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 张城)4月14日,针对网友质疑的“湖北新农合余额年底作废清零”一事,湖北省卫计委回应称,出现“清零”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我省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补偿模式发生了改变。
4月12日,有网友在东湖社区发帖称,自己是襄阳人,全家都参加了新农合,人均90元,一家四口360元。过去一年家里人都很健康,合作医疗的钱也就没有使用,但到了年底余额却清零了。该网友的亲戚是河南邓县人,住院也报销,但如果没有生病住院,钱就一直在卡上,每年都累加。网友质疑都是国家统一的政策,为何会不一样?
4月14日,带着网友的疑问,记者联系湖北省卫计委。相关处室负责人回应称,发生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我省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补偿模式发生了改变,由“家庭账户”模式变为“门诊统筹”模式。
据其介绍,湖北省在新农合制度实施初期,实行的是“家庭账户”管理模式,即个人缴费全部计入参合农民门诊家庭账户,全家共同使用,当年家庭账户结余可结转下年度继续使用。但运行中弊端突出,体弱多病的参合患者家庭账户资金远远不能满足门诊就医报销需求,而身体健康的参合农民家庭账户资金大量沉淀,新农合制度互助共济的作用大大削弱。
按照该网友的说法,其亲戚所在地应该是实行的“家庭账户”管理模式。按照这种模式,只有农民生病住院后才能报销,这样只能照顾到了患急、重病而住院的农民,但那些得了感冒、发烧、头痛等小病的农民却得不到新农合补偿。这无疑影响了农民看小病的积极性。
该负责人进一步解释,湖北省根据国家统一部署从2008年开始逐步取消家庭账户,实行“门诊统筹”管理模式。门诊统筹以县(市)为单位进行统筹管理,按人均筹资总额的30%筹集,当年未使用完的门诊余额不再结转到个人名下,而是转入新农合统筹基金,用于提高住院和重特大疾病补偿。“门诊统筹”模式最大的优点就是以保农民大病为主,兼顾农民小病,鼓励农民小病及时就医,避免小病拖成大病。
该负责人还表示,从全国的情况来看,目前已有湖北、湖南、陕西等多个省份陆续开始了“门诊统筹”模式的试点工作,“家庭账户”模式退出已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