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妈妈赵美妮深情凝视病床上的宝宝
图为:护士在照顾幼小生命
图为:赵美妮隔窗凝望儿子
楚天都市报讯 本报记者周鹏 实习生韩雪枫 通讯员汪姣慧 邓纯
“三次准备埋掉,孩子却奇迹般又哭了,我说什么也要救他!”29岁女子赵美妮怀孕6个月时意外早产,生下仅重750克的男婴。孩子发育不健全,要想救活至少要花20万元医药费,这个清贫的家庭四处借钱,却只是杯水车薪。夫妻俩无奈之下把孩子抱回家,眼看孩子体重减到700克,甚至数次停止呼吸,他们差点都准备放弃。可赵美妮舍不得,她说,只要能救孩子,除了还钱,还愿为好心人打工十年。
昨日,接到这对夫妻的求助后,本报记者立即与大楚网、腾讯公益联合发起募捐,从上午10时到晚上11时,5700余名爱心人士已捐出善款超过32万元,而且伸出援手的人还在源源不断增加。
孩子救命钱有了,赵美妮感动地说,请读者给儿子起名。
剖腹产下袖珍儿子
发育不全生命垂危
来自黑龙江的赵美妮今年29岁,去年与丈夫何先生结婚,定居咸宁。今年6月18日,她因意外大出血,怀孕仅6个多月就早产。经医院抢救,她剖腹产下一名男婴,体重只有750克。
医院新生儿科主任万致婷说,这种早产儿因肠胃等器官发育不健全,没有饮食和消化功能。孩子要想存活,必须过感染、呼吸和营养三关,待其吃奶量达每次30毫升时才能出院,预计费用至少需20万元。
7月4日,孩子住院第16天,长到了800克。除了借的钱,赵美妮连自己的2万元嫁妆也用光了。无奈之下,夫妻俩将孩子抱回家,准备看孩子能否挺过这一关。
赵美妮说,她试着用棉签蘸奶涂在孩子嘴里,但孩子没有吮食功能吃不了。在自己的怀抱中,孩子好几次都停止呼吸,浑身发紫,她以为孩子死了,准备抱上山埋掉时,孩子突然又大声哭起来,她赶紧把孩子抱回家。“哭声像刀一样割在我心上,我就是拼了命也要救活他。”
7月6日,她义无反顾地将孩子送回了医院,当时孩子体重只剩下700克。赵美妮将身上最后的5000多元,交给了医院。
清贫之家倾力救子
致电本报望获救助
赵美妮大学本科毕业,学的是教育专业,曾当过中学老师,怀孕后辞职在家待产。
赵美妮的母亲今年61岁,特地从东北赶来照顾女儿。赵母说,由于缺钱,女儿产后不但没能好好坐月子,就连像样一点的营养食物都没有,为孩子的事,甚至愁得一连几天不吃饭。
生完孩子后,赵美妮基本就是吃的土豆、面条,最好的食物不过是四只猪脚。“她也是我的孩子啊,我也心疼她……我老了,挣不了钱,只能干着急……”提到这些,赵母老泪纵横。
丈夫何先生是医学专业毕业,现在咸宁一家医院打工,每月工资只有2500元。小家庭经济条件差,目前还是租房住。昨日,何先生对记者说,近一个月来,他四处借钱,但借来的一点钱也只是杯水车薪。
无奈之下,赵美妮拨通了本报热线电话,希望能得到好心人的援手。
爱心捐款一度井喷
夫妻含泪致谢读者
接到赵美妮的求助,本报记者迅速联系兄弟单位大楚网,希望报纸与网络共同发起募捐帮助困境中的母女。
大楚网工作人员立即启动公益行动,并与腾讯公益乐捐平台打通。昨日上午10时许,拯救袖珍早产儿的爱心活动和捐赠页面,在大楚网首页、资讯频道、大楚社区、移动客户端和腾讯公益平台同时上线。本报记者和大楚网编辑分别向当事人银行账号、腾讯公益乐捐账号捐出第一笔善款。
至下午4时许,捐款累计达到4万元。大楚网以QQ弹窗形式,对网友进行推送。病床上,孩子瘦小的身体和伸出的小手,传递出的强烈求生欲望,引发读者和网友的强烈关注。随后,捐款呈井喷式增长,捐款页面每分钟都在刷新。下午6时许,20万元医疗费募捐全部完成,募捐页面完整记录了这一爱心奇迹。
接到记者电话,得知医疗费用缺口已解决后,赵美妮夫妇热泪盈眶,一再向爱心读者和网友致谢。
网络募捐目标值达到后,捐款通道自动关闭。然而,仍不断有读者和网友要求捐款,考虑到孩子后期的治疗费用,捐款通道在关闭后重新开放。截至昨晚11时,5700余名网友,捐出32万余元爱心款。
为感谢众爱心读者,赵美妮和丈夫委托本报,请广大读者给孩子取个名。
另据湖北日报
本报发起,3500多网友9小时捐助22万元
咸宁750克早产男婴得救了!
湖北日报讯(汪明)“3次准备埋掉时,孩子都奇迹般哭了,我说什么也要救他!”咸宁贫困产妇赵美妮怀孕6个月时意外早产,孩子生下来仅750克,要救活孩子需巨资。昨日,本报及楚天都市报、大楚网,与腾讯公益联合发起救助行动,9小时募集善款22万多元,孩子得救了!
6月18日,29岁的赵美妮因大出血早产,在咸宁中心医院剖宫产下一男婴,体重仅750克。该院新生儿科主任万致婷说,早产儿因消化器官发育不全,只能吸收体外营养,要让孩子存活,必须过感染、呼吸和营养三关,预计要住院3个月,费用至少20万元。
7月4日,孩子住院16天,长到800克。可此时赵美妮身无分文、借无可借,只好将孩子抱回家。她试着用棉签蘸奶涂在孩子嘴里,但孩子无吮食功能,好几次都停止呼吸,浑身发紫。她以为孩子死了,3次抱着不动的孩子准备上山埋掉时,孩子突然又大声哭起来。“哭声像刀一样割在我心上,我就是拼了命也要救活他!”赵美妮托人四处发散消息,只要肯救孩子,愿意免费为其打工十年。
本报及楚天都市报记者辗转找上门后,迅速发起募捐行动,引发读者和网友强烈关注,捐款页面每分钟都在刷新,爱心奇迹出现了:从10时30分至19时30分许,3500多名网友参与,捐助善款22万余元。截至21时记者发稿时,捐款额仍在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