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解读
中华科技园位于武汉市的东南门户位置,是武汉生态人文资源最富集、山水格局最优的区域。
中华科技园环牛山湖绿道示范段,则位于园区东北区域,是环湖整体绿道九大板块中的“美丽乡村板块”。依托现状良好的村落、农家、农林集中资源,规划开发为乡村主题文创旅游小镇。成为立足武汉城市圈的自驾游目的地、儿童体验教育基地、休闲旅游首选地。
环牛山湖绿道示范段南侧紧临牛山湖,北侧凤莲大道为主要对外通道,东达武汉主城区,西通鄂州,交通便利,区位优势发达。
示范段绿道总长10.68公里,共设有两个主出入口,由混合型车道到达一级驿站后进行交通换乘,进入绿道主干道。示范段驿站共计7个,其中一级驿站2个,二级驿站3个,三级驿站2个。驿站布局呈“2+3+2”结构。
禾香段透视
花舞驿站
二、设计理念构思
本次方案设计在保护原生态的空间环境基础上,通过梳理原有用地生态肌理,制定与基址现状地形风貌相适宜的绿色基础设施,同时针对武汉及鄂州城市圈市民的需求,做好乡村主题旅游项目开发策划,以线型绿道空间串联优质旅游资源。构建绿色生态为基底、旅游产业高端配套为开发重点的生态互动开发格局。展现中华园绿道示范段建设的生态环境示范、园区文化形象示范、旅游资源综合开发示范。
水缈透视
水缈驿站鸟瞰
三、设计策略
1、尊重自然地貌、强化防洪调蓄功能。
本次设计将遵循现状生态基底,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保护场地内原有的自然水域、湿地和植被,采取表层土利用等生态补偿措施。
采用海绵城市技术,充分做好防洪调蓄文章,有效解决园区雨水的收集和排放,塑造良好的生态农田、丘陵、湿地景观体系,达到“暴雨不积水,小雨不湿鞋”的效果。
雨水经由透水铺装、生态草沟、雨水花园等设施直接渗透补充地下水源,多余的水量则收集至调蓄水池,经由植物根系净化处理,经提升泵站运往中水系统,可作为园区的绿化灌溉用水、生态厕所用水等。绿色基础设施的系统建设,提升示范段绿道防洪调蓄能力,构建适应自然的“海绵绿道”。受季节性水位涨落的影响,牛山湖岸自然形成消落带区域,利用参与式、自然式及植被式手法的结合,修复及改造牛山湖消落带空间。形成不同季节、不同水位的自然生态景观,和特色分明的亲水空间。
翠影
禾香
2、串联特色旅游资源、提升区域地块价值。
设计结合现状周边资源,通过示范段绿道选线富于韵律的组织,将主题驿站单元与配套旅游策划项目结合起来,构建以线串点的主题绿道。组织多样化的游览路线,满足不同层次的旅游需要,带动示范段及周边区域地块价值的提升。
(1)夜跑露营基地位于一级驿站与湖畔之间,地势平坦,交通便捷,配套设施完善,依托夜美绿道可举办夜跑比赛、户外露营、篝火晚会等活动。
(2)休闲垂钓民宿村依托现状鱼塘荷塘景观,开展休闲垂钓、莲蓬采摘等体验活动。梳理现状村落民居,改造为乡村风情主题的民宿酒店。
(3)草艺乐园嘉年华项目现状田地连绵、视野开阔,适宜开展草艺主题的亲子乐园空间。
(4)农业观光园为游客提供农业高新技术展示田、田间劳作体验区及油菜花田外景地。
(5)果树采摘园依托现状优质果树林,片植桃、杏、柑、橘、枣等果树,提供果树采摘体验、果酱现场制作等活动。
花舞景观节点
主入口
3、多彩主题路段、诗意田园情怀。
寻觅都市中早已模糊的四季。示范段道路设计分为门户段,以及晚之星夜,夏之泽野,秋之禾香,晨之翠影,冬之水缈,春之花舞六个主题特色路段。
门户段包括与一级驿站飞鱼小镇衔接的门户一段,以及与一级驿站升华码头衔接的门户二段。道路版面形式为10.5米宽的混合车行道,包括3.5米宽的自行车道和7米宽的机动车道,自行车道配色为大方明艳的绛红色透水沥青,机动车道则为黑色透水沥青面层。游客由门户段进入一级驿站停车场进行交通换乘。
星夜段以单侧滨湖结构为特点,采用单侧人行道版面,使游人更亲近湖面风光,2米宽人行道配色采用联想到星空夜幕的紫色,5米宽自行车道则为黑色透水沥青面层。
星夜段在与一级驿站相邻的滨水区域,设有300米长的夜光跑道示范段,采用太阳能供电的LED灯与沥青面层混合构成,具有价格便宜,色彩丰富,施工便利,技术相对成熟等优点。
泽野段以代表郊野湿地的深蓝色和代表湿地生物的翠绿色为主题色。两侧现状风貌湖湾蜿蜒、水塘密布。路段穿越成片的藕塘、鱼塘及湿地区域,因此该段道路版面设计为单侧人行道版面,临塘一侧为2米宽人行道,5米宽自行车道满足双向行驶的功能。泽野段LOGO的设计以水生植物翠绿的叶色和活跃的池塘生物青蛙为元素。
禾香段以代表成熟丰收稻田的金黄色和代表青青秧苗的嫩绿色为主题色。两侧现状风貌为大片农田、菜田、旱地,该段道路版面设计为双侧人行道版面,中间为4米宽双向自行车道,两侧分别为1.5米宽人行步道。禾香段LOGO的设计以田间常见的稻草人符号为元素。
翠影段以代表茂密树林生态体系的翠绿色为主题色,两侧现状风貌为狭长的现状村落以及茂盛果树林。该段道路版面设计为双侧人行道版面。翠影段LOGO的设计以树林、树丛和自行车符号为元素。
水渺段以代表湖水与天空的湖蓝色为主题色。两侧现状风貌为大片有机蔬菜田地及农家乐餐饮活动板房,示范段最长湖堤连接相邻两个半岛。该段道路版面设计为双侧人行道版面,利用现状水泥路进行扩建。水渺段LOGO的设计以代表湿地动物的水鸟和水面波纹为元素。
花舞段以代表缤纷花朵的粉红色为主题色。绿道穿越多处荷塘湖汊湿地。该段道路版面设计为途经村庄区域双侧人行道版面,滨水花田区域单侧人行道版面。花舞段LOGO的设计以代表芬芳鲜花的花朵和飞舞的蝴蝶为元素。
4、展现园区文化、塑造门户形象。
示范段作为环湖整体绿道的先行段、门户段,是中华科技园区对外展现园区形象的窗口。以绿道带动产业的方式将园区文化与绿道驿站设施融合在一起。构建完备的绿道系统,为后期绿道建设提供技术模板支持。
结合原有村庄村落改造或新建驿站功能建筑,用以满足交通换乘、休憩补给、科普教育、问询导航等服务功能。
一级驿站风格定位为现代中式建筑,主要承担绿道管理、综合服务、交通换乘等方面功能,是绿道的管理和服务中心。
二级驿站定位为世界乡村风情建筑体验,汇聚欧美乡村标志风情,形成三大主题驿站:
泽野驿站建筑风格以美式木屋建筑为原型,提取大窗、阁楼、坡屋顶等典型元素符号,塑造美式小镇风情的特色驿站。
禾香驿站建筑风格以荷兰乡村建筑为原型,提取双折线、老虎窗等元素,塑造荷兰乡村风情氛围的特色驿站。
水缈驿站建筑风格以北欧田园建筑为原型,提取尖顶、坡顶、窄长窗户等元素,塑造北欧田园风情氛围的特色驿站。
三级驿站共有两处,承担休憩停留、安全保障及基础类设施功能。
翠影驿站建筑形式为茅草屋建筑,突出原汁原味的自然乡野气息,让人联想起素朴的农耕生活。花舞驿站建筑则是质朴砖瓦民居,以敦厚、淳朴的形象伫立在葱茏的田野上,是人民脱离城市,融入自然的精神场所。
5、倡导绿色出行、承办国际赛事。
中华园绿道作为武汉市绿道系统二号主线的重要起承点,承载着武汉市绿道打造“湖光山色、城市记忆;低碳生活、幸福武汉”的意义。倡导低碳出行、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宽达7米的透水沥青路面满足各类自行车、马拉松赛事的需求。
四、“返园林”
“返园林”是用造景手法给人一个反思人与自然环境如何共处的空间载体。“返园林”强调“返”回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设计精神,旨在让人享受园林景观的视觉之美的同时,启人深思。
“返园林”理论在绿道层面的运用包括特色路段的草沟设计,以草地对路面的乱入,强调自然的强大生命力;滨水节点的模糊边界设计,由完整的路面过渡到嵌草铺装,再过渡到完整的草地,强调人工“返”回自然的过程;休憩停留点的树屋设计,以被砍伐后的树桩坐凳,警示人们过度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五、智慧绿道
从进入示范段绿道的时刻起,绿道智能系统就开始为游客服务。从剩余车位、承载量方面管理信息的及时推送,到全区域实时监控、多渠道报警求助、跨终端应急联动等健全安全保障手段。智能系统是以人为本的场景式智慧服务。从游前的信息推送、门户网站宣传,天气路线行程推荐,到游览过程中的入口领取可穿戴设备、不定期举行的特色赛事真人游戏、便捷支付等功能,再到旅游结束的运动数据分享、周边吃住购以及点评分享今日绿道游玩经验。绿道智能系统让示范段绿道更具人文情怀。
六、归纳提炼
通过我们的精心设计,希望将中华园绿道示范段打造为:
一个展现自然生机、联动产业资源的“生态滨湖郊野道”!
一个享受湖光田园、体验趣意农忙的“主题农业旅游区”!
一个品味时光荏苒、闲阅中华渊源的“文创产业生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