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李晗 通讯员宋科 黄威 李浩)40分钟太空授课的背后付出了多少心血?电影《地心引力》中卫星碎片撞到太空站的场景是否会出现?昨天上午,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来到武汉军械士官学校,为该校4000余名官兵进行了一场生动的讲座,披露了一些“飞天”细节。
作为“神舟十号”的一次教育应用类任务,“太空授课”不但吸引了千万国人关注,同时也让人们记住了主讲人王亚平。 “虽然在太空中授课时间只有40分钟,但是我们为之准备了2个多月。”王亚平说,为了让课堂更生动更吸引小观众,自己排练了十多次,每次都用摄像机录下视频并反复观看,进行动作、语言等方面的自我纠正。在做“水珠变水球”的演示时,虽然在地面模拟实验室里每次演练都很成功,但是到了太空还是会担心会把水球吹破,完成这项演示的过程中王亚平心情一直很紧张。
“当迈出‘天宫一号’的舱门的那一刹那,我情不自禁流泪了。”航天员张晓光表示,自己刻苦训练了15年,终于迎来了15天的太空旅程,圆了自己的人生梦想。返回地球前,想到再也不会有人登上“天宫一号”,心中不免伤感,但自己的飞天征途将永不停歇。
“我没有参加过孩子一次家长会,也很少陪妻子和孩子去游乐场,但家人都很支持我的航天事业。”已经两次进入太空的聂海胜深情地表示,在“天宫一号”舱体内遥望地球,看到中国的国土时特别亲切和自豪。他透露,“天宫二号”将在不久的将来进入太空。
讲座结束后,三名航天员与学校部分师生进行了座谈会。一名年轻的学员提问,前不久热映的美国电影《地心引力》中,卫星爆炸的碎片撞到太空站的场景是否会出现?航天员们不约而同地表示,有这个可能,但是几率非常小。张晓光说,《地心引力》大部分是艺术创作,电影里从太空看到地球表面的风景和实际差距很大,而且目前航天员在不同的航天器之间飞来飞去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王亚平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的载人飞船可以识别30公里内最小直径10厘米的太空碎片,并通过自动改变运行轨道来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