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雨说:“我们被骗了。”
她是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2014级“研修班”学生。但她至今还是不相信,“自己特别信任的中国传媒大学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和其他同班同学一样,范小雨原以为像开学时“班主任”承诺的那样——交了报名费、两年修够学分,就能申硕,然后通过资格审核,再通过国考和答辩,最终能拿到与普通在职硕士研究生一样的学位证书。
但正当他们准备申硕时,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的教师却突然通知,原来的“研修班”变成了“考前培训”。要想申硕并拿到学位证书,必须再交纳至少1.84万元的学费,并要再上两年课程。此时,开学时的“班主任”早已找不到人。
“不知道后续还要花多少钱,我不打算继续申硕了”。范小雨说。
近日,澎湃新闻收到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研修班”多名学生投诉。他们说,电视学院2014级、2015级有近120名学生都遭遇了上述情况,这些学生均为在职人员,周末上课。
对此,澎湃新闻记者7月12日下午在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找到了该班现任“班主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的教师程素琴。她表示不能接受采访,学院方面会尽快在一周内作出回应。之后,澎湃新闻记者再也联系不上她。
澎湃新闻记者7月18日致电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院长高晓虹。高晓虹说:“我对这个事情不是很了解,分工不同,你们应该去找了解的老师。”记者问“了解的老师”是不是程素琴,高晓虹说“是”。
截至澎湃新闻发稿,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再没有对此事作出任何回应。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和电视学院的大楼。 澎湃新闻记者实习生 滕艺菲 图
据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官网介绍,电视学院前身是1959年设立的电视摄影班,1980年独立成为电视系,1997年成立为电视学院,2005年9月,电视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两大学院合并成立电视与新闻学院,2013年7月学部制改革后,电视学院加入新闻传播学部。
“研修班”两级同上,随到随学
7月6日晚,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2014、2015级“研修班”的三名学生向澎湃新闻记者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2015级的王小晨称,她2014年年底从网上了解到这个“研修班”后,经过电话咨询,并请中国传媒大学在校研究生打听,电视学院确实有这么一个“研修班”,两年学制,入学前不参加任何考试。
她自认为“不会受骗”,于是在2015年1月29日前往中国传媒大学报名,报名地点在中国传媒大学新知楼1楼办公室。
“给我办理报名手续的老师是崔明明,当时要求23400元的学费必须现金交齐,我就将这笔钱直接交给了崔老师。之后一段时间里,她就担任我们班的班主任。”王小晨说。
根据她出示给澎湃新闻记者的学员证,该班学制2年,专业为“广播电视新闻学”,加盖有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的章。王小晨还提供了一张盖有“高级课程进修班”章的收据,上面写明这笔23400元的费用名称是“学费、教材讲义费、教学费”,票据显示为“电视1501班”,但收据上所盖章并没有显示单位名称,只显示为“高级课程进修班”。
范小雨和王小晨提供的14、15年两届学生的学费收据。
范小雨向澎湃新闻发来的投诉材料里,也有和王小晨一样,加盖着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章的学员证,一张盖有“高级课程进修班”章的收据,票据显示为“电视1401周末班”。
王小晨说,报名时崔明明说“‘高级课程进修班’就是研修班,通过资格审查,修满学分,通过国考,答辩通过就可以申请硕士,拿到学位。”
她说,崔明明收费时还说,由于报名人数众多,只有该班结业的学员才能通过中国传媒大学本专业同等学历申硕的资格审核。
范小雨在报名之前和招生教师的邮件往来。
同样,范小雨在报名时以及入学之前,和她邮件来往的是一位姓刘的教师。在刘姓教师发给范小雨的邮件截屏可以看到,明确符合条件“可以申请在职硕”。
随后,一位姓吴的教师成为范小雨的班主任。但半年之后,吴姓教师不知去向。范小雨后来进入2015年王小晨所在的班。
“老师说课程都是轮着上的,上完一轮再开始一轮,什么时候上都是一样的,随到随学。”范小雨说,和她同时办理入学手续的有五六个人。
范小雨是2014年12月入学的。入学之初,她和2014年年初入学的岳小松同为一班,和2013级学生同上过半年左右的课。随后他们又一同和2015级的学生同上课,长达一年多。她说,该“研修班”皆两级同上,要么与上一级同上,要么与下一级同上。
新班主任 “临时通知”,推翻之前承诺
今年5月,当课程即将结束准备“申硕”时,范小雨、王小晨等学生从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得知,没上过该班的同学也可以申硕。这意味着“研修班”上与不上,与“申硕”并不关联。
报名收费的崔明明,即王小晨所在班之前的“班主任”,早在开学半年后也不知去向。随后该班由程素琴接手,与崔明明等“班主任”不一样的是,她是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的正式教师。
中传电视学院研修班2015级学生与班主任程素琴的微信沟通记录。
2016年5月29日下午四点多,程素琴来到该班教室第一次开班会,当场通知学生,他们上的课程只是一个考前培训,与“申硕”没有关系。
在这次班会上,程素琴对学生们承诺,他们已修的学分可以平移。
“程素琴说,修够13门课的学分后,如果交费后通过申硕资格审查,上了在职研究生,就可以不用再上学校里同类型的专业课。但是,学校研招办却不承认。”王小晨说。
“如果你们符合条件,是可以申硕的。”王小晨向澎湃新闻提供的这次课堂录音里,程素琴在回答学生关于“什么算是符合条件”的问题时说:“要以每年(研究生院)的招生简章为准,去年申硕,第一,要获得学士学位;第二,获得学士学位3年以上;第三,在核心期刊发表过论文;第四,我们学院默认的,必须修过我们的课程才可以。”
自这次班会之后,“感觉受骗了”的范小雨、王小晨和其他同学开始维权。
2014级学生与班主任程素琴的微信沟通记录。
6月初,2014级的学生岳小松和程素琴进行了一次沟通,岳小松提供给澎湃新闻的录音里,程素琴明确回答:“就算申硕成功了,也还要交学费的。(比如)在职艺术硕士申硕成功的话,一年2万8,两年5万6。”
原来的“研修班”变成了“考前培训”,随着申硕的“承诺”泡汤,最后只能得到一张“没有多少含金量的结业证”。要想得到“有含金量的证书”,除了自己努力按照正常要求通过各种考试外,还得再交纳至少1.84万元。1.84万元是中传研究生院网站《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接受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简章》公布的学费标准。
“学制从2年变到了4年,如果由于自己的原因资格审查没通过,或者国家政策再有变化,那可能4年也修不完。”王小晨说,“要交的费谁知道还会有多少呢。”
申硕泡汤,连参加国考的资格都没有,王小晨他们表示不能接受这个结果。
学生花1500元发“论文”,仍没申硕成功
澎湃新闻在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网站上看到,《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接受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简章》的第一条即为申请条件:申请人必须是已获得学士学位,并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即2013年7月31日以前获得学士学位),在申请学位的专业或相近专业做出科研或学术成就。
岳小松说,“在申请学位的专业或相近专业做出科研或学术成就”一般默认为发表论文,“老师告诉我们只要是发在省部级杂志就行,还鼓励我们花钱发论文。”
2014年初入学的岳小松为了达到这一条件,花了1500元在《西部广播电视》2015年2月下半月刊总第348期上,发表了一篇论电视方面的“论文”。
刊物《西部广播电视》。
《西部广播电视》杂志是“省部级杂志”。“不花钱根本就排不上日期。”岳小松表示。
然而,岳小松花钱发表了论文后,在2015年却仍没有如愿通过资格审核、成功申硕。
“老师的理由是,发同一个杂志的同学过多,也属于不合格。”岳小松说,只要有发重复的,在研究生院就无法通过资格审核。
在维权过程中岳小松了解到,从2011级至今,申硕成功的学生占“研修班”所有学生不到1%,最后拿到硕士学位的只有两位学生。
“报名的时候,老师说只要认真上课修够学分,好好参加国考参加答辩申硕拿学位都没问题。”范小雨说,“我们怎么也想不到中国传媒大学会发生这样的事。当时连录音保存证据的想法都没有。”
政策早已颁布,是否明知故犯?
这些学生维权时,电视学院总让他们找程素琴。王小晨介绍,程素琴开始时表示,出现这样的情况是由于国家政策的改变造成的,并同意为多名与学院沟通的2015级部分学生全款退还学费,当时留下了在场学生的姓名、身份证号与银行卡号等信息。
但半个月后,学生们迟迟没有收到退款,再次找程素琴询问时,得到的回答却与前一次大相径庭。学院方面称,学费大部分被与电视学院合作的培训机构中介收取,电视学院不退还任何费用,电视学院无需对报名所承诺的事项负任何责任。
据2013年10月1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在职人员攻读专业学位和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博士学位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禁止院系自行组织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和自行开展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学位工作”、“严禁招生工作中的虚假、误导宣传和舞弊、违规行为”、“严禁委托中介机构组织和参与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和教学活动”以及“研究生培养单位不得以‘研究生’和‘硕士、博士学位’等名义举办课程进修班”。
为什么2013年有政策,学校在2014、2015年还继续招生?面对学生的质疑,程素琴解释,政策从出台到落地需要一定的时间。
王小晨告诉澎湃新闻,程素琴曾经对学生说,2015级是最后一批学生,学校和学院正对2014和2015级进行善后处理工作。
合作办学机构人去楼空,与多家知名高校有合作
有部分学生向澎湃新闻出示的发票显示,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的“高级课程研修班”的确是与一家名叫“北京蓝朗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机构合作办学的。
蓝朗官网显示,蓝朗始建于2010年,是一家集教育、传媒、公关、网络、艺术、投资于一体的综合产业公司。蓝朗教育是核心产业之一。
蓝朗教育体系包括职业教育、学位教育等,其网站显示的合作机构有:中国传媒大学,首都经贸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
网站显示最近一条蓝朗动态是2015年1月17日,蓝朗集团组织的一次员工集体活动。此后再无动态更新。
澎湃新闻多次致电其官网公布的三部电话,均无人接听。
7月14日下午,澎湃新闻记者来到了这家位于北京市高碑店国投尚科大厦三楼的教育机构。发现蓝朗办公室大门紧锁,空无一人,透过玻璃门望进去,杂乱的办公室里灰尘遍布。
国投尚科物业运营部人员说,这家蓝朗公司于今年4、5月份就已经搬走。
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显示,蓝朗公司的工商核定经营范围为:技术推广服务;教育咨询(不含出国留学咨询及中介服务);计算机技术培训;会议及展览服务;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不含演出);翻译服务;市场调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
其中并无在职硕士的教育培训,有学生认为,这表明蓝朗公司涉嫌违规办学。
律师认为涉嫌诈骗,建议学生报警
对上述学生反映的情况,北京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田文昌认为,如果校方违反口头承诺,可以视作违约,但需要证据,录音可算。
陈岳琴律师事务所主任陈岳琴建议,学生应该报警。她认为这种合作办学存在诈骗嫌疑。
北京泽博律师事务所律师周泽同样认为,此事有欺诈嫌疑。
澎湃新闻记者还就此事联系教育部有关人士,但截至发稿时止尚未收到回复。
王小晨说:“现在想拿学位非常不现实,只希望学校退钱。同时,希望教育部严肃处理这种乱象,不要让后来者再上当受骗。”
(文中学生名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