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李杏
“7·6”特大暴雨袭城,武汉一度陷入大面积渍水。目前,南湖片区渍水仍未完全消退,多项超常规排水措施正在紧急实施中。据天气预报,这几日的短暂放晴之后,湖北地区未来还将有为时不短的强降雨,防汛形势依然很严峻,容不得半点放松。
这次的渍水来势汹汹,一夜之间就让三镇多处“失守”,不少地段还是“久经考验”的安全区,很多生活在长江边见惯了大风大浪的武汉市民,也禁不住连连感慨,大呼意外。用事实说话,如此程度的灾情,显然不是某些网民“一下雨就淹”的调侃所能概括。武汉这次遭遇的,是不折不扣的重大自然灾害,面对这样罕见的灾害,城市着实压力巨大。
武汉的灾情尚未过去,一系列季节性自然灾害开始在更大的范围内发威。今年第一号台风“尼伯特”7月9日在福建泉州市石狮市登陆,截至11日9时,灾害造成福建省福州、厦门、莆田等9市54个县(市、区)45.2万人受灾,9人死亡,18人失踪,21.3万人紧急转移安置,900余间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9亿元。
洪水和台风,对长江边和海边的城市而言,都算得上是“常客”。常年与自然灾害打交道,必然对这些特殊气象和自然活动规律有所掌握,也积累了相当的防灾减灾经验,相关技术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这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历程,就是一部抵御自然灾害的抗争史,人们也希望经过千锤百炼后的城市能固若金汤,从容应对每一次灾害的侵袭。遗憾的是,尽管斗争经验丰富,依然不能彻底摆脱危险。
城市抗灾能力的高低,和其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但依然有其极限。从历史经验来看,至少到目前为止,自然灾害仍是人类要克服的一个终极命题。无论处在怎样的发展阶段,世界上的任何一座城市恐怕都必须承认一个客观现实,面对不知何时会出现的自然灾害,没有一座城市能底气十足地“打包票”,尤其是当那些突破纪录的超强灾害发生时,既不能确保城市万无一失,更不可能让城市丝毫不受灾害影响。事实上,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基础设施高度完善,在超强自然灾害面前,往往也力不从心,全城沦陷全城抢险,并不鲜见。
城市的本质其实是一个逆自然的存在,为了把自然可能对人类生存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限度,人类根据地方特点塑造出了不同的城市环境。在这个过程中,人类不断取得了胜利,建立起仍在发展中的安全保护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人在灾害来临时的正常生活,这也让人类看到了进一步摆脱对自然灾害恐惧的希望。但是,如果就此认为自然灾害已经不构成城市威胁,甚至提出绝对化的要求,却是不切实际的。
城市的有限性,当然不意味着城市可以在灾难面前不堪一击,那些明显的缺陷和教训,应当成为城市未来建设力求补齐的短板,或者深刻反思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