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武汉晚报 记者 翟兰兰 实习生 郑保玉
“武汉拥有优厚的自然条件,有好山好水好风光,美中不足的是,少了一点‘风’”。在昨天的政协分组讨论会议上,湖北大学资环学院教师、市政协委员梅惠呼吁,打通城市风道,帮助城市驱除雾霾,对重大项目进行“风环境”评估。
梅惠说,几年来,她结合自己的专业,不断对武汉的风道进行调研。武汉三面环山,仅一面敞口,呈“凹”字形地理布局,外围风道环境不理想,全年风速大部分低于2.7米/秒,到了夏季,尤为闷热,对人体的舒适度影响很大,城市热岛效应明显。
“现有的关于风道的规划是比较科学的,但是实施过程中,风道遭到了部分‘堵塞’,城市无法自然呼吸,雾霾怎么能驱除?”她说,2009年,武汉提出规划方案,打造6片放射状生态绿楔,建立联系城市内外的城市风道,但是,5年多过去了,原规划的风道上已是高楼林立,水体、公园、湿地、绿地面积在不断减少。比如,武汉沿江房地产开发比比皆是,东湖岸边已被节节攀升的高楼大厦围成“铁桶阵”。此外,城市绿色植被总量不足,风道用地被蚕食的现象仍在发生。
梅惠提出,要想帮助城市驱除雾霾,让城市能“呼吸”,让风道变通畅是必经的一步。
她说,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多个方面着手: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加快城市风道规划编制工作,尤其是市气象局和市规划局要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争取尽早拿出新的风道规划方案,对重大项目进行“风环境”评价;其次,对环湖建筑的规划项目审批中,要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强调沿湖300-500米禁建高层建筑;加大各级政府“绿色GDP”的考核力度,将是否破坏了规划风道列入绩效考核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