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讯员 吴广名 邰生鹏
4月2日,记者走进武汉市新洲区凤凰镇陈田村,只见道路两旁新栽植的红叶石楠、桂花等苗木迎风挺立,绿意盎然。此时,凤凰镇“村增万树”林业工作站的养护工人郭师傅正仔细调整喷灌设备,为每一棵苗木进行精准浇灌。
“近期持续干旱,我们增加了浇水频次,确保苗木健康生长。”郭师傅一边操作一边说道。
这是新洲区“村增万树”工程实施以来的一个普通工作日。2023年,陈田村被列为“村增万树”标准村,在专业团队的精心管护下,全村6000余株新栽苗木成活率达到98%,昔日的黄土路如今已变身林荫大道。
“以前村道两旁光秃秃的,现在出门见绿,心情都舒畅了!”陈田村村民刘大姐感慨道。
为确保绿化成效,新洲区园林和林业局建立了完善的管护机制。通过“松土除草+科学施肥+抗旱保苗”的科学管理模式,全区苗木平均成活率保持在95%以上。
据凤凰镇“村增万树”林业工作站绿化负责人郭卫祥介绍,2023年全镇在两个示范村、四个标准村新增美国红枫、银杏、楠树、枇杷、梧桐、紫薇、香樟等各类苗木44000余株,目前已实现“村增万树”全覆盖。
“三分栽种,七分养护。”新洲区园林和林业局林业科技推广中心党支部书记梅四新表示,自2021年启动“村增万树”项目以来,全区已建设示范村21个、标准村134个,累计植树100余万株。通过定期组织专业队伍开展浇水施肥、除草杀虫等养护工作,确保绿化成果持续惠民。
如今,绿色生态效益正在新洲区各个村庄显现。在凤凰镇雷寨村,8000棵银杏、紫薇、枇杷与农田相映成趣;汪集街道人胜村、曹寨村、金湖村、程山村已种植苗木1.2万余株,村道变身香樟路、枫树路……这些绿色景观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更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