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阿尔法围棋”9日在韩国首尔战胜韩国九段棋手李世石,取得围棋人机大战首场比赛胜利。双方10日将继续比赛。
作为顶尖棋手,李世石能否“捍卫”人类智慧的“最后一块棋盘”已引发全球关注,而围观“人机大战”,却不能光看热闹,其中自有门道。
【为什么是围棋?】
棋类智力对战游戏,历来是计算机“智能”水平的试金石之一。计算能力、判断能力、思考甚至学习能力,都可在胜负分明的棋盘上得以检验。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进步,人类在棋盘上的阵地近年来不断“失守”。
1997年,美国IBM公司超级计算机“深蓝”依仗强大的计算能力,战胜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
2006年,中国超算“浪潮天梭”同时对战5位中国象棋特级大师,最终以总比分险胜,取胜关键被认为是不知疲倦的稳定性和超强计算能力。
围棋被视为人机对决的“最后一块棋盘”。由于棋盘上变化繁复,“千古不同局”,计算机也无法仅通过“蛮力”穷举来取胜。也因此,许多专家认为,电脑要想攻陷人类智慧的这一堡垒,至少再过10年。
但去年10月,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围棋”以5:0的战绩横扫欧洲围棋冠军樊麾。这是人工智能程序首次在不让子的情况下战胜人类围棋选手。
不过,樊麾显然不能代表人类棋手最高水平。“阿尔法围棋”所属公司向李世石发出邀约,他是过去十年获得围棋冠军头衔最多的人。
3月9日,韩国九段棋手李世石(右)与“阿尔法围棋”在首尔举行人机大战。新华社发
【对阵双方什么来历?】
李世石九段,韩国棋手,世界围棋领域代表性人物之一。他属于典型的力战型棋风,善于敏锐地抓住对手的弱处主动出击,集中力量击垮对手。落子“稳、准、狠”,经常能在劣势下完成逆转。
“阿尔法围棋”,美国谷歌公司旗下人工智能公司“深度思维”开发的智能软件。它可以运行在不同的硬件平台上。其“单机”版本用到48个中央处理器,而还有一个分布式运算的版本,可同时用到多台计算机的1202个CPU,大大提升计算能力。
除了超强的计算能力,“阿尔法围棋”最大的特点是学习能力较强。在战胜樊麾之前,“阿尔法围棋”已进行了超过3000万局的自我训练,不断提升棋力。
3月9日,韩国九段棋手李世石与“阿尔法围棋”对弈。新华社发
【人机对战意义何在?】
这次比赛在韩国、中国、日本同时直播,比赛采用中国规则,执黑一方贴7目半,各方用时为两小时,3次60秒的读秒。即使一方率先取得3胜,也会下满5盘。
对这次比赛的意义,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的安德烈亚斯·登格尔说,从人工智能的角度看,“阿尔法围棋”胜出,将是证明深度学习技术潜力的有力证据。
这些进步可能意味着人工智能正在走向快速发展的时代,或能引领新一轮产业创新与变革的到来。
然而,即便机器在各类智力游戏中击败人类,这也并不意味着机器与人拥有同样形式的智能,而只说明在某些功能上,机器做到了类似、甚至超过了人类。(刘石磊、李宓、黄堃 新华社专特稿)
3月9日,韩国九段棋手李世石与“阿尔法围棋”在首尔举行人机大战。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