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
上大学网站创始人:
北上广是虚假大学重灾区
“要治理,首先必须弄清什么是虚假大学。”昨日中午,参与出版《中国教育蓝皮书》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曝光的虚假大学严格意义上讲不叫“野鸡大学”。野鸡大学是确实存在的大学,只是学历不被承认;而网上公布的虚假大学没有实体,通过网站进行招生诈骗,其行为与电信诈骗性质相似。
“虚假大学本质上是利用网络搞一个虚假的大学网站卖假文凭。”熊丙奇说,虚假大学,顾名思义,是子虚乌有的大学。以假大学网站来进行欺诈,根本没有注册,也没有校舍,更没有师资。
他介绍,在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高等学校主要分三类:一类是授予全日制文凭、学位的学校,这类学校列入计划招生,学生毕业获得国家承认的文凭;另一类是授予成人文凭的学校,这类学校进行成人高等教育、自考助学等;第三类是进行高等教育培训的学校,不授予学历文凭,只有培训结业证书。
“我国每年高考中出现的招生诈骗,主要是把第二、第三类与第一类混淆,欺骗考生不要高考成绩,照样上名校,拿一样的文凭。”熊丙奇说,对于这类欺诈,考生和家长只要理性分析,不相信天上掉馅饼的事,就可以防范。
熊丙奇表示,国内媒体常常把虚假大学与野鸡大学搞混。野鸡大学这一概念来自美国,由于美国高等教育实行自主办学、自授学位,因此,存在一批学校虽然有合法注册,可教育质量很低,授予的学位根本得不到认可,这类学校被称为”野鸡大学”。
为何虚假大学屡曝屡有,屡打屡生?“说明有市场。有需求就有利润,自然就会催生一批铤而走险的生意人。”熊丙奇说。
“虚假大学根本不办学,就是把以前在地摊上卖的假文凭搬到了网上,其服务对象是想混个学历而购买假文凭的人。”熊丙奇认为,虚假大学存在的价值,跟奢侈品假货差不多,主要是针对两种需求:第一种是那些高考落榜的学生,希望得到一个上大学的机会,类似于想买个奢侈品,网上发现一家网店物美价廉,于是下单,交钱买到假货。第二种就是知假买假,有些人购买假文凭方便找工作,虚假大学通过建设网站,配合买文凭的人进行学位查询,去欺骗用人单位。“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虚假大学的网站都做得非常美观,而且通常显示的联系方式根本联系不上。”熊丙奇说。(高萌)
从2013年开始,每年夏天,“上大学网”都会发布引人注目的“中国虚假大学警示榜”,无一错误。25日发布的最新榜单,已是第六期。长江日报记者梳理了一下,“上大学网”揭露了431所虚假大学,其中武汉地区的占10所。
“武汉还不算重灾区。”昨日下午,“上大学网”创始人夏雪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北上广地区相对严重,含有“北京”“上海”字眼,学生和家长会觉得高大上,易受骗。
夏雪表示,“上大学网”是一个教育服务网站,2013年计划做一个公益榜单,帮高考生选择大学和专业。但在搜集资料过程中,他们发现许多“大学”不在教育部公布的高校名单里,进一步调查发现,这些学校完全是子虚乌有的假大学。于是,自2013年以来,上大学网于每年高考前后公布一批虚假大学名单。“曝光过程中也收到过‘上榜’学校的威胁,但至今没有一例‘冤假错案’。”夏雪说。
“甄别的大致步骤,首先是看教育部近3年公布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学校的名单里,有没有这个学校。如果没有,我们就深入核查。”夏雪介绍,每次名单曝光后,都会收到各地网友的热心举证和线索,依此展开进一步调查,形成新的名单。“一直以来我们都是被网友推着往前走。网友对我们寄予了很大期望,未来我们还会致力于此项工作。”
昨日,参与出版《中国教育蓝皮书》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大学网”曝光系列虚假大学名单有助于堵死虚假大学的生长空间。至于网友对网站打错对象或是被收买这样的担心,他觉得大可不必,“对于一家提供信息评估服务的企业来说,失信等于作死”。
“这家民间机构成了教育打假斗士,是因为它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个监管空白,并从这空白中看到了商机。”熊丙奇表示,在很多人惯常的逻辑中,市场出问题,有关部门就应该出面加强监管。“实际上,我们忽略了市场本身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相当多的公共服务或是监管工作,市场本身就能提供,而且很可能更专业、更经济、更疏而不漏。”熊丙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