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进入“深水区” 各地探索医改新模式
2017-02-14 09:23:00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我国医改正进入各项措施全面落地和深化的新时期。记者调研了解到,当前医改已经在多地试点的基础上,政策配套保障有力,联动效应开始显现,交出了阶段性成绩单。同时,下一步将迈入爬坡过坎关键期,记者倾听医疗界人士对医改的切身体会和感悟。为此,《经济参考报》从即日起推出“医改加速度”报道(上下篇),以飨读者。

有探索有突破改革见实效

在2015年福建、江苏、安徽和青海4个省率先启动省级医改试点、全国医改试点城市增加到100个基础上,2016年全国第二批省级医改试点全面展开,医改从单项改革进入综合改革“深水区”。各地积极探索,出现了“福建三明模式”等业内关注并认可的医改亮点,还涌现了启东、尤溪、天长、互助等医改明星县等。

2016年8月,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召开,10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颁布,11月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若干意见》,同月全球健康促进大会首次在中国召开……“这是中国医改乃至健康事业发展的‘大年’”。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对记者表示,“全世界看到了中国领导人对医改的重视和决心。”

从基层改起,“强基层”成为近年来医改最大的共识和收获。青海省去年协调6个援建省市和省内三、二级医院组派137支医疗队1225名医务人员对口71所县级和19所市州级医院,实施重点科室精准帮扶和定点手术帮扶,推动乡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具备条件的其它乡镇卫生院实现省市县三级远程会诊信息平台建设覆盖。

值得关注的是,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进,特别是三级医院启动实质性改革,具有风向标意义。江苏省204家部省市区属和部队、企事业单位城市公立医院2015年10月起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同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并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省卫生计生委主任王咏红介绍说,全省完善补偿机制,开展医务人员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还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例如13个城市把取消药品加成减少的收入作为政策性亏损由各级财政补偿,10个城市将公立医院债务纳入政府化债平台等。

上海去年10月再次调整部分医疗服务价格,涉及600多项服务,主要对手术收费价格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代表医护劳动价值的门诊费也有大幅提高,药品、检查费等有所降低。北京从2017年元旦开始,公立医疗机构开展的特需医疗服务、新增医疗服务和部分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执行医院自主定价。“这是医疗界的供给侧改革。”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会长孙錕教授说。

撬动改革新支点

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医改综合性、协调性增强,政策配套保障有力,例如城乡医保统筹、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等,成为撬动改革新支点,但多重挑战也同步凸显。

去年以来,各地纷纷加快探索建立与总额预付、信用等级评定等相衔接的按单元、病种、人头、项目等复合式医保支付模式。上海通过实施医保总额预算管理,完善公开透明的协商协调谈判机制,探索以医保预付为核心的约束激励复合机制,在控费的同时推动医保对医疗服务的监控。市医保部门负责人郑树忠表示,正在全国率先开展家庭医生管理医保费用的培训,真正发挥费用守门人功能。

虽然自2009年启动以来,我国的医改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绩,但是依然面临着多重挑战。权威专家表示,医疗体制重塑和机制重建涉及利益调整,任务很重。

老龄化、慢性病高峰等因素,使得未来我国医疗总费用攀升的势头在短时期内难以根本扭转。全国诊疗总人次已经从2008年的49.01亿人次增长到2015年的76.99亿人次,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达到6.05%。

医疗服务体系面临着“地区”、“结构”、“上下”三重结构性失衡矛盾,基层服务能力不足。人才缺乏,分级诊疗推进任重道远。大城市、大医院看病难的现象依然突出,“超级医院”对基层的虹吸效应仍难完全遏制。

此外,虽然已经开展取消药品加成等公立医院改革,但是补偿机制改革等配套措施未完全跟上,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建立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

调整利益强化责任

业内人士和专家指出,《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医改的方向和主要措施,期待在以下四方面落地深化、破阻前行。

首先,持续提升各省市对医改的持续重视和支持力度,同时积极总结试点城市成功规律,提振改革士气。在医改投入不断增加的基础上,需要进行增量调整,更多地投向健康预防、人力培养等方面,更好地落实对公立医院开展医药分开等改革的财政保障。

其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加快医保、药品、财税等配合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王虎峰教授表示,医改需要打出一套组合拳,所有政策必须要有相适应的医保、财政、价格等正向激励的配套政策。北京医院院长曾益新等人士表示,我国基本医保覆盖面已经超过95%, 要在广覆盖的基础上提升保障层次和力度,更充分发挥医保的杠杆作用。同时,科学定价、加强监管,建立有效机制保护“廉价救命药”,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第三,坚持夯实基层不动摇,经费、人才等向基层倾斜,切实推进分级诊疗,优化医疗服务体系。下一步医改中,需将社区卫生服务置于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础与核心位置,推动建立政府购买社区卫生服务等机制。既要采取有效措施夯实基层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建设,让百姓增进信赖、自愿选择,激发医务人员特别是家庭医生积极性;又要引导大型、中型医疗机构回归合理的定位,打破利益分割,通过医联体等形式加强不同级别和类型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

第四,进一步调整利益格局,完善多元补偿机制,建立科学的人事薪酬考核系列制度,优化公立医院运营管理体制,既切断趋利动力,又提升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积极性。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副主任郭永瑾表示,政府主管部门既要切实承担办医主体责任,更要同步下放医院经营管理自主权,提高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专业化、精细化和规范化。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