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
3月18日,湖北省武汉警备区组织非战争军事行动实兵实装演练。作战室大屏幕上,参谋人员轻点鼠标,民兵应急分队动向尽收眼底。逼真的战场环境、高效的联合指挥,受到了军地观摩人员的称赞。
武汉九省通衢,是国家级重点人防城市。然而,因长期生活在和平环境中,警备区一些官兵滋生出使命意识淡化、战斗精神懈怠等“和平病”,严重制约了战备训练工作的发展。去年初,警备区领导深入各人武部调研,不少“问题”浮出水面:有的官兵认为未来战争主要靠作战部队,后备力量用不上;有的认为人武机关人少事多,抓好征兵工作就行了;还有的认为武汉远离边防,搞战备建设意义不大。
宁可备而不用,不可一日无备。警备区党委“一班人”形成共识:必须走出“和平病”的桎梏,以高度的使命感投身强军实践。经过认真研究,这个警备区制定《战备工作组织实施办法》,对战备设施、战备制度、战备资料建设提出具体规定和标准;同时,出台警备区军事工作实施规划,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战备建设标准化、指挥手段自动化、动员程序规范化、兵员管理经常化”的建设目标。
战备工作实不实,关键看民兵战时能否拉得出、起作用?为此,警备区党委扭住军事训练这个中心不放松,以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为平台,推动战斗力水平向新的高度跃升。
——科学组织训练。把军事高科技知识学习作为重要内容,列入训练计划,突出对城市防空、科技支前等重点课题的研究。民兵应急分队加大应用训练、协同训练和综合演练,强化应急作战能力;对口专业分队则以“补差”“接口”训练为主,强化战场救护和支前保障能力。
——打破传统模式。采取基地集中自训、与作战部队挂钩联训、野营驻训等方式,改进民兵训练方式。挂钩联训期间,安排民兵骨干与现役官兵岗位对岗位、专业对专业跟班合训。无论学习指挥理论、拟制作战文书,还是召开作战部署会、下达战斗命令,民兵始终与现役官兵一个标准。
——强化实战色彩。开展带实战背景的演训活动,是该警备区提升民兵战斗力的新尝试。针对过去个别单位组织民兵训练时存在走过场的现象,该警备区提出明确要求:对初训对象,侧重抓好基础课目训练;对复训人员则要设置相关战术课题,组织民兵在近似实战的背景下开展训练和综合演练。
不久前,接到省军区“考比拉”号令后,武汉警备区立即启动预案。200余名民兵驾乘30余台车辆,仅用40多分钟便抵达市郊某训练基地,展开指挥所开设、武装越野和实弹射击等连贯作业,展示了过硬的应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