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专注研究喜头鱼(即鲫鱼),让更多的人能吃上鲜美的鱼。昨日,作为业内公认的鱼类细胞工程学术带头人,中科院水生所桂建芳院士获得2015年度湖北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他让湖北人餐桌上司空见惯的喜头鱼“游”向全国,5年时间让养殖户新增利润逾百亿元。
让更多中国人有鱼吃吃得起
生于1956年的桂建芳院士,已在鱼类发育遗传学与细胞工程学研究领域,默默工作逾30年。
生长在千湖之省的湖北,学习和从事的又是鱼类育种研究的桂建芳,很早便在心里孕育着一个梦想——让更多的中国人有鱼吃、吃得起。
鱼的产量是重要的制约因素。水产遗传育种技术的发展和水产新品种的培育,是养殖可持续、产量提升的首要因素之一。不但有鱼吃,而且要吃好鱼,也跟新品种的培育息息相关。
从29岁起,桂建芳开始专注研究银鲫,在全国各地逾50个大江、大河、大湖调研取样四五千条鱼,用分子标记进行遗传评价。坚持研究20余年,他最终发现多倍体银鲫具有独特的单性和有性双重生殖方式。这是脊椎动物中首次发现的特殊现象,引起了国际专家高度关注。
随后,桂建芳利用银鲫特有的生殖方式,培育出由雄核发育产生的异育银鲫“中科3号”,2008年获得水产新品种证书。
这一银鲫新品种跟普通鲫鱼相比,在口感、体型好的特点上,生长速度平均快了20%,出肉率高6%,遗传性状稳定。
异育银鲫“中科3号”从2009年开始,便陆续向全国大部分地区推广,现已游向全国,增产幅度20%以上。2010至2014年,5年时间让养殖户共新增利润逾百亿元,取得了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目前,在主要的渔产区占有率达到70%。
将知识融会贯通解决实际问题
在同行看来,“中科3号”银鲫不仅是一个新培育的鲫鱼品种,还是桂建芳原创了银鲫育种技术新路线、新思路。因此,2011年这一研究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除了“中科3号”,在桂建芳带领下,其研究团队经过技术攻关,将黄颡鱼品种进行改进育种,同样产生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此外,桂建芳率领团队进一步扩大科研视野,在紧盯鱼类育种技术的同时,关注解决淡水养殖与水环境保护问题。通过不断技术攻关,桂建芳团队获得了以水生植物恢复和重建为核心的城市水体生态修复技术,为解决我国受损淡水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桂建芳院士看来,无论是从事基础性研究还是技术性研究,重要的是把知识融会贯通,解决实际问题,“用科学研究架起基础研究和应用的通道”。( 陈诚通讯员 丘剑山孙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