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机井频"吃人" 每年报废数万眼鲜被安全处置
2017-04-05 12:43:00 来源: 齐鲁壹点

淄博张店的男童浩浩刚刚被救起,4日,济宁邹城又有一名老人不慎掉入机井内。据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统计,仅2013年至今,有媒体公开报道的省内坠井事件就多达35起。记者梳理发现,坠井被困的人员大多是儿童、老人和妇女。其中儿童被困的有十起,老人被困的有七起,妇女被困的有六起。这其中,有七起坠井事件中发生人员死亡的情况,令人惋惜的是,死亡人员中大部分都是未成年的孩童。

  浩浩刚得救,济宁又有一老人坠井

邹城市李官庄村有一片拆迁区,周围堆满拆迁废墟。4日上午10点20分左右,一名62岁的妇人和工友正在用绿色编织网覆盖治理扬尘时,不慎踩空,坠入路边的一处水井中。这处水井是一口直径五六十厘米的家用水井,井口周围堆满废墟,荒草丛生,非常隐蔽。“她没有留意到,一脚踩空掉了下去,幸亏顺手抓住了手边的编织网,才没有沉下去。”报警的工友王先生介绍。

坠井后,老人紧紧抓住编织网,多半个身子都浸在井水里。工友们闻讯都赶了过来,但是老人坠井的位置很深,周围又没有救援工具,大伙非常焦急却无计可施。见状,工友王先生立即掏出手机,拨打119请求消防救援。

消防官兵赶到后发现,老人坠井的位置有十多米深,她紧紧抓住编织网,体力接近透支,正在一点点下坠,情势非常危险。消防官兵利用救援绳结绳法中的单套腰节进行施救,将救援绳打好结后,续入井下。随后消防官兵喊话,让老人把绳子套在腋下,起初老人因为担心坠落不敢松手抓绳子,救援陷入僵局。后来,在消防官兵引导下,老人渐渐平复紧张情绪,按照消防官兵的引导,成功将绳结套在腋下。确认绳结牢固稳定后,消防官兵齐心协力将被困老人救出,立即将她送往医院进行救治,整个救援过程不足十五分钟。

4日晚,齐鲁晚报记者了解到,老人正在邹城人民医院观察治疗,所幸只是背部擦伤,并无大碍。救援成功后,为防止再次发生坠井意外,消防官兵用石板将水井井口盖住。

山东省曾发文要求,做好废井处置

记者梳理发现,田间的机井是事故频发的重灾区,其中不少机井是废弃的枯井。2013年4月5日14时,潍坊高新区清池街办健康街高二路王家寨村一13岁男孩掉入机井,救援人员挖开地面,将其救出。2013年4月15日上午,聊城东昌府区沙镇王桐东村一名3岁男童掉进距家不远的废弃机井,被救出时男童已经身亡。

省内不少地方仍在使用机井灌溉田地。此前,省水利厅相关工作人员曾介绍,我省机井数量维持在110万眼左右。这些机井主要集中在鲁西南、鲁西北等平原地带以及黄河沿线的一些农田附近。机井每年都有建设,也都有一定的淘汰和报废率,每年有数万眼机井报废。按照山东省水利厅下发的《关于加强机井管理的通知》中的相关规定,废弃井要按照所有权属,做好填埋、封堵。填埋、封堵由机井所有人负责,县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做好监督。

齐鲁晚报记者调查发现,在不少村落机井缺乏统一的管理,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一些仍能使用的机井还有人看管,但不少报废的机井、枯井被“冷落”。有的拿几块石头封住井口,有的则干脆置之不理。这些都成为安全隐患。

鲜有人管理,废井频频“吃人”

一幕幕悲剧的发生令人扼腕叹息,废弃机井为何频频“吃人”?背后原因值得深思。“村东头耕地里有一口废弃机井,井口常年敞开,每次经过时都要特别小心。”家住德州禹城市安仁镇的村民张先生称,他们村的这口机井在一条田间小路旁边,已经废弃多年,而且这口井非常“隐蔽”,尤其是到了夏天,井周围的枯草浓密时根本就看不到井口,再加上多年雨水的冲刷,井口比周围地面还要低一些。

据悉,造成机井废弃的原因主要有三种:一是土地性质改变,耕地变更成建筑用地,机井失去灌溉作用,土地交接期间无人看管。二是存在施工瑕疵和维护不善等问题,这类问题多出现在村民或村集体开挖的机井上,他们往往为减少成本支出,忽略了配套设施和后期维护。主要表现为打完井后不安装护栏、盖板等防护设施,或者是只用不修,造成井底淤积、防护设施损毁。三是水位下降,井内无水可用,这也是多数机井废弃的主要原因。

废弃的机井鲜有人管理,这是造成机井伤人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家住德州陵城区糜镇大陈村的村民陈先生称,由于造价较高,他们村内很少再打机井,原有机井属村集体共同出资建造,已经荒废。“有的已经荒废十几年了,但没有人主动去管理,井口敞开着,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陈先生说,机井会根据村内耕地亩数多少建设,耕地亩数少的可能一个就够用,耕地亩数多的会多些,一般荒废了的机井很少有人管理。

坠井被困人员,多是老人和儿童

记者梳理发现,坠井被困的人员大多是儿童、老人和妇女。当事人或监护人往往对身边的危险疏忽大意。2014年4月8日下午,嘉祥县孟姑集镇大李庄村,一两岁男童在麦田玩耍时掉进机井,所幸有一名59岁的男子下井将其救出。在农村,不少父母田间劳作时都会带着孩子,干活的时候很容易忽视孩子的动向,等到发现时,孩子已经坠井。尤其是对儿童和老人来说,他们体质较为脆弱,自救能力较差,对救援的时效要求很高,很容易酿成悲剧。

另外,一旦坠进机井,救援的难度很大。据介绍,对于一般的水井救援,消防战士在井口架设设备,借助绳子到达井底,把被困者固定好,拉上来即可。而深井通常地处偏僻,大型救援设备或常用救援设备难以及时到达现场,增加了救援难度。

尤其是儿童坠井,一般井口直径太小,在30厘米左右,救援人员无法直接进入井中开展救援工作。在不少事件中,救援人员往往选择安全绳套、倒挂金钩的方式来营救被困人员,但救援人员倒立时,容易造成头部充血,加上井内空气不足,如果不能快速完成营救,救援人员自身容易造成昏厥。而在不能确定被困人位置或者被困人没有能力配合的情况下,有时只能选择效率较低的方式,挖井救人。但是,由于一些深井建造质量差,砖土结构多,加之年久失修,救援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塌陷、井口封堵等突发情况。

机井“吃人”案例

2014年4月7日晚,德州夏津一8岁男孩掉入一废弃枯水井,救援人员挖地15米将其救出,但因窒息时间过长,男孩没能救活。

2015年2月22日,滨州市阳信县商店镇季家村一名67岁的抑郁症老人坠入直径38厘米的机井,被卡在井中7至8米深处,只有头部和手露出水面。消防员采取“倒挂金钩”的方式,忍受井下缺氧环境,历时半小时将老人拉出机井,但不幸的是老人最终还是没了生命迹象。

2016年3月25日,聊城市东阿县,一名两岁女娃不慎掉进了直径仅有30厘米的农田机井中,救援人员掘地近4个小时,冒着井壁随时坍塌的危险,想尽各种办法,终将奄奄一息的女娃救上岸。

2017年3月24日下午,青岛市黄岛区一名72岁老汉打水时不慎坠入6米多深的水井里,尝试自己逃生时又摔断了左腿,公安民警和消防官兵立刻赶到,在热心村民的协助下,将老人救上来送往医院。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