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已被他们转发的心灵鸡汤、养生大全刷了屏,并对父母关注的“老八股”忍不住吐槽。但是在这背后,你是否想过,他们到底关注的是什么?从50后、60后的朋友圈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代人的价值取向,以及与年轻一代明显的差异。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王颖菲 郝多
鸡汤派
早点击晚提醒
“望君多学习参考”
“自从我爸开始玩朋友圈后,我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28岁的小吕在南京一家媒体工作,她的父亲今年59岁。
“请将十种生命气质传给孩子。”“钱和家庭哪个重要,这个老外说得很精辟!”“高层次女人的八大特征”“人生最高境界,就是这一个字!”小吕拿出手机,随便就翻出了老爸发来的各种“心灵鸡汤”。“这些还不是他发在朋友圈的,是他特意发给我的,是他精心挑选出来的,叫我一定要看的。”小吕哭笑不得。
小吕回忆,父亲是前年换了智能手机后,开始玩微信的。“他不像我妈,不愿意玩这些年轻人玩的东西,他很潮。”小吕的父亲一开始很想学会微博,但微博相对微信略微复杂些,“我爸他看不懂那些斜杠,不知道哪句话是谁说的,而且微博上全是不认识的人,他也搞不清谁是谁。”
后来,微信朋友圈让小吕的父亲“一发不可收拾”。
“直到现在,他每天至少有一大半的时间是抱着手机,一条一条认真地看朋友圈,就差拿笔记下来了。”小吕说,有时候手机没电了,老爸还是会插着充电器,坐在充电器面前看,“废寝忘食,看到不睡觉,看到颈椎疼。”
小吕笑说:“有时候叫他别看了,他就会说‘你看,XX发给我的,叫我看。’我拿过手机一看,人家是发在朋友圈的,老爸都以为是人家专门发给他看的。”
而父亲对朋友圈的痴迷,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小吕,“我朋友圈几乎每天都被老爸刷屏,如果是他的生活写照,倒也罢了,关键全是各种心灵鸡汤,很多都是三五年前的老段子。”发发朋友圈也就算了,有时候小吕正忙得团团转,突然收到一条微信,打开一看,是父亲直接发给她的,“这条短信,再忙你也要看!”小吕说:“我该哭还是该笑啊。”
每天回到家,老爸都会兴高采烈地问小吕:“今天我发给你的看了没?”小吕只好耐心地和老爸说:“你以后不要再看那些心灵鸡汤了,没意思。”老爸却不以为然,“我一个朋友说,在他的朋友圈里,我发的东西是档次最高的。”
24岁的小潘也有类似“崩溃”的经历,她的爸妈都是60后。
“其实我妈最早是玩微博的,后来她觉得微博没意思,说看到很多人转来转去,她看得头晕,就放弃了。”小潘说,妈妈很快就发现了新大陆,转战微信,“她加了好多熟人,玩得特别带劲。”
和所有接触网络的中老年人一样,小潘的妈妈大量转发各种励志、鸡汤文字,“每天一点开朋友圈,满屏都是我妈发的,真的很崩溃。”令小潘更无语的是,妈妈把爸爸也“拉下了水”,两人每天在一家三口的群里狂发心灵鸡汤,“简直就是狂轰滥炸”。
小潘默默地将爸妈拉进了朋友圈黑名单,再也不用看他们转发的“长篇大论”。直到有一天,妈妈问她:“你看我今天发的那段文字还有道理啊?”小潘连连点头,“有道理。”“说说看,哪有道理?”小潘支支吾吾,“我没太注意。”于是,妈妈产生了怀疑:“你是不是看不到我发的东西?”
之后,小潘又默默将爸妈从黑名单拉回来,但麻烦事又来了,“有次我在凌晨1点发了一张图,第二天一大早,我妈就揪住我问,‘昨天怎么那么晚才睡?"小潘觉得,人生好“绝望”,又要被鸡汤轰炸,还没有隐私。
养生派
爹妈的世界就像一部“百科全书”
之所以将老妈“屏蔽”,32岁的苏州小伙子罗昌冉有说不完的“苦衷”,但总结出来就一句——“被养生大法轰炸了!”
罗昌冉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去年过年时,为了孝顺母亲,他和妻子买了部iPhone送给老人,彻底替换掉了母亲的老人手机。“一开始她完全不肯用,觉得复杂得很,难操作。我们教了两三个月,加上她周围朋友带着教教,至少微信是玩转了。”
小罗的母亲程阿姨坦言,她确实“不愿捣鼓这些新鲜玩意儿”,但随着微信好友越来越多、朋友圈内容越来越丰富,她便越发着了迷,还组建了“同学小组”“同事小组”“养生小组”等等对话群,其中以“养生小组”最为活跃,“我们主要是以分享信息为主,比如这个节气该吃什么、身上的小毛病怎么调理等等,我觉得好的,还会分享到朋友圈里去。”
为了向记者展示母亲分享的朋友圈,罗昌冉暂时解除了“屏蔽”,“你看,”他指着屏幕上程阿姨的朋友圈,“《三伏天,如果不……直接减寿十年》《就因为每天喝一杯……,这位老爷子活到了105岁》《每天吃到停不下来?其实它被中医称为毒药!》《100岁的老太太眼不花耳不聋,只因为她每天坚持做这9条》……”类似的内容,几乎是每天都有四五条,平均下来,每两三个小时就会转发一条。“之前我的朋友圈都快要被这些内容刷屏了,以至于一看到类似的标题,我头都大,只好屏蔽。”
小罗说,过去妈妈是直接微信发给他,叮嘱他好好看看,后来他有次和母亲谈了下,坚持说不是每条内容都靠谱,母亲有些不高兴,后来她就不单独发自己,改发朋友圈了。
而程阿姨对此则倍感委屈,“还不是怕儿子烦,我想,发在朋友圈里,他可能不会这么反感。”程阿姨吐露,她不过是想“见缝插针”地,让儿子学会保养自己的身体,“二三十岁的人总仗着自己年轻、底子好,白白地消耗身体,等到了我们这样的年纪,什么毛病都出来了,到时后悔都来不及。”程阿姨希望,儿子能少走点自己和老伴走过的弯路。
而小罗则欲哭无泪,“我不是嫌我妈烦,其中很多信息的真实度,有待考证。”小罗认为,母亲分享的内容里,有一些确实值得借鉴,“中医博大精深,这点我绝对服。”但是对于一些他认为“明显是营销账号为了博取眼球而拼凑成的文章”,则十分反感,“我经常看到一些转发量很大的文章,是几年前就被辟了谣的。”而这些文章,却恰恰是许多接触网络时间不算久的中老年人、最爱转发的对象。
“小罗”们的心情大致一样,这些被父母的“养生文”刷屏的年轻人无奈表示,看到明显不合理的文章,开始还和父母辩驳一下,可说的次数多了,父母也会不高兴,干脆就眼不见心不烦了。
至于一些虽然想屏蔽却始终没有屏蔽的,则出于另一个原因。“我妈还会抽查,‘今天我发的几条朋友圈你看了没,看了的话,里面大概都说了啥?’于是我每天跟做功课一样,把一篇篇打开来读一遍,就是为了不让老人家失望。”一位年轻人如是说道。
时事派
特关心国家大事,“惊天秘密”从不放过
在小汐看来,60岁的父亲,简直是个老愤青。
《当前最急迫的三个问题:国家的方向感,经营的安全感,老百姓的希望感》《美国纽约时报评中国医疗现状》……在父亲的朋友圈里,小汐不仅能看到当下所有最及时的新闻报道,比如雷洋案,邢台洪水,万科王石……而且还能看到观点最犀利的文章。
“他们那些经历过文革的老人,好像都是这样,爸爸之所以发得这么带劲,是因为他的朋友似乎也都在转发这些,而且互相点赞,讨论,不亦乐乎。”
在68岁的朱大伯眼中,朋友圈里可以看到一些鲜为人知的时政新闻和国家大事。“我有个原则,还没确实的消息我不转,”朱大伯说,之前,微信上关于周老虎被调查的新闻满天飞,但他从来都是只看不转,直到中央正式对外公开消息,他才会转到自己的朋友圈里去。
虽然退休在家,但中老年人还是心系国家的大事小情。名人轶事、“惊天秘密”之类的文章也是爸妈朋友圈中的一大标志性内容,大多讲述了中老年朋友成长中最有共鸣的一个时期的事情。
如果说50后、60后比较喜欢看鲜为人知的“时政新闻”,那么30后、40后的朋友圈则有一种《新闻联播》的即视感。
最近几年,智能手机开始风靡,79岁的李爷爷决定搭建一个自己的“朋友圈”。李爷爷最初想学习操作智能手机时,儿子是不同意的,儿子当时说,智能手机太麻烦,老年人不可能掌握。但李爷爷不服气,他说,自己连电脑的应用都能熟练掌握,学习操作智能手机肯定不在话下。
就这样,在李爷爷的细心钻研下,智能手机用得得心应手。如今,李爷爷不仅用他的智能手机交电费、转账、理财,还时不时地网上购物。
“现在智能手机的功能我已经用得滚瓜烂熟。”李爷爷说,每天早上他都浏览新华网、腾讯网等国内门户网站,挑选重大新闻转发到微信朋友圈里与朋友分享。
比如“中国自主研发芯片震惊世界”这样的新闻,不少他的老伙伴看了都会竖起“大拇指”点赞,有时还能引起热烈讨论。“我平时就喜欢关注国家大事,这些年看着祖国越来越强大,我打心眼里高兴。”
小调查
60%年轻人将父母“分组”,该沮丧还是理解?
一向自诩“跟得上时代”的孙姨发现,她居然被女儿“分组”了。
孙姨家住南京,今年49岁,她是最近才发现这个令她沮丧无比的事实——前两天侄女来单位找她有事,两人坐在一起聊天,侄女突然举起手机给她看,“堂姐(孙姨24岁的女儿)打算换工作了吗?”
孙姨心里吓了一跳,她赶紧把侄女手机拿到面前,看到了侄女朋友圈中,女儿发表的最新一条状态,“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为生活服务的,如果因为工作而导致日子过得不舒坦,拼命工作的意义又是何在?”下面还配了一幅漫画,上面写着:“自有留爷处”。
“我没听她(女儿)说啊……”在盯着这条朋友圈看了好几眼后,孙姨终于恋恋不舍地把手机还给了侄女,随后她立马打开了自己的朋友圈,想看看女儿朋友圈有没有发些其他信息,可翻来翻去,愣是没翻到这一条。
孙姨事后忍不住找到办公室新来的大学生小黄打听,“如果别人发的某一条朋友圈,我能看到,其他人却看不到,是怎么回事?”小黄头都没抬,“那肯定是其他人被‘分组’了呗。”
现代快报记者在15位20-30岁年轻人中做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15人中有9位已经将父母或包含其他长辈在内的亲戚专门“分组”,余下6人中,有5人坦言“有过这个想法”,但是怕被发现后伤害父母感情而作罢。至于“分组”的理由,这些年轻人想法一致,其中首当其冲的,是怕父母“太过嘘寒问暖”。“我晚上零点发点美食,我妈白天特意打电话来,问我为什么那么晚还不睡觉,教育了一顿。”21岁的林慕说,这成为她“过晚上11点就分组”的最大理由。而23岁的小琪则坦言,有次她和朋友吵架,心情很差,发了几句抱怨吐槽,立即被父母连番回复,“宝贝因为什么事不开心,和爸妈说说。”一时没回,又立即发来微信,“什么事都能和爸妈说。”小琪坦言,自己一方面感激父母的关心支持,但另一方面,也不太希望父母“无时无刻的关注”,“有时就是抒发一下情绪,并不是什么大事,长辈一问,反而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因为不想让父母担心,小琪决定从此“报喜不报忧”,所有带有负面情绪的朋友圈,一概“分组”。
此外,“害怕父母看到自己的另一面”,成为将父母“分组”的第二大理由。27岁的莎莎从4年前开始北漂,她热爱攀岩运动、喜欢和朋友去酒吧聊天、同时是个日本动漫的狂热追求者。然而无论是攀岩、去酒吧还是动漫展的照片,她从来只公开在并不包括父母的“朋友”群中,“我从小是个优等生、乖乖女,这一面的我,怕他们接受不了。”
孙姨最终决定不去“质问”女儿,一是怕搞得女儿很愧疚,更关键的是她觉得,毕竟孩子大了,已经独立并有了自己多面的生活圈。
视点
朋友圈“分组”
折射社会价值观分群
从父母的朋友圈,可以看出一代人的价值取向,以及与年轻一代明显的差异。50后、60后成长环境一般,80后、90后物质生活丰富,这两种截然不同生存环境,造成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判断的不同,也带来了两种不同的人生策略,后者是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取向,而前者是生存和成功取向。
《财新网》指出,在50后、60后这辈人看来,工作、家庭很重要,孩子需要双亲的照顾,不能轻易离婚,尊重父母、服从权威,有国家自豪感等。总体来看,这是一种因为外部环境的恶劣和残酷,而以生存为导向的价值观。对亲眼见过和经历物质匮乏带来的人性残酷的年长一辈来说,其对世界的看法和态度是不会因为目前环境的改善而立即转变的。
朋友圈既有公开社交属性,又有私人自我属性,人人都在以自我为中心精心打造着其所追求的理想自我形象,但更重要的是基于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选择性社群重构。从这个层面来讲,朋友圈“分组”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亲疏问题,折射的是中国社会整个大转型背景下的社会价值观分群和网络社群分化的新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