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元老"胡兆森的四个儿子名字都带"钢" 都是专家
2016-09-23 09:24:00 来源: 长江日报

记者汪文汉

被称为“钢铁元老”的胡兆森一家,四个儿子的名字都带“钢”,虽不是钢铁人,但四兄弟都是国内外知名教授、专家。

20日,长江日报记者在汉采访了应邀出席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论坛的国务院参事胡本钢,他是胡兆森的第三个儿子。

“这是纪念父亲战斗的工作岗位:父亲在建设鞍钢时,大哥胡鞍钢出生。父亲在参与建设包头钢铁,二哥胡包钢在鞍山出生。父亲在建设本溪钢铁,我在鞍山出生。弟弟胡红钢北京出生,当时父亲参与建设攀枝花钢铁,攀钢那时叫红钢。”胡本钢透露。

胡兆森:模范技术员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胡兆森今年88岁。

他出生在浙江的杭嘉湖平原古镇——西塘。1951年毕业于上海交大机械系动力学专业,被分配至鞍山钢铁公司工作。胡兆森参加了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三座大型自动化炼铁炉的基建工程。当时他提出一个重大的科学借水方案,使鞍钢七号炼铁炉提前一个多月竣工。1954年,胡兆森以模范技术员的身份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胡兆森也是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1958年,胡兆森随后辗转到石景山钢铁厂、包钢、本钢、攀钢等钢铁厂工作,担任技术员、工程师,先后在动力、炼钢、轧钢、焦化、制氧等方面做出卓越贡献,被誉为“钢铁元老”。后调到冶金部、国家科委等工作,担任国家科委委员、基础研究与新技术局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常务副主任。

胡兆森的妻子邓华云是湖北黄梅县人,也毕业于上海交大,学的是管理专业。胡兆森到鞍钢工作后,她放弃出国机会随胡兆森调到鞍山,退休前是北京矿冶研究总院的高级经济师。

四兄弟:现代家庭教育成功的典型案例

老大胡鞍钢,1953年4月生于辽宁鞍山市,先后在华北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获工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1年赴美国耶鲁大学读书。2004年被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授予荣誉经济学博士。现任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十一五”、“十二五”专家规划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50人论坛的成员,被视为当今中国学术界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

老二胡包钢,1955年出生,15岁的时候就开始到北京青云仪器厂当工人,一干就是10年,1983年在北京科技大学获工学硕士。1993年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目前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法实验室教授,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北京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老三胡本钢,1956年10月出生,美国Puerto Rico大学物理学硕士学位。曾担任国家开发银行信息总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曾任美国花旗集团、JP摩根大通银行等多家知名公司高级职务,是国家从海外引进的优秀人才,熟悉国家产业政策和金融工作。2009年1月被聘任为国务院参事。

胡本钢很早就开始从事中国经济安全、中国产业安全、中国信息安全的研究,很多研究被应用到工作中。作为国务院参事至今,他参与或独立起草的上交党中央、国务院的建议、报告一共有38份,其中很多得到党和国家领导的批示,很多建议落地实行。胡本钢透露,参事工作到2019年聘任到期,在有效的时间内他将花更多的时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把基层的真实情况、问题原汁原味地反映出来,真正做到“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

老四,胡红钢,1966年10月出生北京,是美国一家集团公司的高级技术专家。

崇文重教:动乱年代都在坚持自学

胡兆森、邓华云夫妇教子有方,四个孩子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文革”时期度过的。而胡兆森、邓华云夫妇则以自己坚定的信念,秉承“崇文重教,爱家报国”的家风,用心血和汗水成功培育了四个儿子,成为中国现代家庭教育的一个成功的典型。

胡兆森曾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的父母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文化教育,宁肯自己节衣缩食,也要让他们上全市最好的学校。这些思想与方法,对他在下一代的教育方面,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几个孩子读中小学时,正值“文革”时期,在这样的动乱年代,几个孩子们都在坚持自学,没有荒废学业。

胡本钢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他大哥给几个弟弟当了很好的表率,大哥很小的时候就给工地工人们送开水,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小学刚毕业后,去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边疆一待就是八年,完全是靠自学考上大学。

胡本钢 记者李永刚 摄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