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讯员 张敏
江城四月天,正是读书时。4月22日,武汉市青山区工人村街道开展持续两周的“书香漂流传万家 文明共筑悦邻里”阅读活动。随着最后一场读书分享会在青山区图书馆温情落幕,七个社区在“青图·青山上”的书香中连结成一片流动的文化绿洲。
以经典为舟,以感悟为桨。本次漂流活动精心挑选《平凡的世界》《我们仨》和《边城》等五部作品组成“漂流包”。
“这不仅是书籍的流动,更是一场跨越代际的对话。”街道阅读活动负责人介绍,漂流包通过“理论之光照亮实践,文学之韵浸润人心”的设计逻辑,将政治理论、民生纪实与文学经典熔铸成多维度的阅读矩阵,既呼应了新时代基层治理的使命,又守护了百姓精神家园的温度。
自4月9日启动以来,漂流包在七个社区掀起层层阅读浪潮。青和居社区首场以“书香伴纸鸢”破题,银发居民在楼栋共享议事厅共绘风筝、共读经典,将阅读与非遗体验结合,春日的纸鸢载着书声飞入千家,激活社区文化凝聚力。
随后流淌至青雅居社区,“文化筑梦”聚焦老年群体,书友们围坐互诵《我们仨》段落,手写批注传递人生故事,传递人生感悟,以茶话会形式让阅读成为情感纽带。
汇入青康居社区的会场,“智慧之光”紧扣理论学习,书友代表结合社区养老、垃圾分类等议题展开讨论,用理论指导实践。
奔涌至青宜居社区的代际渡口,“共沐书香”联动钢城四小师生,老师解读《平凡的世界》,学生朗诵《雷锋日记》,居民抽签即兴分享书籍,有声读书吧播放经典片段,代际对话点燃社区文化活力。
浸润青云居社区图书室中,老党员通过与书籍共鸣,分享自己的亲身感悟,带队探访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图书阅览室,其中800余册捐赠的藏书涵盖党史、科普等诸多类别,“以书会友”串起社区文化资源链。
激起青馨居社区的青春浪花,以“我读过的一本书”为媒,青年们结合志愿服务经历畅谈基层治理,思想的火花在书香社区中不断碰撞。
最终在铁铺岭社区的市集上,居民携贴有“旅行轨迹”漂流卡的闲置书籍以书易书,5本“漂流书”即兴分享挑战引发阵阵欢笑,旧书资源循环利用的同时,让阅读成为可持续的生活习惯。
4月22日上午,青山区图书馆小剧场内,七个社区代表、街道工作人员与十余名读者齐聚,为“书籍漂流”活动奏响乐章。青雅居红色快板宣讲队朗诵着“漂流包”精彩选段,朗读声与书页声交织成一首别致的序曲。
分享环节,七位社区代表携“漂流记忆”登台。李先生把文学意境落地成治理智慧,让《边城》的桨划进社区楼道里;余先生把书里的暖意变成敲在我们心里的警钟:要多多珍惜当下的“家常时光”;庄老师将《平凡的世界》掰开揉碎成三束光照进了自己的教育生涯:星空下的煤油灯和教室里的投影仪,是一脉相承的光;蒋老同志通篇没喊口号,用些有温度的小事,就让我们看见何谓“党员担当”;芦女士把书中双水村平移到现代社会当中,以社区工作者的日常续写属于自己的《平凡的世界》;何老同志把“初心使命”践行到社区的发展中,让人感受到了老党员的赤子之心;陈奶奶分享书中从兵团三代戍边到社区志愿服务的代际传递,展现了共产党员在时代使命中的精神传承。
“每一位分享者都是领读人。你们在用独特的生命经纬与书籍对话,感谢你们将私人的阅读化作了公共的礼物。”街道读书活动发起人在致辞中表示。活动尾声,一张以“书香漂流传万家 文明共筑悦邻里”为背景的合影,定格了这场持续两周的思想接力——书页终有尽头,而阅读唤醒的共鸣仍在青山绿水间绵延。下一步,工人村街道将继续响应“全民读书月”号召,创新活动模式,逐步建成“全民参与、全域共建”的阅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