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波莱·米森加梳着一头小辫子,比赛时目光锐利,走下赛场却一脸和气。10日上午,他亮相里约热内卢奥运会男子柔道90公斤级赛场。他的运动服上绣着奥运五环旗帜,他所属的代表团有个特殊的名字:难民代表团。
本届奥运会,国际奥委会首次选拔了10名难民运动员组成代表团参赛,以此号召全球关注、了解难民危机,并向所有难民传递“希望的信息”。“我们代表所有饱受战乱之苦、背井离乡的人参加奥运会,也希望自己的经历能激励他们。”米森加说,“练习柔道让我暂时忘记战争中的一切,这就是体育的力量。”
柔道令他们忘记悲伤
24岁的米森加来自刚果(金),他与28岁的同胞约兰德·马比卡现居巴西。2013年来巴西参加柔道世锦赛时,他们从队中逃离,在巴西落脚。尽管人生地不熟,生活一度举步维艰,但比起冲突不断、每天都有人在战火和贫困中死去的祖国,这里至少可以安身。
渐渐地,两人适应了巴西的生活,能够熟练使用葡萄牙语,还分别成了家。一年多以前,他们在一家非政府组织的资助下恢复了训练。幼年时,两人在金沙萨的流浪儿救助站接触到了柔道运动,运动的快乐令他们暂时忘记了悲伤。“体育改变了我的生活,体育代表着希望。”米森加说。
如今,米森加和马比卡每周跟随巴西国家队训练3次。此番参加奥运会,除了超越自己、争取佳绩外,两人还有特殊的期待。“我很想念我的兄弟,我们已经很多年没见了,我甚至不记得他的样子。”米森加说,他9岁时因躲避战乱而与家人失散,“我希望他们还活着,并且生活得很好。我十分努力,希望有一天可以把他们接到巴西来一起生活。”
马比卡也有类似的遭遇,自离开祖国后,她便与父亲和弟弟失去了联系。比赛前,她特意染了一头银发,“也许家人能够从电视上看到我。”
游泳助她挽救了同胞
10日下午,18岁的尤丝拉·马蒂尼将亮相女子100米自由泳预赛,这是她本届奥运会参加的第二项比赛。几天前,她还参加了100米蝶泳预赛,但由于实力差距,她只排在第41位,未能更进一步。不过,对马蒂尼来说,能够登上奥运舞台,她已经实现了一大梦想。
游泳不仅是马蒂尼的爱好,还曾救了她和一船人的性命。去年8月,她在大马士革的家被战争毁坏,她和姐姐徒步穿过黎巴嫩,坐上一条严重超载的小船,企图渡过地中海逃难至欧洲。然而,途中小船进水,眼看有沉没的危险。马蒂尼和姐姐以及另一个会游泳的难民跳入水中,在冰冷的海水中推着船前行了3个多小时,最终抵达希腊的一座岛屿,成功挽救了20多名同胞的生命。
“当时我想,作为游泳运动员,如果我被淹死,那简直太丢人了。”马蒂尼说,当小船靠岸时,她已经浑身僵硬。
此后,马蒂尼辗转来到柏林定居,每周在一家俱乐部训练,并成为第一位入选难民代表团的选手。“以前在叙利亚,我的训练经常因战争中断,有时还会在泳池里看见炮弹在天上飞。现在我在奥运会的泳池里,真是梦想成真。”马蒂尼说,“无论环境多么令人绝望,也不要放弃希望和梦想。”
同为叙利亚人,现居比利时的拉米·阿尼斯在男子100米自由泳预赛中被淘汰。“战争可以摧毁我们的家园,但不能摧毁我们的信念,也无法摧毁体育精神。”阿尼斯称,希望2020年奥运会时能够代表祖国出战,也希望届时世界上不再有难民。
奔跑让他们跑向奥运
难民代表团中,有5名来自南苏丹的田径运动员,他们将参加径赛项目。这些选手已经离家10年左右了,现在在肯尼亚北部的一座难民营落脚。他们此前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奥运会,也没发现自己有跑步的天赋,训练让他们感受到了快乐。
23岁的娜达·洛哈利斯自从6岁逃难起,就再也没见过父母,战争毁坏了整个村庄,饥荒肆虐。她和担任难民代表团开幕式旗手的纳西克·洛孔延,一年多前入选了训练营。训练营由肯尼亚著名马拉松女选手洛鲁普创办,目的正是为了给难民们提供参与体育、参与奥运会的机会。“我代表全世界难民参加本次奥运会。”洛哈利斯说,“我以前都不知道自己还有这个天赋。希望通过比赛提醒生活在难民营的年轻人,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
耶什·普尔·比尔也是一年多以前才开始接触田径的,他有28名亲人死于内战,他希望在赛场上为逝去的生命奔跑。保罗·阿穆通·洛科罗曾经对难民营以外的世界一无所知,此次除了参赛,他还希望见到自己的偶像博尔特。将参加男子400米的詹姆斯·尼安杰·希安杰克则希望成为冠军——尽管这种可能性非常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