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反思是什么阻碍了科技创新的路
2014-07-31 07:23:34 来源:汉网

来源:中国青年报 记者 谢湘

拥有79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达百万之多的城市——武汉,连同湖北全省的高校,发明专利的数量全加到一块儿,抵不上一个浙江大学;

拥有2013个规模以上企业的城市——武汉,连同湖北全省同类型的企业,发明专利的数量全加到一块儿,抵不上深圳一个华为。

拥有8个科研院所的中科院武汉分院,其发明专利的数量全加到一块儿,抵不上中科院北京的一个化学所。

7月29日上午,在武汉市政协举行的“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常委专题协商会议上,武汉市委常委冯记春列举的这一连串的数据与事例,让一向对本地科教资源及企业优势沾沾自喜的武汉人不仅有些吃惊,同时也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反思。

冯常委刚刚对武汉10所高校、中科院武汉分院及部分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进行过一次专题调研。

企业还不能担负起“火车头”作用

“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企业主体地位仍未形成,很多企业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内在动力机制没有形成,还不能担负起‘发动机’与‘火车头’的作用。”武汉市政协常委、科教文卫体委员会主任李燕说。

缺资金,缺研发机构,缺高端人才和团队,缺好的成果转化项目是企业普遍遇到的难题。据统计,2012年武汉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13个,其中有研发活动的362个,仅占17.2%;研发经费支出126.9亿元,占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1.3%,仍处于较低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专利申请数5711件,虽比上年增长29.5%,但在全市申请总量中,仍只占到23.6%。全市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企业也仅有644家。

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企业主体地位一直没有形成,科技创新的内在动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困难等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有人认为,关键是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经济体制,地处中部、受计划经济影响深重的武汉,城市的开放度有限,市场发育不够充分,恐怕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真正具有自主精神、自主产品的企业市场是需要扶持和培育的。市政协委员、市金数字图像信号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蔡跃平说,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已经讨论了十几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政府扶持中小企业的资金实际上非常有限,用企业总数一除,受益面实际上很小。资金的极度短缺和风险的不确定性,往往使得项目错失了市场的机遇,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很难。

武汉市政协委员、湖北鼎龙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朱顺全认为,国家财政每年要划拨大量的研发资金给高校和科研院所,客观地说,很多研究成果要么没有市场,要么有市场没有竞争力,发表的论文,其研究和应用价值也不高,这既是对纳税人和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也容易滋生腐败。

他提出,要突出企业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需要改革政府科研经费的投入方向。应用型科研项目经费的投入和支持方向要切实向企业倾斜,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要深化高校与企业的对接和合作,规定高校除了基础科学以外的所有研究要有企业参与,并且以企业为主体主导项目的研究,由企业根据市场信息来判断项目研究有无实际意义和必要。

高校现行的评价机制非改不可

“在我身上,经常套着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双重马甲,需要哪件就套上哪件。”武汉大学吉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宋爱红常常这样自嘲。

2000年,宋爱红从海外回到武汉大学参加科技创业。十几个春秋过去,当年注册资金500万元、十几个人的初创型企业发展成年产值过亿、利润过千万的知名企业。

“现在一回头,我发现,企业变了,而我什么都没变。当时拿着硕士、副教授职称进来的我,至今止步不前,怎么也升不上正教授。”宋爱红说。

“高校目前的职称评定体系完全是以学术为导向的。能否针对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双跨’老师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宋爱红解释说,“我并不是完全为自己,只是希望今后有人愿意做这些事情,他们的价值能够得到认可。这些老师对高校和企业之间搭建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关系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亟须相关政策起到推动科技创新的‘加速器’的作用”。

对此,朱顺全也深有同感。

他认为,一些高校老师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意愿不强,面向企业、面向市场做研发动力不足,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与企业的合作、科研成果的应用与其职称评定、晋级及待遇关系不大。他建议改革高校以论文为主的职称评定评价体系,建立包括科技成果转化效果在内的多元评价体系,以激发大学老师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积极性。

近年来,鼎龙公司在与佳能、IBM、三星等国际大公司合作的过程中发现一个现象:这些人今年是企业的研发经理,明年可能就到大学教书了。这种大学教授和企业研发经理角色可以互换的特殊机制,保证了美日韩等国家在科技创新中的领先地位。

“应该探索建立这种角色互换的新机制”,朱顺全说,应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研发经理到相关大学做兼职或短期全职老师,形成大学教授和企业研发经理角色可以根据个人特长、社会需要进行互换的局面。

“风险投资”不能没有一点风险

最近一个时期,武汉的地方媒体屡有报道,湖北省24.7亿元创投基金,5年来实际仅完成投资额13.8亿元,超过10亿资金只能躺在银行账户里“睡大觉”。

对科技型创业企业而言,“钱”无疑是最紧缺的资源之一。有钱却花不出去,原因何在?

冯记春在实际调查中发现,但凡接触到的科技型企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成功率都是百分之百,无一例外。“不然,股东就会追究”。

在现实环境中,国有金融企业及以政府为主导的创投基金,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总觉得风险大,不敢投入,宁愿不作为,也要保证资金的安全。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也是制约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整个社会中,社会资本、民营资本参与风险投资的比例相对也比较低,市场发育还不充分。

还有一点,就是政府创设的创投机构的眼睛总是在“高大上”、能够立竿见影的项目上打转转,而不愿意在那些具有潜力,成规模尚待时日的项目上花功夫。

“这就是一个问题,风险投资不可能没有风险”,冯记春认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家通过项目引来投资,投资人对看准的项目进行风险投资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创新并不等于成功。100个科技成果能够成功转化百分之十几,就相当不错了。他呼吁,大家的思想观念要更加解放一些,一定有宽容的心态。只有宽容的环境才能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科技创业的队伍中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