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来到爷爷长眠的城市,我仿佛看到他当年在这里英勇战斗的场面,心里无比激动。”昨日下午,年约五旬的斯科尔尼亚科夫·奥列科(简称奥列科)来到解放公园苏军烈士纪念墓前,为78年前在汉牺牲的爷爷列昂尼德·伊万诺维奇·斯科尔尼亚科夫(简称伊万诺维奇)献上花圈。
这次扫墓之行,背后是一位英雄的国际主义远征和一个家庭三代人的牵挂。
1938年7月,29岁的伊万诺维奇离开家乡,告别妻子和刚出生6个月的独子尤里来到中国支援抗战,驻扎在汉口机场。8月16日的空战中,他的飞机被敌机击中。他受了重伤,仍坚持将飞机开回基地,大约半天后不治身亡。
198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40周年的庆典画面传到了俄罗斯,尤里一位小学同学在电视上看到了武汉解放公园的墓碑,伊万诺维奇的家人才知道他葬在武汉。此时距他牺牲已51年。
2013年8月,长江日报记者赴俄罗斯寻访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后裔,找到了75岁的尤里。他是出色的飞机制造工程师,多次以援华专家的身份访问中国,1995年还曾受邀来汉拜祭父亲。他说:“确实是老了,可能再没有机会回父亲的墓碑前去探望了。”但他希望,两个儿子有机会去武汉,在他们祖父的墓碑前,也献上一束花,将这段历史和记忆延续下去。
此次来汉的奥列科,正是尤里的长子。“父亲跟我说,中国人民特别友好,对于苏联烈士的后代也格外重视。现在父亲年纪大了,行动不便,让我代表他来中国给爷爷扫墓。第一次来到这里,我就感觉特别亲切。父亲说的话都是真的”。
61岁的波什金娜·加琳娜(简称加琳娜)则是第3次来到武汉,为舅舅伊万·尼科诺罗维奇·古罗夫(简称古罗夫)扫墓。
1938年8月3日,古罗夫在武汉上空牺牲,年仅24岁。他是家中长子,爱好音乐,成绩优异,很会照顾弟妹。1940年,一张阵亡通知书寄送到波多明斯克老家,母亲才得知他去了中国,并在那里牺牲。
随着长辈们纷纷离世,加琳娜已是整个家族资料的守护者,“我曾经很害怕到武汉来碰触这样的痛苦往事,不过看到舅舅长眠在这样美丽的环境之中,又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尊重与爱护,我很欣慰”。
敬献花圈,默哀一分钟。按礼仪祭奠了长眠在武汉的长辈后,奥列科与加琳娜特意在苏军烈士纪念墓前合了影。加琳娜有点激动:“我们的长辈曾经在一起战斗,最后牺牲了年轻的生命。今天我们因为同样的原因来到这里怀念他们,应该成为终身难忘的经历。”
昨日,与他们一起来到解放公园苏军烈士纪念墓前敬献花圈的,还有烈士康斯坦丁·季莫费耶维奇·奥巴索夫之子叶甫盖尼,康斯坦丁之妹刘特米拉,以及烈士尼古拉·比特洛维奇·马特维耶夫之孙安德烈。“虽然我们几个人的长辈不是牺牲在武汉,这里的墓碑上也没有他们的名字,但他们都曾为保卫武汉浴血战斗。武汉值得我们铭记。”安德烈说。( 欧阳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