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学生在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开红色主题班会 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 摄
作者:长江日报记者宋磊 通讯员李斌 宋波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根据市委部署要求,近日,武汉印发《关于实施“红色引擎工程”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
为何要实施“红色引擎工程”
武大学生在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开红色主题班会 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 摄
《意见》紧扣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主题,强调重塑党的政治色彩,突出“八个红色”的重点内容,包括强化“红色引领”、培育“红色头雁”、激活“红色细胞”、建设“红色阵地”、打造“红色物业”、繁荣“红色文化”、掀起“红色旋风”、用好“红色基金”,并提出了10个方面30条具体任务和措施。
《意见》目标明确:通过实施“红色引擎工程”,把党的建设贯穿基层社会治理全过程,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打造党在基层执政的“强引擎”,确保基层政权坚实稳固,基层社会和谐稳定。
“红色物业”是主攻方向和创新之举
据悉,“红色物业”是实施“红色引擎工程”的主攻方向和创新之举。《意见》强调要加强和创新党对物业服务企业的领导,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物业服务管理队伍,把“红色物业”打造成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载体,把社区物业力量打造成为党的工作队,使之既发挥物业服务功能,又发挥政治引领作用。
如何落实“红色引擎”工程
武大学生在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开红色主题班会 长江日报记者胡冬冬 摄
为保障《意见》落地落实,市委将按照工作量化、责任细化、考核硬化的原则,细化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形成具体的项目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
组织各区在全面实施“红色引擎工程”的基础上,围绕“八个红色”分别领题,先行先试、示范引领,形成特色、打造品牌,以点带面推动各项工作全面铺开。
组织开展“星级争创”活动,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争“星”晋位。建立“月研判、季调度、年考核”工作机制,每季度召开1次现场推进会,每次围绕1-2个“红色”专题总结推广1-2个先进典型。
实施“红色引擎工程”情况,纳入年度绩效目标考核、纳入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强化结果运用,推动工作落实。
“八个红色”领跑“红色引擎工程”
1、强化“红色引领”
推动组织向下扎根、工作全面覆盖,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引领、组织引领和工作引领
党的组织植根于基层,推动组织下沉,延伸工作触角,加快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基层党组织体系。全面实行街道(园区)“大工委”、社区(村)“大党委”体制,加强对基层各类组织的统一领导和对群众的教育引导。
强化街道党工委统筹功能,以街道党工委为统领,整体推进物业小区、产业园区、商务楼宇、商圈市场党建工作,加强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将分散在街道内设机构、区直部门派出(驻)机构的各类服务事项和服务资源向街道政务服务中心集中,打造群众家门口的“市民之家”。
深化区域化党建工作,由街道和社区党组织统一调配、集约利用区域内党建资源和公共服务资源,动员驻区单位和在职党员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形成区域共驻共建、共享共用的体制机制。
2、培育“红色头雁”
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打造“群众信得过、服务有本事、治理有办法”的基层带头人队伍
选优育强基层党组织书记,按照“群众信得过、服务有本事、治理有办法”的标准,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选聘一批大学生到社区(村)任职,逐步建立大学毕业生—社区公共服务干事(大学生村官)—社区(村)“两委”成员—社区(村)党组织书记的成长链条。
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履职管理,坚持从严管理、从严监督、从严考核。实施社区(村)党组织书记“小微权力清单”管理,建立社区(村)党组织书记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加强日常监督。
强化基层党组织书记激励保障,逐步提高社区(村)干部报酬,按照不低于本市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水平落实社区主职干部报酬,建立其他社区(村)干部报酬正常增长机制。加大从优秀社区(村)党组织书记中招录街道(乡镇)公务员、招聘事业编制工作人员力度。
3、激活“红色细胞”
推动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切实增强党员先优意识
深入践行“党员常青”,坚持把“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的精神融入党员教育管理全过程。广泛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争创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勇于担当作为,做到转变作风“我带头”、拼搏赶超“我先行”、创新发展“我建功”。
落实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健全完善街道(乡镇)干部“岗在社区(村塆)、重在服务、责在连心”工作机制,落实社区(村)“两委”成员“三必到五必访”制度,推动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积极推动在职党员进社区,认领困难群众“微心愿”,带动群众共同参与基层治理。
畅通社情民意收集处置和反馈渠道,按照“网上网下互动,全天候开放收集”的要求,依托网格化服务与管理平台,综合运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扩宽民意收集反馈渠道。健全以区为主体的社情民意处置信息化联动工作机制,运用信息终端收集上传居民反映的服务诉求,协调进行分类处置、及时反馈,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4、建设“红色阵地”
高标准推动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实现面积、功能“双达标”
推动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提档升级,根据群众需要科学设置各类功能室,统一基本设置,规范标牌标识。按照“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的要求,充分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强化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功能发挥,整合基层党建、行政、卫生计生、科技、文化等服务资源,促进党建活动、便民服务、宣传教育等功能在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集成。依托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搭建民主协商议事平台,着力打造党在基层的政治中心。加强基层文化设施投入,着力打造对党员群众进行思想引领的精神文化中心。推动职能部门服务资源下沉,着力打造联系服务群众的便民服务中心。
5、打造“红色物业”
探索把物业服务管理力量建设成为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发挥政治引领作用的工作队
加强和创新党对物业服务企业的领导,把社区物业打造成为党的工作队,使之既发挥物业服务功能,又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加大在物业服务企业组建党组织的力度,确保党的组织和工作在每个住宅小区、每个物业服务项目有效覆盖。深化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机制,形成社区治理合力。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物业服务管理队伍,结合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组织和鼓励物业服务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党员大学生。加强对大学生物业服务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和跟踪管理,优秀的可依法推荐为社区“两委”成员候选人,并在招录街道(乡镇)公务员时予以优先考虑,为街道(乡镇)干部队伍培育后备力量。
鼓励各区各单位因地制宜开展“红色物业”建设试点,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把政治性和市场化结合起来,改进物业服务管理,把“红色物业”打造成为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载体。支持物业服务企业为市场失灵、自治实效,无物业管理或管理不善的老旧小区提供基本物业服务,政府探索予以适当补贴。
6、繁荣“红色文化”
讲活武汉好故事、传播武汉好声音,用红色文化凝心聚力
丰富基层精神文化生活,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开办道德讲堂、礼仪讲座,组织基层开展文艺演出、体育竞赛、民俗节庆等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建设精神家园。
增强宣传教育感染力,注重用群众喜闻乐见、爱听愿学的方式,生动鲜活地讲真理、讲道理,讲现实、讲事实。善于通过网络开展宣传教育,把“键对键”与“面对面”结合起来,使党员群众在“微时间”中受教育。推动“新青年下乡”,组织动员大学生在田间地头扶贫扶智、交流思想、传播文化。
注重典型示范引领,在各领域、各行业选树和宣传不同类型的先进典型,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武汉精神”践行者选树推介,挖掘凡人善举,树立道德标杆。邀请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等组成宣传队,经常性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组织百姓宣讲团,讲活武汉好故事、传播武汉好声音。
7、掀起“红色旋风”
聚焦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重拳整治“微腐败”,毫不手软“拍苍蝇”
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每年按一定比例倒排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建立市、区、街三级联动整顿机制,层层落实包保责任,集中整改考核销号。
持续加强干部作风问题巡查,着力解决村“四资一项目”管理不规范、“三务”不公开等问题,整治基层不正之风。加大对“微腐败”、“蝇贪”和“新衙门作风”的查处力度,着力解决基层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侵犯群众利益、贪腐谋私等问题。
加强居(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坚持党组织对居(村)务监督委员会的领导,健全居(村)务监督委员会运行机制,倒逼社区(村)干部转变作风、依法办事。
8、用好“红色基金”
创新党内激励关怀经费筹资方式,发挥激励关怀作用
创新党内激励关怀经费筹资方式,以财政拨款和留存党费划拨为主,以党内捐款和社会捐赠为辅,强化党内激励关怀的资金保障,激发党员奉献精神。
发挥“红色基金”激励关怀作用,坚持将“红色基金”用在最需要的人、最需要的地方,解决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发挥“红色基金”在困难救助、创业帮扶、典型关爱、表彰奖励、阵地建设等方面的关爱激励作用。
切实加大基层党建工作投入,建立正常增长机制,并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原则,把支持基层的政策、项目、资金“捆绑打包”,以基层党组织为主渠道落实到位,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手段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