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堤查险考眼力
专建微信群交流方法
长江武汉段干堤全长308公里,左岸从武汉开发区(汉南区)新沟村至新洲区举水河口,右岸从江夏区居字号至东湖高新区左岭。
汉江武汉段干堤全长112公里,左岸从东西湖区水口至长江口,右岸从蔡甸谢八家至长江口。
漫长的堤防岸线,加上两江交汇的特殊地形,让武汉的每一次汛期,都要承受严峻的考验。
昨日,长江汉口站水位再度上涨,成为历史第五高水位,汉江水位也在缓缓上涨,虽然暴雨已经过去,但目前的汛情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祖祖辈辈生活在江边的武汉人,对于防汛抗洪有着天生的主动和勇敢。昨日,长江日报17位记者实地踏访长江两岸的10个防汛值守点和汉江两岸的4个防汛值守点,发现不论从党员干部还是普通群众,不管是企业家还是志愿者,甚至是生活在武汉的外国友人,都主动加入防汛大军,不分昼夜巡查处险,大家众志成城,共同迎接洪水的挑战。
地点:东西湖水口险段
防洪老兵18年后再上险段 微信群交流巡堤查险方法
正对岸是蔡甸,斜对面是汉川,蜿蜒的汉江在这里形成一个接近90度的拐弯。这里是水口,东西湖汉江大堤防汛第一站。
昨日下午3时,记者现场看到,由东西湖区检察院干部职工组成的巡堤查险工作队,正在大堤上进行认真的巡查。
“我们单位抽调20人上堤,其中一半以上是1998年参加过汉江防汛的老同志。”东西湖区检察院副检察长张毅说,因为险段地形特殊,专门选调一批有经验的同志参加。上堤前,参加防汛的人员还成立了专门微信群,交流巡堤查险的方法。(罗京)
地点:硚口古田桥险段
环卫工人加入防汛大军 火眼金睛快速判断险情
古田桥上车辆如流,桥下,环卫工人高小祥和同事们在紧张地值守。
高小祥是古田街环境卫生管理所的职工,他负责汉江江滩的保洁工作。在江滩公园封闭后,高小祥和同事们就地转入防汛上来。遮阳棚不远处,堆放着沙袋。高小祥说,自己有劲,能扛沙袋,但防汛并不是单纯扛沙袋,还考验眼力。
“我现在已经锻炼出来,能快速的判断涌出来的水是不是有问题。”高小祥他们的工作,是沿着防水墙行走检查,及时发现散浸和管涌。妻子建议他正午戴个墨镜把眼睛保护下,被他拒绝了。(董晓勋)
地点:蔡甸张湾复园村
村民把防汛当打仗 吃住在大堤5天没回家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蔡甸汉江大堤张湾复园村附近。沿路看到,堤上每隔500米到1公里,就有一个值守哨所,江水水位离大堤顶部还有约3米。
在复园村哨所,现场6名值守人员全是村民,村民蒋红民介绍,他们共有12人,来自15公里外的玉贤镇,7月3日早上8时上堤,五天没有回家了。“防洪就是打仗,汛情就是命令,一说要防汛,我们二话不说立刻全来了。”
这几天,他们吃饭、洗澡都在堤上,没有离开大堤一步,分昼夜两班,在堤上巡查,防止出现险情。(康鹏 朱波)
地点:汉阳黄金口徐湾
“娘子军”24小时守堤 堤上没厕所不敢多喝水
汉江边黄金口徐湾段堤坝上,有一群“防洪娘子军”,她们24小时守坝巡查,承担起与男人一样的责任。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徐湾,社区支部女书记吴彩荣介绍,这15名“娘子军”,有20岁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有本月要结婚的准新娘,还有半岁孩子的妈妈。
巡堤时,五六个人手上拿一根长棍子,排成一排,排查隐患。600米的防守范围内,平均每天要走约26000步,超过10公里。
堤上没有厕所,女同志只好去附近借用村民家里的,为减少麻烦,只好尽量少喝水。但“娘子军”决心很坚定。“一旦上堤就是一场持久战,雨不停,水不退,人就不能撤。”吴彩荣说。
(康鹏 通讯员汪洋)
昨日中午,汉阳徐湾值守点,“防汛娘子军”轮流值班、24小时巡查
记者郭良朔 摄(实习生 张思文)
昨日,在汉南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长江干堤防汛值守点,防汛志愿者不间断值守记者任勇 摄(实习生 陈柳闻)
东西湖水口险段
昨日,国土资源和规划局防汛人员在武金堤值守,确保大堤安全 记者刘斌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