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许听说过:苏联、美国、欧洲都曾尝试过在朋友圈拉黑一群人,结果越是封锁,他们创新的能力越强,甚至会超速反弹。
没错,这里说的就是中国航天人。今天就跟大家聊聊中国航天人的三段故事。
文 | 斩马刀
本文摘编自微信公众号“补壹刀”(ID:buyidao2016),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1
苏联的疑惑
1955年10月8日,被美国扣押数年之后,当时已经是世界顶级航天专家的钱学森终于回到新中国。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航天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概念——在那个还没有出现过洲际导弹和人造卫星的年代,航天工业,呃,这到底是干什么的?
美军签发给钱学森的美国防部科学咨询团成员身份证及出入证明
1945年4月,钱学森以美军上校身份,随美军咨询团飞往纳粹德国进行考察 钱学森曾亲自参加美国第一枚气象火箭和第一枚导弹的研制工作,清楚地知道航天工业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火箭既可以作为核弹头的载具,打破敌人的核讹诈;也可以作为开发太空的工具,让中国在太空时代不落后于人。钱学森成功地说服中央,系统性的勾画出中国发展导弹和火箭技术的蓝图。
从此,属于中国航天人的时代开始了。
在提到中国航天发源时,西方总是喜欢强调苏联上世纪50年代末对中国航天的帮助。然而翻开老一代中国航天人的记录,苏联在向中国提供相关技术时的那种蔑视和不情愿,跃然纸上。
必须得说,从一片空白中创建的中国航天,的确有让“苏联老大哥”看不起的“本钱”。被誉为中国航天四元老之一的任新民曾回忆说,1956年10月中国第一个专门的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时,只有几十位从大专院校和工业部门抽调来的专家和百余名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基本都是外行。任新民自己的研究专业是机械制造,只有钱学森在美国从事过航天工作。
如此薄弱的技术基础,再加上当时的工业能力有限,苏联专家甚至声称“中国生产的液氧不能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氧化剂”。然而同为航天四元老之一的梁守盘经过缜密计算后推翻了这种说法。1960年9月,用中国生产的液氧做氧化剂成功地发射了苏制P-2导弹。
中苏关系破裂后,苏联全面撤走援华专家,想通过这种方法扼杀尚在摇篮中的中国航天工业。但拉黑朋友圈就能对付中国航天人了吗?任新民评价说,“我国的导弹是被逼出来的。”就在苏联专家撤走后的第83天,1960年11月5日,我国仿制的第一枚近程导弹发射成功。
钱学森曾回忆说:“当时陈赓大将问我,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啊?我回答得很干脆,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就不能搞?中国人比他们矮一截?”
东风四号 中国人不但不比外国人矮一截,反而要“高一大截”。苏联当初只向中国提供了一种原始的近程弹道导弹。但短短几年内,中国就完成了从仿制到独立研制的全过程。1965年到1972年,中国更是完成了“八年四弹”计划,先后成功发射东风二号、东风三号、东风四号、东风五号四大型号,射程范围从1300公里一直延伸到上万公里。
说好的技术封锁呢???
再说一段绝对可靠的秘史。
上世纪60年代东风五号洲际导弹研制期间,为实现高精度打击能力,中国航天首次采用了刚投入应用的集成电路计算机。然而这种计算机的很多编程和计算工作都需要手工完成,这便是后来“中国导弹竟是用算盘算出来”的最初版本。
更神奇的还在后面,由于当时集成电路的水平限制,集成电路计算机的体积过大,装不进导弹里。中国航天人脑洞大开,算法优化优化再优化,精简精简再精简。最终东风五号试射时,竟硬是用一台只有12条指令、不会乘除法、存储量仅有768个字节的小机器,完成了导弹上万公里的准确制导。
如今的攻城狮和程序猿们,你们怎么想?
在战略导弹技术取得突破时,钱学森还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导弹取得的成果,迅速发展运载火箭。1970年4月24日,在东风四号基础上研制的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将中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也正是为纪念这一天,航天日选择了4月24日。
在这里顺带鄙视一下某个国家:为了赶在中国之前争夺亚洲第一个发射卫星的头衔(也就早了两个月),这个国家直接拿一枚放大版的探空火箭,把一颗没有任何功能的小卫星送上了太空,被国际航天界嘲笑为最廉价的航天发射。它的重量仅9.4公斤,而 “东方红一号”重达173公斤;它已经于已于2003年坠入大气层,而 “东方红一号”采用高轨道设计,至今仍在宇宙中飞行,使用望远镜仍可观察到。
恩恩恩,这个国家叫日本。
美欧的不解
尽管某些大国把“和平利用太空”的口号喊得震天响,但太空中的竞争从来没有停止过。21世纪前后,中国曾努力希望能与美国和欧洲在航天领域开展合作,然而现实总是充满荆棘的……
上世纪70年代,中国从空军选拔的航天员候选人在进行模拟训练
听一名航天界的老前辈讲,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时,美国出于对抗苏联的打算,曾向中国伸出过航天领域的橄榄枝,还多次邀请中国访问美国航天局,甚至开放航天飞机让中国人参观。这位当年的亲历者回忆说,当时美国提出一揽子中美航天合作计划,甚至已经同意用航天飞机运送中国航天员进入太空,只差最后的细节没有谈妥。
“著名”的反华政客克里斯托弗·考克斯 然而转眼冷战突然结束,失去了苏联这个太空竞争者后,美国立即变脸,绝口不提中美航天合作,反而用一份莫须有的“考克斯报告”,借口中美航天合作将有助中国导弹技术,彻底阻断了两国航天合作的可能。
上世纪90年代,美国主导的国际空间站项目启动时,“拉黑不带中国玩”的这一幕再度重演了。美国的理由是空间站技术有军事用途,所以不能让中国参与——讽刺的是,冷战期间美国最大的对手俄罗斯,却是国际空间站的核心成员。
2003年欧洲启动伽利略卫星导航计划时,被认为是结束美国“独霸”局面的最有力挑战。当时中国承诺投入2.3亿欧元的巨款,宣布和欧洲联合发展“伽利略”系统。这一方面是出钱学技术,另一方面也是参与国家合作的好机会。然而欧洲以安全和知识产权等为借口,又不带中国玩了!中方被排挤在“伽利略”计划的决策机构之外,甚至在技术合作开发上也被欧洲航天局故意设置的障碍所阻挡,中方实际上一无所得。
一时间,中国航天人在国际合作领域连续遭遇挫折。但你以为不带他们玩,就Game over 了吗?
短短十几年之后,神舟飞船接连升空,中国已经独立掌握了载人航天的全套技术和设备,不带中国玩的美国航天飞机却已经全部退役了,现在不得不靠俄罗斯的飞船勉强维持载人航天活动;不带中国玩的国际空间站眼看要退役,未来全世界就只有中国有空间站项目,美欧科学家不得不考虑申请在中国空间站上参加活动;不带中国玩的伽利略系统不但进度缓慢,更是故障频发,而中国独立研制的北斗系统已开始全球组网……
美国和欧洲:为什么事情会和预想中的不一样呢?
3
中国的雄心
观摩过几次中国运载火箭发射后,就不免常感叹自己的年龄——在那些重大航天发射任务中承担主力的,竟然大都是80后,甚至还有90后的年轻人。
君不见,刚发射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项目团队的平均年龄只有32岁!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科研团队平均年龄也不到33岁。
有一组数据更能说明问题: 神舟五号发射时,七大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平均年龄为53.6岁,神舟六号时降为48.7岁;
神舟六号发射时,飞船、火箭试验队中,35岁以下年轻人占80%,副主任设计师以上人员平均年龄为32岁;
神舟七号发射时,飞船研制团队平均年龄为33.6岁;
神舟八号飞船设计团队,平均年龄为31岁;
神舟九号技术团队平均年龄31岁,80后主力军。挑大梁的好几位都是80后,分别是所在组的负责人。当初开始发射神舟系列的时候,他们还是中学生,到发射神九,他们却成了这项工程的设计师。
“天宫一号”研制团队的平均年龄30岁。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杨保华曾表示:“俄罗斯现在搞航天的年龄偏大,大都是60岁以上,美国的也大都50多岁,而我们的队伍平均年龄只有30多岁,非常年轻,这就是我们最大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事业发展的最坚实的基础。”
对此,就连花哥也不得不由衷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