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沟油被炼制成生物柴油。
昨天上午,一辆江岸环卫专用收运车驶入汉口西部餐厨废弃物集中处理厂,将满满一车餐厨垃圾倒进处理车间的地嵌式接料斗。在经过快速的分拣、除砂、制浆后,这车垃圾中的杂物、油脂和食物残渣各有用处:杂物送往新沟垃圾焚烧厂进行焚烧发电;油脂经过炼制产出生物柴油,成为低能耗、低排放的燃料;食物残渣则填埋后经过厌氧处理生成沼气,用于发电。
原本被不法商贩大量用于生产潲水猪、地沟油等餐桌隐患的餐厨垃圾,在武汉市已经实现了“变废为宝”。武汉晚报记者从市城管委建设处获悉,目前武汉市已有1390家餐饮企业、每天100余吨餐厨垃圾实现了统一回收,并送往餐厨废弃物处置厂进行环保处理。年底前,我市有望为餐厨垃圾建立“大数据”,进行从产出到处理后的全程监管。
地沟油变柴油 全程定位监控
昨天上午,记者在位于汉川市的湖北天机生物能源科技公司看到,工作人员将一烧杯淡黄色透明的油灌进一辆小货车的输油管,司机踩下油门,顺利发动了车。而这罐油就是从餐厨垃圾里析出的地沟油经过过滤和提纯后,生产出的低能耗、低排放的生物柴油。因为每吨比石化柴油便宜300元左右,这种油在江浙一带的运输企业十分受欢迎。
臭不可闻的餐厨垃圾,是如何从厨房到处理厂、进而变废为宝的?记者在汉阳区东鑫酒店看到,收集餐厨垃圾的塑料桶整齐地摆在固定地点,每一个都安装了电子标签,相当于“身份证”。
当智能收运车驶入酒店,工作人员只需将塑料桶推到车身中部,车载自动装卸设备便将桶传送至车厢顶,稍一倾斜,垃圾全部倒了进去。随后,洁白的车厢盖上盖子完全密闭,同时将地理位置、总重量等信息实时发送到监管平台上。
汉阳区餐厨垃圾管理专班负责人陈开斌介绍,车上还安装了GPS定位系统以及在线视频监控。和渣土车一样,司机必须按照规定的线路将餐厨垃圾运送到处理厂。在运输途中,4个摄像头会全程监控车辆的一举一动,避免餐厨垃圾半路“失踪”。
为何要记录下这些数据?李宏清称,未来全市将会构建一个大数据,用于跟踪式监管餐厨垃圾从厨房到处理厂的全过程。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善加利用,这些数据对了解整个武汉餐饮市场的地区分布、季节特点、消费结构和趋势等都具有参考性。
汉口西部餐厨废弃物处置厂负责人介绍,餐厨垃圾进入处理车间后,首先会筛除块头较大的木头、塑料瓶、饭盒等杂物,它们将被送往新沟垃圾焚烧厂焚烧发电。接下来,饭菜残渣等有机物在经过除砂和制浆两道工序后,被放进厌氧罐内发酵25天以上,产生的沼气可以用于发电;沼渣未来经过浓缩和加料后,是非常好的有机肥。油脂被送往汉川一家环保企业用于炼制生物柴油,据企业负责人介绍,每吨油脂可提炼950千克生物柴油,也可制作肥皂、油漆,仅有很小的损耗。废水则经过污水处理系统净化,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后排放。整个处理程序都不会再给城市环境带来污染。
餐厨垃圾让管道患“肠梗阻”
据不完全统计,我市餐馆、酒店、食堂以及连锁餐饮服务机构超过2万家,每天产生的厨房下脚料和剩饭剩菜达1100吨。九成以上没有进入规范化处理渠道。
千吨餐厨垃圾去了哪儿?武汉晚报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餐馆最普遍的做法是交给私人回收。由于不法商贩受利益驱使,这些垃圾极可能变为“潲水猪”和“地沟油”回流到餐桌上。
此外,一部分泔水被餐饮店随手倒进下水道。对此,江岸区水务局排水管理站疏捞班体会最深:在兰陵路、合作路一带,10多个窨井长年充塞油污,排水管患上“肠梗阻”,一下大雨就容易渍水。“冬天油污凝固,加上有些残渣在里面,管道经常堵死,我们每隔一周、最多两周就要下井疏捞一次。”疏捞班班长林友才说。
市环科院院长喻晓也注意到,泔水进入下水道后和生活污水一起排放,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而留在排水管道内的食物残渣在高温下则容易发酵形成沼气,一遇到火星就会爆炸、伤及地下设施和行人,国内很多城市都发生过此类事故。“地下管网越来越复杂,排水管旁边可能就是电缆线、天然气管道,小小的垃圾可能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千吨餐厨垃圾日产日清
早在2013年6月武汉市就公布了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要求“实行统一收集、运输、集中处理”。然而当时规模化的餐厨垃圾处理厂尚未建起,办法也一直没有正式实施。直到今年上半年,餐厨垃圾回收开始“破冰”:江夏郑店和汉口西部两个餐厨废弃物处置厂建成并进入调试阶段,目前已正式运行;新洲陈家冲处置厂项目也将在年底前投用。届时,餐厨垃圾日处理能力将达到1000吨,全市的餐厨垃圾当天就能消化完。
5月,市城管委开始建立规范化的收运体系。记者了解到,目前私人回收体系不仅不专业,还可能带来二次污染;少数规模大的酒店能保证每天上门,小餐馆基本上是不定时、不定量。喻晓说,收运体系建立以后,应该做到中午、晚间各回收一次。
这就意味着1100吨餐厨垃圾要做到日产日清,收运成本会非常高。目前,全市已经拨付专项资金采购了300余台智能化的专用收运车辆,分发到各区。中心城区暂时由环卫部门负责收运,9月30日以后全部改由政府购买服务,17个区都将通过招投标建立市场化的收运体系。
1390家餐馆签订回收协议
在餐厨垃圾无害化回收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拦路石”是来自餐馆、酒店的抵触。“卖给私人本来可以赚一笔小钱,今后不但不赚钱、还要交一定的收运费用,不划算。”汉阳一家餐馆老板对记者说。
这也导致规范化的回收渠道推进起来非常困难。今年5月,汉阳区垃圾管理专班与99家餐馆签订了回收协议;到8月,这个数字仅仅增长了16家,占全区的九分之一。
李宏清称,目前城管部门是有步骤地推进。“先和规模较大的酒店、餐企签协议,逐步推广到小餐饮。”截至上周,全市签订统一回收协议的餐馆有1390家。
在收运量上,目前是由餐饮企业自行申报每天产生的垃圾量。是否会私自截留一部分餐厨垃圾?这种情况也很难监督,酒店当天生意不好,垃圾就少一些;也会受到季节性因素影响。今年底前,我市将启动执法,餐饮单位将餐厨垃圾交给私人处理,将被处以1万元至3万元罚款。李宏清称,届时违法成本将远远高于收益,餐馆和私人回收者自然会权衡风险。
武汉体系仍需摸着石头过河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要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光罚不行,不仅回收机构要有利益,餐馆也要有一定利益。目前几家处理厂的负责人均表示,由于每天都“吃不饱”,现有的生产基本上靠政府补贴维持,或者靠从外省调运地沟油来支撑,尚没有盈利空间。喻晓则认为,无论是从食品安全角度,还是从城市环境角度,餐厨垃圾的销售本就违规,它应当被视为污染源强制回收。不过,国内目前没有很成功的经验可借鉴,武汉要建立理想的收运体系,仍然需要边做边探索,摸着石头过河。
记者刘兆阳 通讯员叶火生 徐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