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最大卖水权 湖北河南两省暗战升级
2014-10-13 09:39:55 来源:汉网
来源:长江商报 王碧涛 徐楚云 
 
湖北丹江口市,作为丹江口大坝所在地,也因大部分库区在此,一直认为中线水源地非自己莫属。河南南阳淅川县,为南水北调中线“水龙头”陶岔渠首所在地,也是输水的起点,认为是中线当仁不让的水源地。
 
“丹江口水库和渠首应该统筹统一管理。”作为水源地管理权争夺方之一的汉江水利水电集团(下称“汉江集团”)信息中心副主任刘松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一语中的:水源地之争,争的就是利益,谁控制了水源地,谁就控制了中线最大卖水权。
 
【编者按】
 
再过半个月左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正式通水,汉江上游丹江口水库的一库清水,将通过千里干渠一路向北,经河南、河北送抵天津、北京等地,沿线都将受益。
 
然而在水源地问题上,湖北河南打起了暗战,互不相让。除此之外,关于水质是否安全、水量是否充足等疑问,也再次成了社会关注热点。
 
本报特派记者近日走访了十堰、丹江口、郧县、淅川、南阳等地,对中线工程水质、水量、水源地等情况,进行了探访。
“大水缸”与“水龙头”关系
 
“南水北调源头丹江口欢迎您”在丹江口市主要街区,这样的标语随处可见。与丹江口市紧邻的河南南阳市,路灯杆上一组组“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宣传牌特别显目。南阳市南水北调网则直接打出了“南水北调源起南阳”的标语。
 
“十堰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坝区、主要岸区、移民集中安置区和转型发展区,地位突出。”十堰市市长张维国表示,十堰所辖五县一市四区均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汇入丹江口水库的成雨面积为20868平方公里,占十堰国土面积88.1%,水源区面积最大。
 
在丹江口大坝加高蓄水后,丹江口水库在十堰境内的水域面积由450平方公里增至620万平方公里,占水库水域总面积1050平方公里的60%。
 
十堰市南水北调办公室给长江商报记者提供了一组数据:汇入丹江口水库的12条主要支流有10条在十堰境内;流经十堰境内的汉江年均汇入丹江口水库水量350亿立方米,占全库年均汇入总量388亿立方米的90%;十堰境内的库岸线长度为3524.8公里,占水库库岸线总长4610.6公里的76.4%。
 
十堰市南水北调办公室一名负责人表示,仅就丹江口水库而言,确实有一小部分水域面积在南阳市境内,但这不影响十堰作为水源地的事实。
 
与十堰争夺水源地,南阳的底气在于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工程。
 
陶岔渠首枢纽工程位于南阳市淅川县陶岔村。南阳市南水北调办公室纪检组长党俊伟介绍,渠首枢纽包括上游引渠护坡、引水闸及电站。上游引渠段全长约4.4千米。闸坝顶高程176.6米。引水闸分3孔,闸总宽31米。利用渠首上下游20余米水位差,建设水电站一座,水电站装机容量5万千瓦,安装2台大型发电机,单机容量2.5万千瓦。
 
如果说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大水缸”,那么陶岔枢纽可以说就是这一重大工程的“水龙头”。如果陶岔不放水,丹江口水库的水则无法北送。
 
水源地之争背后的管理权
 
“会叫的孩子有奶吃!”十堰市南水北调办公室负责人说,两个地方其实是在争夺水源地管理权。
 
1973年,丹江口水库初期建成时,同期建设了向湖北供水的渠首清泉沟,以及南水北调中线引汉总干渠的渠首陶岔闸。清泉沟和陶岔引水工程设计引水量15亿立方米,为湖北河南两省360万亩耕地提供灌溉用水。
 
今年5月8日至10日,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对《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水量调度方案》进行了审查。除了环保部、南水北调办、长江委等中央部委参会外,湖北省水利厅和河南省水利厅也参与了此次会议。在会议上,湖北省水利厅副厅长金正鉴就提出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水量调度诉求,希望水量调度应优先保证汉江中下游和清泉沟生活、工业、农业和生态用水,保留湖北对清泉沟引水闸水量调度权。
 
陶岔变身渠首之前,原本是“引丹”的农业灌溉水利设施,管理权在地方,管理机构是河南省邓州市政府的职能部门南阳引丹灌区管理局(邓州市为县级市,由南阳市代管)。自改成渠首枢纽、成为丹江口水库的副坝后,陶岔已然变成了各方争夺的一块肥肉,除了巨额的水资源费外,还有两台5万千瓦的发电机组,设计年发电量为2.34亿千瓦时,这将产生一笔不小的收入。
 
肥肉就在嘴边,南阳当然不想轻易放弃。
 
多方博弈水源地渠首管理权
 
在陶岔变身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之时,出现过一次管理权争夺战:按原计划,负责渠首建设的,应该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公司,这也是长江委始终坚持的。
 
令人意外的是,负责建设的单位却是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这是包括地方政府、汉江集团、中线水源公司、中线建管局多方博弈争夺渠首管理权的结果。
 
1995年,水利部丹江口水利枢纽管理局改制而成汉江集团,尽管保留了“水利部丹江口水利枢纽管理局”的牌子,但已基本无执法权。汉江集团的管理范围,限于水工建筑物及大坝警戒区内,对消落区、农业提灌、旅游开发、引汉渠首等都没有管理权。管住了“水缸”,管不住“龙头”。
 
汉江集团信息中心副主任刘松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群龙治水”的背后是利益之争,谁控制了水源地,谁就控制了中线最大卖水权。
 
据公开资料显示,淮河水利委员会对承接陶岔渠首水利枢纽的工程建设也感意外,按照惯例,长江流域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应由长江委负责,淮河水利委员会应该负责淮河流域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按照中线水源公司的说法,指定淮河水利委员会来建设,就是考虑工程建成验收完后,淮河水利委员会直接走人,与渠首管理没有任何瓜葛;倘若让中线水源公司建设,建成后,中线水源公司自然就会成为管理者,这是其他争夺者不愿接受的事实。
 
9月27日下午,位于陶岔渠首附近的淮委南水北调中线建设管理局大门紧闭,记者多次敲门无人应答。当地村民说,里面大部分人已经撤走,只有少数工作人员。
 
中线水源公司被赋予的主要任务是大坝加高工程的建设。据丹江口市委相关人士说,中线水源公司很可能被撤销。而中线水源公司综合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关于公司去留方案暂时还未定。”
 
《南水北调工程供用水管理条例》规定,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南水北调工程的水量调度、运行管理工作。如此,实际水量调度权在水利部。但刘松认为,具体方案还未最终定夺。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