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今日,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圆满闭幕。自2015年9月25日开幕以来,8个多月的时间里,超过240万人次的国内外游客来此一睹“春揽荆山、秋染霜林”的园林景观魅力。
初夏的武汉园博园内,依旧繁花似锦。从北门穿过花溪谷,拾级而上登顶荆山,曾经的垃圾场已完全被眼前的绿意覆盖,园博会作为展会告一段落,但它的景观将得以保留,不与江城市民及广大游客说“再见”。
建园理念经受考验,获院士、市民齐点赞
过去一年,家住常青花园的耿湘已到武汉园博园游玩30余次。爱好摄影的耿湘说,刚开始她专挑蓝天白云的好日子,拍了好多“高大上”的照片。后来她发现,园博园的雨景和水景更具风情。
摄影爱好者廖晶更在诗情画意之外,惊喜地发现了园博园的透水“秘密”。“一次下大雨,马路已有积水,可车行至园博北门入口时,地上完全是干的。”廖晶说,仔细观察后,才发现园博园地面上有许许多多小的通气孔,看上去还没有小拇指盖大,不仅不影响美观,还有神奇的吸水功能。
这吸引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伦的关注。他认为,园博园的荆山、楚水,从观赏的角度看,是中国传统园林中叠山理水的基本手法之一;但从功能性角度看,水不断循环使得水质得以净化,结合灌溉系统让上游水充分利用,这是一组功能性景观,反映出“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
大到垃圾场的处理,小到一块废旧材料的运用,漫步园中,游客随处可见“变废为宝”的景致。搅拌机里剩余的混凝土,变成了“假山石”;上色的旧轮胎,成了小花钵;混凝土桩头,变成了休息凳;旧钢筋也变成了形态多样的艺术品。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兆祯对此赞赏道:武汉园博园,成功实现了“北掇山、南理水”的生态建园理念。
600多场活动轮番上演,为生活开启又一扇窗
“武汉园博园从筹备之初,就充分体现了市民、游客的参与性。”武汉园博会执委会负责人称,本届园博园在活动组织方面,最大的惊喜是集合了一批民间藏品,在长江文明馆北厅组成了观赏石、鼻烟壶、西洋银器等26个博物馆,形成了湖北最大的民间博物馆小镇。
园博会开幕至今上演600多场活动。仅今年春节期间,就有60万人次的游客游园博、赏花灯,一些家庭甚至把年夜饭搬到了汉口里。家住东湖边的蔡先生由衷感叹,看到汉口里庙会举办的活动非常欣慰,老街区的门牌、热闹的民俗活动,仿佛让他回到30年前,感受到老武汉的传统和历史文化。
3年前退休的曾想菊,在这里找到了新的乐趣。她回忆,2个月前第一次和家人逛园博时,偶遇园林艺术馆的插花讲座,来自浙江的插花大师应国宏的一段话让她印象深刻:“园林是来自生活的美,一般看来并不起眼的绿叶、花蕾,甚至路边的野花野草,常见的水果、蔬菜,都能成为生活的艺术品”。此后,曾想菊在老年大学中找到了有同样生活理念的姐妹们,每周到园博园赏美景、学插花,“好似生活又开启了一扇窗”。
过半游客来自外地,获国际大奖令武汉声名远播
自开园起,不管是否刮风下雨,来自武钢的志愿者周智敏都坚持双休、节假日到园博园义务服务,目前他已义务服务50多天。他说:“每次到园博园服务,我都有新的收获、新的感悟,晚上再回味与思考,并通过诗歌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目前已经写了近300首与武汉园博园有关的诗歌,为的就是传播园博、传播武汉。”
“过去到武大看樱花,现在到园博园看百花。”今年“五一”假期,广州人张先生一家把出游目的地选在武汉。他说,“广州人爱花,在本地没有这类大型集中赏花的地方。得知武汉园博会举办的时间,便和家里人商量,一定来园博园。”
武汉园博会执委会相关负责人称,超过240万人次的园博园游客中,一半以上来自外地。其中,除省内游客外,以广州、郑州、长沙游客居多,更有不少外国游客及名家专程来汉赏园博。
2015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21届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武汉园博园垃圾好氧生态修复项目获得“C40城市气候领袖群第三届城市奖”。在很多市民、游客心中,武汉园博园留下的美好记忆,已远远超过奖项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