女士(化名)走下楼,发现锁在楼下的电动车不见了,赶紧向正在巡逻的保安求助。

盘龙城经济开发区派出所社区民警司孝义迅速赶到小区,与保安一起调看小区内监控,发现当日凌晨有个男子推着电动车走动。检查小区出入口监控,并没有发现其推车离开小区的画面。司孝义推测,这辆车应该还在小区内。他带着保安在小区里排查,很快在小区1号楼的一楼楼梯间暗处发现了黄女士家的电动车,车锁已被破坏。

民警并未挪动这辆车,也未改变藏车处周边环境,悄悄在附近蹲守。24小时后,一男子弯腰钻进这栋楼,将这辆车推出门栋出口,刚出门即被民警拦下。

原来,该男子曾因吸毒、盗窃被警方多次打击,这次深夜钻进小区又想偷电动车,但弄坏车锁后发现小区的门禁和监控设施完善,他无法“雁过不留痕”,就将车推进楼道暗处,准备隔日白天再转移赃物,不料被民警擒获。

司孝义告诉记者,道贯泉社区位于汉黄路近汉口北大道处,汉黄路是汉口通往黄陂的3条主要通道之一,这个社区共有8个小区,居民近1.3万人。在今年3月司孝义来此之前,这几个老旧的半开放小区最高峰时曾一晚被盗5辆电动车。今年我市开展“万名警察进社区”后,黄陂警方多个职能部门的民警来到这里,详细走访发现居民电动车频频被盗,在社区微信群提议增加门禁设施,增设防攀爬刺、监控等。

在多位民警的不懈努力下,20天后,8个小区的10个出入口都装上了电动车门禁。从4月初至6月1日,这个社区再没丢过电动车。

长江网 记者郑务 通讯员黄宣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