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艰难步行50分钟才能领到高龄津贴,多数应届大学毕业生“不知见习补贴是何物”,困难群体的帮扶成“空头承诺”……这些补贴,为何没有补到位?昨天,《现在督办》栏目第六场的关注话题,引发场内外热议。
82岁婆婆没领过高龄补贴
家住洪山区喻家山喻园小区的姚爹爹今年已经83岁高龄,高龄津贴按照每月以现金的方式在社区领取,可不知为何突然领取不了了。去社区一问,原来是现在都变银行存折了。姚爹爹办了手续之后,每个月都要步行50分钟去指定银行网点领取津贴,且不能跨行领取。
“我们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去那个网点坐车都要好久,能不能尽量的简化一点?”姚爹爹希望社区能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比姚爹爹更困惑的是,今年82岁的江夏区大桥乡村民高世香,来武汉已经27个年头,去年将户口迁至武汉,靠捡废品为生。可是,家人帮她四处奔波,也没能把她的高龄补贴申请下来。
而在硚口区宝丰街站邻园社区,老人们则为了领高龄津贴的事憋了一肚子的委屈。因为社区规定,复审要带身份证,如果腿脚不方便,家人还需带着老人持当天或当月报纸的照片去复审。“这种方式确实对老人的尊严有所伤害,要逐步建立大数据,将老人的信息自动比对,简化审核程序”,节目现场,市民政局局长许甫林回应说。
【市民政局老龄处相关负责人来到《现在督办》中反映“步行50分钟领高龄津贴”的华中科技大学社区,相关负责人承诺,尽快协商在附近设置新的银行网点,并协调增加多家银行作为委托发放津贴银行,老人可前去社区办理委托手续,以子女的名义办卡领取津贴。】
“见习补贴”你收到过吗?
小刘是湖北大学大四的学生,最近一段时间已经开始着手毕业事宜。前不久,小刘无意间听说高校毕业生有就业见习补贴,因为不懂政策和程序,便在找工作时向各个企业单位询问,却屡屡被拒绝或被告知从没这样的补贴。
市人社局工作人员告诉小刘,见习补贴实际上是给单位的,一个月一个实习生几百块钱,“至于单位给不给学生,那我们就不管了”。督办员在大型招聘会现场对20几名高校毕业生做了简单的调查发现,几乎无人知道此补贴,也从未领取过。
见习补贴到底是给谁的?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局长刘志辉说,对见习补贴的知晓率不高,说明对政策的宣传不够,这个补贴是直接对见习基地的,具体给大学生发多少,由见习单位和大学生协商而定。如果没有发放,怎么办?针对这个大家更为关心的问题,刘志辉回应:“我们进行监管和督促,如果拒不配合,将取消其见习基地资格。”
【市人社局局长刘志辉提出了整改意见:立即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凡是涉及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文件和操作流程,统一梳理出来,与高校联合,开展送政策进校园活动,用大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宣传;同时着手修订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管理办法,以更开放的思维接纳基地和学生,缩短补贴申办时间,通过完善规章制度,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困难群众收到补贴了吗?
与老人和大学生不同的是,家住东西湖区六支沟吴西村的赵女士需要的是一份工作。今年54岁的她已失业一年,丈夫患病失去了劳动能力,日子过得非常紧张。她多次去区人社局和劳动局请求帮忙介绍工作,都遭到拒绝。无奈之下,她想自己出去找工作,可别人又觉得她的年龄是个问题。“家里困难,我们需要钱,但是我也不想靠政府补贴我什么,我就是想要一份工作。”
援企稳岗补贴,原是为了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的补贴政策。可督办员在各大招聘会现场对十几家各行业的用人企业进行询问,竟无人知晓。
“马上联系,一定确保在10天之内给她推荐一份合适的工作!”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局长刘志辉当即拍板。他还表示,职能部门在为困难群众解决就业问题的时候,不仅要在服务层面努力,还要在态度层面有所改进。
针对现场曝光的多个问题,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张卓说:“便民政策不能仅仅是看上去很美,政策到位的前提是,环节的设置要有服务意识,工作人员有话好好说,温暖需要照到人心。”
【市人社局局长刘志辉带队来到在《现在督办》中反映“就业难”的东西湖区吴西村居民赵女士家中,为她送去酒店食堂、物业公司保洁等岗位,让她根据身体和家庭情况挑选。】
本报记者翟兰兰 胡蝶 通讯员何德春 段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