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楚天金报 文/本报记者廖桥 图/本报记者曹大鹏
今年以来,随着全国楼市进入调整阶段,武汉房地产市场也在发生微妙变化,拐点、泡沫、降价等观点不绝于耳。今年上半年,武汉楼市表现如何?下半年将何去何从?昨日,全国四大地产机构首次联合在汉发布报告。
住宅库存逼近底线
市场机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武汉新建住宅成交量为7.5万套(含各类保障房),去年同期为7.4万套。在全国范围内看,江城楼市整体成交面积连续两年跻身全国前三,出现“逆市增长”。然而,开发商和代理机构却抱怨“房子不好卖”。业内人士指出,可观“成绩单”的背后,实则是市场供应量的急剧增加和各楼盘项目的分化。
亿房研究中心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新老项目共计开盘或加推约202次,整体开盘平均销售率约53%,较去年同期有所降低,且新开楼盘销售率逐月下滑。去年频繁出现的“日光盘”今年已不见踪影,开盘销售率低于30%的楼盘占比近两成,市场冷热不均、两极分化严重。
昨日报告会透露,目前,武汉商品住宅库存达到16.3万套,业内预计整体销售周期延长至13.6个月,已逼近放松限购的底线。
写字楼市场有潜力
昨日,全球知名房地产投资管理公司仲量联行发布报告称,截至今年6月底,武汉优质写字楼整体空置率降到5年来最低值18.5%。这一数值相较成熟的一线城市偏高,但在同等的1.5线城市中属于偏低水平。
报告指出,从目前优质写字楼总存量上分析,武汉为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约六分之一,为成都的三分之一。武汉与成都目前第三产业产值相当,但优质写字楼存量尚存在较大的差距。由此可见,武汉优质写字楼现阶段的整体供应尚属正常水平,存在一定市场空间。
实际上,早在今年1月,仲量联行发布的信息就已显示,武汉超越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跻身全球活力城市榜第五名。因此长远看来,武汉写字楼市场具备持续向上发展的动力与潜力。
商铺供需冷热不均
“一环内商铺供不应求,一环外商铺供大于求。”这句话成为武汉目前商业地产的写照。昨日,武汉思锐地产发布数据称,今年上半年,全市商业地产新增供应量为 109.2万平方米,同比增加45.14%。其中,社区型商业地产新增供应量42.6万平方米,为新增供应主力。
整体来看,全市商业地产市场供需比为1.66,供大于求的状态使得市场面临较大销售压力。上半年武汉市各环线商业地产供求比排名分别为:一至二环1.99,三环外1.81,二环与三环之间为1.51,一环内为0.76。
在供需关系冷热不均的背景下,江城各区域商铺成交价格也出现分化。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13区商铺成交均价均超过1万元/平方米,半数区域均价过1.4万元/平方米,其中武昌区、江汉区、青山区、东湖高新区商铺均价超过2.1万元/平方米,武昌区商铺成交均价2.84万元/平方米居首位,该区成交价格被拉高主要为武汉中央文化区集中成交,该项目均价4.01万元/平方米。
土地供应5年最低
不论是住宅还是商业地产,市场调整结果最终反映在土地市场上。今年以来,和全国多个城市一样,江城土地市场略显冷清。今年5月的一场土地拍卖过程中,此前被看好的一宗武昌滨江地块,意外出现流拍,这场3宗地块的土拍仅用了两分钟就闪电收场,而这样类似的场景近期一直在上演。
昨日的报告会上,中原地产相关负责人指出,开发商拿地意愿降低,从而带来政府供地热情冷却,“上半年供应地块总建面同比减少37.56%,为近5年最低值”。
业内人士分析称,在银行信贷收紧、贷款放缓和楼市降温的背景下,开发商更愿意持有现金,拿地比以往更为谨慎,这也是近期武汉甚至全国土地市场降温的重要原因之一。预计下半年随着汉正街等地块入市,江城土地市场“冷清”局面或将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