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本报讯(张晟 通讯员曾斯 产启斗)昨日,武汉地铁迎来大客流,截至昨晚11时,全线网客运量为255.92万乘次,超过2016年4月1日创下的254.19万乘次单日最高客运量。长江日报记者乘车体验发现,在冬雨的作用下,不少市民为了躲避堵车,选择地铁作为出行的主要方式。
地铁运营公司有关负责人说:“初步判断,客流量创下新纪录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今年12月24日晚,地铁运营时间延长至晚12时结束,同时室外阴雨,市民乘坐地铁出行的意愿增强。此外,随着2号线开通至今,线路总长度在飞速增加,同时在接近4年的时间里,越来越多的市民习惯乘坐地铁、愿意乘坐地铁出行。”据了解,今年武汉地铁已并非首次采取延时收班的政策,大年初五晚,收班时间就曾延后至晚11时。
昨日下午2时许,记者从铁机路站上车前往螃蟹岬站,在洪山广场站换乘时,发现开往汉口方向的2号线列车车厢内已较为拥挤。下午5时30分许,记者又来到螃蟹岬站,正逢前一辆列车离站。记者仅在站台等待2分半左右,就又有一辆列车驶入。
记者观察发现,在洪山广场等换乘站和楚河汉街等经过商业区的站点,上下车的乘客数量明显较多,车厢也较为拥挤。
武汉地铁运营公司有关负责人说,从全线网来看,光谷广场站客流量最大,到昨晚8时客流量已达21.19万乘次。为了确保安全,该公司派出了30名员工前往该站支援。记者在现场观察发现,他们到场后,首先是在《车站客流导线图》上找到自己工作的位置,并在《大客流任务卡》认领自己的工作任务,并一直坚守岗位。
该站值班站长梅晶介绍,每个节假日的客流特点不一,加上经验的积累,以及不断升级的硬件设备,这“一图一卡”更新了一版又一版,截至目前共更新了20多个版本。
据悉,光谷广场站昨日还根据客流情况及时调整闸机、电扶梯等服务设施引导客流走向,做到疏导乘客快进快出,缓解车站滞留现象。
除了武昌地区的重点车站外,昨日下午汉口地区的多座地铁车站也迎来了大客流。下午4时许,中山公园站A出口出现了人员排队的现象,车站立即采取应急措施,缓解进站压力。
“请及时收伞,没带行李的乘客请走扶梯下楼。出站人员请靠右,出站前不要打开雨伞……”下午5时许,该站C出入口客流也明显增大,工作人员开始广播,及时疏导乘客有序进出站。行车值班员严灿及时调整站厅中间F、G通道的闸机,由3进3出调整为全部进站,安排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在现场进行疏导,10分钟,站厅客流交叉现象得到缓解,半小时后,闸机调整为4进2出。晚上6时,雨停后,严灿及时将C出入口电梯的下行改为上行,方便乘客出站,步梯改为只进不出。
根据统计,昨日地铁运营公司共派出200余名职工到客流较大的车站疏导客流,100余名志愿者在站台引导乘客先下后上、文明排队乘车。这些志愿者们还担负着引导乘客购票、查询、充值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