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记者 蒋太旭 张隽玮 柯立 汪文汉 邵澜 宋磊 发自北京)
对标看发展实力:对长江新城引领未来充满期待
“你们的这个采访迫使我这个老浦东人去做之前没有做过的事:回顾浦东新区的建设历史。”71岁的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住建部专家委成员、上海市人民政府原参事张泓铭,曾全程参与了浦东新区的规划建设,也是土生土长的浦东人。他告诉长江日报记者,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一大批上海学者提出,抓住改革开放机遇,加速发展上海,于是,浦东新区从此产生。
“浦东新区的建设和上海发展的迫切性密切相关,如果没有浦东,上海不可能发展的这么快,”张泓铭说,浦东新区起初不仅仅是一个产业、生活园区,更是上海的一个全新增长板块,从空间的延伸到发展的延伸。
全国政协委员荣建勋目前任职天津市政协常委,一年前从天津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作委员会书记的位置上退休。他昨日接受长江日报采访时表示,天津滨海新区建设伴随着天津市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加快,“先有经济开发区,后有天津保税区和高技术开发区,我们称之为‘开保高’,然后又随着自贸区、京津冀协同发展等一系列国家战略落户,逐渐形成了目前的滨海新区”。
荣建勋介绍,滨海新区引领了天津发展,武汉也需要长江新城的建设发展,提升发展空间。
“打造长江新城对武汉千万市民来说是一件喜事,武汉市未来一定要有一个叫得响的地方。”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东省委主委、广东省侨办主任李心是武汉人,对长江新城尤为关注。
李心说,珠江新城承担着广州总部经济核心的地位和责任,同时也是国家承认的三个国家级中央商务区之一,把广州从省会城市推向影响整个南中国的现代大都会。长江新城建设是武汉市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的重大举措,对于武汉市今后做强、做大国家中心城市,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三个新区的建设,无一例外都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它们所具备的实力和发挥的作用使接受采访的代表委员们对武汉长江新城的建设充满期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钱锋说,武汉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影响力太重要了,长江新城将成为一片充满活力充满创新氛围的热土,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越秀集团董事长张招兴见证了珠江新城的萌芽、起步和腾飞。张招兴说,新城对于一个城市的标志性意义很大,统筹地作科学的规划、市场化的运作、与产业深度融合,是广州珠江新城得以飞速发展的三个关键要素,作为“十三五”时期的大手笔,武汉长江新城值得期待。
开启浦东新区6人小组成员周汉民:
希望长江新城成为
中部地区一个试验田
特派记者汪文汉 发自北京
滨海新区
2006年上升为国家战略
位于天津东部沿海
地处环渤海经济带和京津冀城市群的交会点
天津
(临海)
30年前,1987年7月,上海市成立开发浦东联合咨询研究小组,汪道涵担任顾问,时任副市长倪天增任组长,中外方各有6名研究人员参加。
“这是浦东新区启动时间,我意外成了6名小组成员之一,主要负责浦东开发超前研究和立法预测工作”。正在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接受长江日报记者专访时透露。
2000年8月,浦东新区政府成立,周汉民从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现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副院长调任浦东新区副区长,直到2003年3月调离。
浦东新区就是敢于试过去不敢试的东西
“落实国家战略,就是新区建设成功的标准”,周汉民说,浦东新区启动之初没有参照物,就是打破过去条条框框,敢于试过去不敢试的东西,用好“改革创新”金钥匙,才能当好转型升级发展领头雁。
周汉民说,新区规划者最初确立了三化:“国际化、枢纽化、现代化”,这三化是当初浦东新区开发的指导思想,规划的标准,一直贯穿始终。
周汉民认为,一个如此大的区域开放和开发,准绳和纲领就是建章立制。“我当时在联合咨询小组里面负责对立法问题作一点研究,自己提出的‘立法先行’得到市委一致认可,并确立了‘法制化、规范化’新目标”。
规划建设长江新城一定要有超前意识
“浦东新区建设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超前”,周汉民说,对标浦东新区,规划建设长江新城一定要有超前意识。
“希望长江新城能脱颖而出,成为中国中部地区的一个试验田”。周汉民说,他对武汉很有感情,曾经在武汉大学进修过一年研究生课程,十分关注武汉的发展。武汉是中国的重镇,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改革开放对武汉赋予了新的使命,长江新城建设要承担更重要的责任。
周汉民认为,建设之初,长江新城要确立好定位和功能,“我认为,长江新城一定要与自贸区叠加,实现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
周汉民说,东方明珠和国际会议中心是浦东新区标志性建筑,对标浦东新区,长江新城也应塑造有特色和影响力的标志性建筑,使之成为武汉国际化大都市的“新地标”,展示城市新形象。
区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
2015年GDP9270.3亿元
同比增长12.8%
约占全市GDP的56%
区域面积1210平方公里
2015年GDP7898亿元
同比增长9.1%
约占全市GDP的32%
对标学先进经验:长江新城可在更高起点上规划
“对比20多年前浦东新区的规划建设,长江新城的规划建设有条件站得更高,眼界更开阔,理念更先进,定位更高端,它至少可以在理念、规划、模式、体制机制上,形成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钱锋说。
“珠江新城1992年就开始启动做规划,1999年进行规划调整,2003年珠江新城各项建设全面展开,到2010年基本建成,前后经历了近20年的时间。”李心也认为,武汉在珠江新城启动规划的20年后,启动长江新城建设,规划至少超越珠江新城20年。
李心强调,必须高度重视规划工作,建议以综合交通、市政配套等基础设施为先导,高水平、高标准做好城市设计和重要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规划设计方案要面向国外招标,与国外先进的规划理念接轨。
“尽管过去了近30年,但我相信上海浦东的建设对于武汉建设长江新城,仍具有极强的参考意义。”在张泓铭看来,浦东经验在于借发展之机,大胆解除了绑在身上的绳索,从新而立。
张泓铭说,长江新城应突出“新”字,打造够“新”的城区。考虑武汉的情况,他建议从产业转型升级着手,以获得中央、湖北省的全力支持,做成特色产业、城市示范区。
张泓铭指出,长江新城以“长江”为名,上海的浦东和浦西之间也有黄浦江相隔,“黄浦江和长江可不同,长江是一个阻隔,成本很高,黄浦江一步就跨过去了。”张泓铭说,就是这样“一步就跨过去”的黄浦江,过江通道有几十个,“长江新城”一定要建好过江交通。没有交通也不会有“新城”,武汉要认真应对,做好准备。
“浦东新区的建设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注重了功能定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高国富曾任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总经理,曾参与浦东新区开发建设。
“功能是支撑整个区域开发的重要支柱,浦东开发搞了4个区,都有不同的定位。”高国富说,“当时的陆家嘴定位金融贸易,金桥定位出口加工,张江定位高科技,外高桥定位保税区港口经济,这四个功能定位是比较准确的,到现在为止来看,仍然是非常正确的规划。”高国富说,长江新城的建设,首先要确定功能。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向晓梅的研究一直聚焦广州珠江新城的规划建设和产业发展。向晓梅认为,武汉建设长江新城,一定要注意实现新旧动能的转化,珠江新城的成功,就是找到了新旧动能转换的一个平台和载体,在这个区域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财经大学近现代法研究中心主任侯欣一教授认为,武汉之前的商贸生意做得全国有名,在电商时代如何结合自己的优势进行开拓发展,不失为一个好的路径。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倪惠英对长江日报记者说,建设新城,不能变成千篇一律的钢筋水泥森林,要留住传统文化的根,留住文化脉络。她以珠江新城为例,在寸土寸金的新城核心区、广州新的中轴线上,坐落着广东省博物馆和广州市新图书馆,它们与附近的海心沙亚运会场馆、美丽的广州塔“小蛮腰”交相辉映,比邻CBD的摩天高楼,形成新广州最美丽的风景线。
浦东新区
1993年正式成立
位于上海市黄浦江东岸
地处中国沿海开放带的中心和长江入海口的交会处
上海
(临海)
天津滨海新区区委书记宗国英谈开发开放:
向创新要动力活力竞争力
着眼打造改革开放先行区
特派记者张隽玮 发自北京
长江新城
2017年
提出规划建设
武汉
(临长江)
要打造成城市发展最高成就的展示区、全球未来城市的样板
将武汉“长江新城”打造成为代表城市发展最高成就的展示区、全球未来城市的样板区,有哪些他山之石可分享?昨日,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书记宗国英,在全国两会上接受长江日报记者专访。
他表示,滨海新区将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实现国家赋予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为己任,以新区之进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全市发展大局。
向创新要动力要活力要竞争力
宗国英介绍,滨海新区着眼于打造改革开放先行区,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有企业改革、金融改革创新等方面拓展深度、加大力度;面向全球集聚高端资源要素上扩大范围、拓展领域,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科技创新则为新区的发展创造着新动能。宗国英表示,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依托,促进科技与经济对接、创新成果与产业对接、创新项目与现实生产力对接,实现了向创新要动力、要活力、要竞争力。
经济与社会事业双翼齐飞
建设成绿化覆盖率37.3%、每年8成以上财政支出用于保障民生,这两个数据在同类数据中格外醒目。宗国英说,滨海新区的建设,就是要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
下一个五年,滨海新区计划五年累计新增就业60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左右。他表示,滨海新区不仅是一座从严治党的示范之城、效速兼取的实力之城、对接国际的开放之城、充满活力的创新之城、绿色宜居的生态之城,还是一座充满和谐共享理念的幸福之城。
每年投入20亿元招揽人才
宗国英重点回答了长江日报记者在人才引进方面的提问。今年,滨海新区推出每年投入20亿元全球招揽人才计划。
在人才公共服务方面,滨海新区把支持“双创”人才的特殊落户政策延伸至全区;在现有人才落户政策条件外,每年拿出一定数量户籍指标,专门用于引进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
“我们的这些措施覆盖面广、针对性强、支持力度大,今年要逐条落实、足额兑现,既给人才施展才干的机遇,又给人才名利双收的待遇,真正形成各路高人慕名而至、各类人才纷至沓来的磁场效应。”宗国英说。
对标找功能定位:长江新城应担负起国家使命
“浦东新区、广州珠江新城、滨海新区都是沿海新区,作为内陆的武汉要打造长江新城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位置和使命。”侯欣一强调,长江新城在建设时,定位一定要准确,最好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
侯欣一说,早在2006年,天津滨海新区就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国务院明确了滨海新区的发展目标和定位,要求天津滨海新区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化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区域带动和统筹协调发展是国家对滨海新区的战略要求。
荣建勋说,天津和武汉有相似的地方,“比如自然禀赋在同类城市中得天独厚,天津有沿海大港,武汉有长江枢纽;其次都是传统制造业优势地区;第三,在1949年之前都是著名的工商业城市。”他表示,也正因为此,天津建设滨海新区,或对武汉建设长江新城有一定借鉴意义。但是他强调,照搬照抄从来不能成功,武汉必须突出一个“新”字,在现有的城市基础上踏出一条新路。
李心说,国家级新区不同于经济特区,也不同于开发区。新区最重要的气质就是创新、开放。新区新在很多方面,战略定位新、规划理念新、发展方式新、产业形态新、体制机制新等等。“以后到了长江新城,就不想去香港购物了,也能品尝到世界各地美食,是一个极致的地方”。李心这样畅想她心目中的长江新城。
荣建勋表示,上海是国际性大都市和国际科创中心,天津是北方经济中心,“随着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落地,长江上应该需要有个带头城市敢闯敢试,希望长江新城能够扮演这个角色”。
代表委员们认为,浦东新区、广州珠江新城、滨海新区分别对接的是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城市群,长江新城的规划建设要积极对接长江中游城市群。
张泓铭建议,“长江新城”应扣准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脱实向虚”做文章,发挥宝武集团等重工业基地在央企中的特殊地位,在产业转型方面起到示范作用。“充分利用中部崛起及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国家战略对武汉的支撑,‘长江新城’的建设应该努力争取国家层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