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聚焦“新武汉” 创新成为武汉最突出的特质
2016-10-08 09:50:00 来源: 长江日报

  长江、汉江上大桥飞架,天堑早已变通途 记者陈卓 摄

记者张隽玮

这个国庆节,新华社主办的《瞭望》新闻周刊最新一期聚焦武汉,集中刊发4篇长篇报道《求新武汉》、《新“芯”重启老武汉》、《“创”时代的“新码头”》、《大武汉基因》。报道认为,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武汉,正在用创新塑造自己,并使其成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最突出的特质。

4篇报道,3个角度。《瞭望》周刊从产业、“颜值”、文化视野剖析武汉,得出结论——武汉很老,也很新。

产业转型升级参与世界角逐

报道中说,曾以武汉重型机床厂等企业闻名的中北路,上世纪90年代被称为“亏损一条街”,现在变身为驻扎了100多家省级金融机构的“金融一条街”;曾经连亏了十多年的武重,三五年后有望代表国际机床最高水平;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在连年亏损后,成功扭亏。《瞭望》认为,像武重、武钢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这个老工业基地上演,成为“每天不一样”的真实注脚。

而在工业之基上成长起来的老工业重镇武汉,持续创新带来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再造“新武汉”的动力之“芯”已见端倪。报道以东湖高新区企业烽火通信为例说,烽火通信每年将收入的10%以上用于技术研究;不远处的企业长飞光纤正沿着“一带一路”路线图,不断刷新“光纤光缆通信”产品的海外市场纪录。在代表着武汉新兴制造业基地的光谷,不仅有数十家本土“智”造企业扎根,还有霍尼韦尔、IBM、辉瑞等104家世界领先企业研发(创新)中心、共享中心落户。聚焦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万亿级产业,确保产业发展不空心,动能输出不断档。”报道中这样写道。

报道中说,一个“光谷”不是春,满城“光谷”春满城,“创谷计划”作为孕育高端“武汉创新”的承载区应运而生。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表示,武汉创谷这样的创新模式,将成为武汉经济向中高端转型的重要引擎。

“新武汉”面目一新

报道中说,“一座充满了遗憾的城市”正在改变。

显山、透绿、露水,武汉特色尽力彰显。到今年6月初,被视为武汉城市天际线“补丁”的400多块楼顶广告全部消失,还将会有更多临水临湖的天际线隐藏城市之中,让人抬头就能看到简约、自然、优美的城市空间弧度。

报道中对武汉“颜值”的提升,举了若干实例。

位于青山区的戴家湖曾因发电粉煤灰和垃圾堆积,湖面消失。经过系统修复,去年5月份,戴家湖原址建起城市公园,成为武汉首个“死而复生”的湖泊。“硬招”接二连三:主城区禁止黄标车、禁止燃煤锅炉,实施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攻坚计划;对166个湖泊划定保护“蓝线”,明年底前退渔还湖28万亩;设立城市“绿线”,为占全市国土面积超过1/3的4000块绿地“上户口”。光有硬件改善还远远不够。2011年以来,武汉市开展“城管革命”,治理暴露垃圾、占道经营、空中管线、违法建设等“顽疾”。

报道感慨:如今,清洁而清晰的干道街巷,盆栽绿化的城市立交,两江四岸的“灯光秀”,光谷、楚河汉街、滨江长廊等城市“新名片”,加上绿地点缀、爱心长椅、围墙美化……诸多来自街巷细节处的改变,让新武汉“面目一新”。

创新文化成为

“复兴大武汉”的城市精神

报道中,“气质”、“价值”、“精神”、“追求”等内涵词汇频繁出现。报道将武汉的重大改变的原因,归因于“创新基因”的诞生。

报道写道,“每天不一样”的武汉,认准从内到外创新。不仅“创新生活”在日积月累地改写武汉的经济结构、区域位势、城市形貌和文化气质,“创新基因”也在潜移默化地从城市价值、城市气质、城市精神修复过去的“缺陷和遗憾”。

报道中还比较了曾经的“码头文化”和现在的“创新文化”。报道中说,文化关乎长远,创新文化成为“复兴大武汉”的城市精神。“码头文化”曾深深影响武汉人,影响了武汉面对世界的个性表达,它是开阔、包容的,又是过快的集散与流通、过多的模仿与舍弃,难以持之以恒、难以形成特色与规模。而武汉的优势,在于改变过去的“码头文化”,以“创新文化”为核心。

报道总结说,在传承文化多元融合、增加文化积淀的基础上,武汉努力让坚持创新、崇尚创新成为城市精神文化的内核,并认为只有创新才有城市的未来。有经济创新,更有体制机制的创新,以及形成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文化和氛围。报道举例说,“城市合伙人”计划应运而生,它遵循着创新规律,围绕产业革新进行改革。

武汉,昔日以“九省通衢”著称的水陆“码头”,在中国“创”时代,正成为人才、政策、环境、服务“通江达海”的创新创业“新码头”。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