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插座”让用户像插电一样使用光纤,打通全光网络“最后100米”
2022-11-30 10:24:00 来源: 中国光谷

继光纤入户之后,我国光纤网络应用再次领跑。在位于中国光谷的武汉一网万联科技公司,系列专利技术打通了光纤通信“最后100米”,让用户像插线充电一样使用光纤。

“我们攻克了光纤易断、易碎,在室内布线易因受力或弯折造成信号中断、衰减的世界性难题,让光纤到桌面大规模普及成为现实。”

日前,武汉一网万联科技公司总经理易志雄介绍,该公司的全光纤网络解决方案已在武汉市民之家、湖北省邮电规划设计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等60多个实际工程案例中得到应用。

攻克光纤应用世界性难题

CT、MRI(磁共振)检查已经广泛运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患者取胶片的时间往往需要30分钟至4小时。而在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装上一网万联的“光插座”后,看片室全光网络高效运行,CT和MRI的图片可以实时传输至医生电脑上,诊断时间节省80%。

在武汉市民之家,“光插座”取代了运行10年的铜线,原来19处如蜘蛛网般的弱电间焕然一新,连过去弱电间装设的空调也被拆除。从机房一纤到桌面,中间没有一台接入交换机,没有一台汇聚交换机,施工方便,维护极简,运行稳定。

“光插座”使用户终端全程通过光纤实现网络接入。“我们已开发生产86面板型ONU等多个种类的光纤到桌面产品,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易志雄介绍,一网万联提供的全光纤网解决方案,巧妙地将气吹微管微缆技术运用到无源光局域网搭建,光纤在墙体内“飞来飞去”,能将无源光局域网做到工程级。

采用该方案,整个局域网无需一台汇聚交换机,无需一台接入交换机,从机房到ONU面板,无需一米铜线(网线),配套研制的86面板型ONU产品,可让用户像插线充电一样使用光纤。

“这项技术创新领先全球。”华中科技大学下一代互联网接入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刘德明教授介绍,每一栋建筑都需要网络(局域网),作为光纤通信网络终端,传统网络采用铜线以太网布局,需在应用场所设置弱电间,光纤只到大楼或楼层,每个楼层还需布置多个交换机,再用铜线将网络连接至每一个信息点,供用户使用。

而一网万联通过“POL+微管微缆”、“机房一级分光”、“86面板型ONU”等一系列的集成创新与应用创新,克服了无源光局域网实施过程中的诸多痛点,将网络终端设备集成到如插座大小的盒子中,从理论上、技术上、工程上、经济上解决了光纤到桌面技术大规模普及应用的难题。

园区企业共享一个网络中心

湖北省邮电规划设计院第一个“尝到甜头”,该院办公楼采用一网万联提供的光纤到桌面一揽子工程创新技术,光纤进入大楼,直通到700多名设计人员工作桌面,原本线缆交缠宛如盘丝洞的弱电间已被清空用作杂物间,设计师们纷纷表示,网络“卡顿”现象大幅降低。

“相比铜线,光纤保密性强、稳定性高、造价便宜、绿色环保。”湖北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总工程师王庆介绍,铜线的传输距离只有80—100米,光纤则可超过20千米,传输速率更快;铜线使用寿命只有8—10年,光纤则超过30年,且光纤价格低、灵活性强;以往院里办公间调整需要重新布线,常常是一地电缆容易出问题,现在只需要将光纤从微管中吹出来,重新气吹就可以。

王庆认为,全光纤网络最大益处将在未来显现,伴随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深入,数字大楼、数字园区大数据交换场景习以为常,未来宽带可根据需求无限拓展,而铜线宽带无法长时间支撑,光纤到桌面尤为必要。

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采用全光纤网络技术,该园区宽带、电话、监控、门禁等所有信息点均从网络中心“一纤到桌面”。园区入驻企业均可以不需要建设自己的机房,大家共享一个园区的网络中心。

易志雄介绍,全光纤网络作为一种新型局域网技术,能将局域网的外延扩展到100平方公里。

创新技术赋能数字经济

现今,光谷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光通信研发基地,是我国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基地、最大的光电器件生产基地,光纤光缆生产规模全球第一。

一网万联正是坐落在这座“光纤之城”中,在“追光逐芯”的氛围中不断成长。

易志雄曾任武汉大学通信与电子工程系副主任,怀着“让天下网络畅通无阻”的梦想,2018年年底,易志雄带着200万自有资金,200万天使投资自主创业后,“一网万联”进入了光谷东的孵化器。

光纤易折易碎,一旦折断必须重新敷设。“光纤到桌面”最先提出的是美国,他们采用一种光纤以太网技术,将光纤通过光网卡接入电脑,但是与不停升级的操作系统缺乏兼容,又因为传统电话机没有光纤接口,还需要敷设一根网线到桌面连接电话机,这种光纤加网线的技术,维护工作量不减反增,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易志雄带领技术团队攻坚克难,巧妙地找到解决办法——先在PVC(或KBG)管里铺设微管,再在微管里用高压气体吹入微缆,这样可以保证光缆不易折断,更换也方便。这项“微管微缆”施工工艺最远可吹1000米。

“虽然创业艰难,但会有更大的成就感。”在易志雄看来,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的发展已经开启,全光纤网络技术作为信息系统的“底座”,为信息化的发展充足留白。全光纤网络还可以支撑未来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创新技术的扩展应用,全面赋能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

来源 | 湖北日报记者 文俊

编审 | 康鹏

审核 | 肖辉

出品 | 光谷融媒体中心

©中国光谷 投稿邮箱: 1070452594@qq.com

点赞、在看、分享三连击!让更多人看到▼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