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月18日,工作人员在对返回舱进行处置 供图/新华
18日13时59分,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景海鹏、陈冬身体状态良好,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致电祝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指挥中心观看飞船返回实况并宣读了贺电。据悉,景海鹏、陈冬于18日晚乘坐专机从内蒙古平安飞抵北京。两名航天员将进入医学隔离期,进行全面的医学检查和健康评估,并安排休养。
航天员首次在轨实现了跑步锻炼
神舟十一号飞船于10月17日7时30分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轨飞行期间,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了一次自动交会对接,2名航天员在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组合体内开展了为期30天的驻留,创造了中国航天员太空驻留时间的新纪录,完成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在发布会上,王兆耀用12字评价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准备充分,实施顺利,收获丰硕。
18日下午,国新办就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情况举行发布会。中国战略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主任高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杨保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李剑、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总设计师黄伟芬介绍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谈及成功驻留太空30天期间,地面科研人员为航天员采取的保障措施,黄伟芬在发布会上介绍称:“在整个飞行任务期间,我们的航天员和地面的工作人员,定期对这些保障措施进行动态评估,航天员在轨的状态非常好,他们吃得好,睡得也好,工作得更好,根据我们统计的结果,他们进食率已经达到了95%以上。我们还充分考虑了航天员个人的需求,选择的是他们喜爱的航天食品,比如说景海鹏是山西人,我们给他配了山西的陈醋,陈冬是河南人,我们也专门给他配了他喜欢吃的面条。”
“这次任务的成功实践,表明我们国家已基本具备了航天员长期驻留保障的能力。”黄伟芬介绍称,“这次任务航天员首次在轨实现了跑步锻炼,同时我们也验证了这个束缚系统的性能,同时也验证了未来空间站航天员在轨跑步的方案,这也为未来跑台的研制和未来在轨的长期飞行跑台锻炼方案设计提供了依据。我们还进行了天地远程医疗系统的验证,这是解决我们未来长期飞行航天员看病问题的一个关键技术。”
首个货运飞船将于明年上半年发射
航天员把香港一些中学生所做的实验带上太空,谈及实验的效果,王兆耀介绍称,太空养蚕、水膜反应和双摆实验这三个项目在太空实验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太空养蚕试验,6只蚕宝宝中,5只顺利结茧了,水膜反应试验也顺利生成了薄膜,双摆试验也完成了运动影像的摄制。
除了上述实验,高铭在发布会上表示,这次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安排了空间科学实验和地球科学观测与应用,以及空间应用新技术实验等领域一共十几项应用项目。伴随卫星的实验项目就是其中之一。伴随卫星于2016年9月15日随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入轨,该伴星被当做天宫二号和神舟飞船的“自拍神器”。
另据王兆耀介绍,目前,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正在总装测试,计划2017年上半年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送入太空,随后将与天宫二号进行交会对接,开展推进剂补加等试验。
货运飞船天舟一号是我国全新的飞行器,主要承担为空间站运送消耗物品、推进剂、维修设备、维修器材和试验载荷设备等任务,并且下行一些空间站废弃物。
第三批航天员选拔工作于明年正式启动
中国载人航天后续规划等问题受到了各方面广泛关注。王兆耀表示,将把后续载人航天的规划,以及提升中国载人航天的核心能力水平的长远目标结合起来。此外,要进一步完善有利于载人航天创新发展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
“中国载人航天的总体技术水平和能力,与快速发展的国际载人航天水平相比,还是有相当差距的。比如,我们实施载人航天活动的次数、规模,航天员在轨驻留的时间、活动范围现在主要在近地轨道,包括空间应用试验的规模还是相当有限。可以说,总体上我们还是处于一个初级发展阶段。” 王兆耀提及。
黄伟芬表示,随着空间站工程任务的启动,未来的建造和运营需要我们中国航天员队伍有一个规模合适的、结构合理的一支航天员队伍。关于第三批航天员选拔工作,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选拔的总体方案,计划在2017年正式启动。我们这次为了满足空间站任务的需要,选拔的范围会扩大,不仅要从空军的飞行员中选拔出航天驾驶员,也要从航空航天相关技术的专业领域中选出工程技术人员,来担当航天飞行工程师的职责。这个工作目前进展比较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