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12条措施支持氢能产业发展,武汉经开区氢能企业信心倍增
2022-11-14 10:24:00 来源: 武汉开发区


  氢能产业 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已成为新一轮 区域竞争的热点赛道
  近日,湖北省出台《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对氢能产业“制、储、运、加、用”全链条的重点环节给予支持,氢能企业最高可获得1000万元奖励。12条氢能扶持政策,将助力湖北打造氢能全产业链生态,全力抢占氢能产业新赛道,打造全国氢能产业发展高地。


  ▲位于武汉经开区的国家电投华中氢能产业基地
  在此次出台的湖北省《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指出,要以武汉经开区为核心,打造全国氢能产业示范核心区。
  11月10日,武汉经开区联合市经信局召集14家氢能产业龙头企业专题研讨,武汉绿动氢能、雄韬氢雄、众宇动力、理工氢电等企业负责人认为,“12条新政”产业、政策、市场多点开花,武汉氢能产业的春天来了,也让他们在氢能赛道上争先卡位信心倍增。


  在全省氢能产业地图上
  武汉举足轻重
  工信部列出的
  氢能汽车八大核心技术
  武汉已掌握了六项
  其中
  绝大部分来源于
  武汉经开区氢能企业
  武汉经开区前瞻布局,目前氢能产业集群态势初显。东风公司、武汉理工氢电、康明斯、雄韬氢雄、众宇动力、达安检测等一大批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氢能龙头企业,在质子交换膜、膜电极、氢燃料电池电堆到氢能整车生产制造的全产业链上加快布局,推动武汉汽车产业在氢能赛道上“弯道超车”。


  ▲“东风氢舟”驶向粤港澳大湾区
  11月3日,东风公司国内首款计划量产的全功率燃料电池乘用车“东风氢舟”驶向粤港澳大湾区开展示范运营。目前,武汉经开区已有41辆氢能源公交车,10辆氢能源环卫作业车、5辆氢能源绿化喷洒车投入示范运营。


  雄韬股份是国内燃料电池领域的领军企业。2017年,雄韬股份投资50亿元,在武汉经开区建设了华中规模最大的氢能产业生产基地——雄韬氢燃料电池产业园,还联合武汉理工大学成立了武汉理工氢电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武汉理工氢电已成为全球第五大膜电极生产商,自主研发的CCM型膜电极出口到美国、德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国产膜电极的规模应用和对国际垄断的反向输出。今年7月,雄韬新能源华中总部项目在汉开工,建设全国首个氢能全产业链基地。


  ▲武汉雄韬氢雄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
  湖北省出台的氢能产业“12条新政”,让武汉雄韬氢雄燃料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销售总监陈挺感到格外振奋。在他看来,湖北出台的氢能“新政”,将调动各方资源做大湖北氢能产业体量,也有利于氢能产业应用场景向更广泛的领域延伸,推动氢能企业在研发、生产等领域加大投入。


  ▲武汉绿动氢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线
  武汉绿动氢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目前,该公司国内首条年产30万平的质子交换膜生产线已经投产,改变了国内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基本依靠进口的局面,实现氢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
  武汉绿动综合管理部负责人马海超说,“12条新政”将推动包括绿动氢能源在内的氢能研发企业,在核心技术攻关、产业标准化体系搭建上给予更多的投入,突破并掌控更多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关键核心资源。


  ▲武汉众宇动力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众宇动力系统科技有限公司是武汉氢能产业领军企业之一,致力于氢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电堆及系统的研发和生产,建有湖北省在燃料电池领域的第一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众宇动力品牌及公共关系负责人陈通说,目前,众宇燃料电池研发与生产基地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下一步,众宇在深耕技术领域、做好现有产品迭代升级的同时,将持续拓展应用场景,推进氢能产业化进程,助力武汉经开区打造全国氢能产业示范核心区。
  武汉经开区经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武汉经开区抢抓“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机遇,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作为武汉氢能产业发展布局的核心区域,武汉经开区正加快聚集各种创新要素,推动氢能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推广氢能汽车示范运营,助力打造“万亿级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


  出品:武汉经开区工委宣传部
  武汉经开区融媒体中心
  采写:记者金晨 通讯员范潇文
  编辑:吕作璐 蒋秋雨
  制作:姚子怡


  扫码关注
  投稿邮 箱: wuhankfq@163.com








  点赞、分享、在看,掌握车谷最新资讯!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